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承办高中新课标环境下电子辞典与英语教学整合研究研讨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209 发布时间:2018-12-06 08:59:00

 

20181128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城市教育装备工作委员会主办,我校和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高中新课标环境下电子辞典与英语教学整合研究”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共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会议由杭州市英语教研员周瑜和吴萍主持我校校长方健文、党委书记徐继彬出席活动。

 

 

 

 

中行协王富会长、我校方健文校长和卡西欧岩丸阳一总经理先后致辞,并为项目实验学校授牌。

 

 

 

 

 

中行协城市教育装备工作委员会乔玉全理事长就“走进新时代人工智能与人文精神”发表演讲,表示人工智能推动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英语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与电子设备进行更多交流,努力追求浸透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和情怀,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舒运祥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如何开展电子辞典实验研究,介绍了项目实验流程,并结合电子辞典功能展开了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口语训练以及写作翻译等英语教学说明。

 

 

上海交大附中刘骁副校长演讲主题为“回归英语教学的本质”。刘校长更多以一线英语教师的角度,分享了日常听说训练课程,独特有趣的教学方法,展示了在新高考听说测试背景下,上海教师们在英语教学上的思考。

 

 

 

来自上海七宝中学的王冠老师和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的李旦老师分别进行了电子辞典结合英语教学的高中和初中展示课,并由专家对展示课进行点评。

在王冠老师通过精选教学文本和自然的课堂互动呈现的英语课上,我们看到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电子字典加深学生的文本理解,同时扩大丰富学生的语料积累。如在引入阶段,运用牛津英语搭配词典,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填出合适的动词搭配不同动物的体态。在阅读阶段,教师立足文本,利用同义词字典,搭配词典,双解字典等解读文本,让学生查找可以替换make这一普通词的不同动词或词组,并结合文本讨论可替换词的适切性。这一活动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巩固词汇语用,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舒云祥教授点评说:课堂教师的指导,是让学生最终能掌握查阅电子字典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热情。

李旦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如何literature circle课上有效地使用电子辞典。学生在授课之前,已经按照老师的要求分小组阅读了一本关于hero的书,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并且与大家分享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最后给出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李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辞典查找单词的意思,词性变化,单词的读音、重音和拼写,以及查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整堂课,教师和学生配合默契,教师对学生使用辞典的引导恰到好处,学生的回答反映出学生有较大的词汇量,知识面也很宽。

 

 

浙江大学翻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雪英教授认为,整堂课反映出学生有较大的词汇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师生关系和谐,有良好的互动。在辞典的运用方面,教师利用辞典帮助学生正确发音,让孩子们从关注词汇本身出发,然后关注词汇在文本中的含义,最后在词汇学习中体会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同时,徐教授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要做到给孩子们大量输入词汇,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输出自己的语言。

舒教授也补充提出在学习词汇时,要更关注核心词汇,以及核心词汇的搭配,提高学习效率。

 

 

 

大会最后,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杨斌老师和我校赵晶老师进行了电子辞典辅助高中教学的实验成果分享。杨斌老师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三个环节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post-listening入手,具体阐述了听力课程与电子辞典相结合,从词汇、语音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听读能力。赵晶老师从各个课堂实例入手,分享了如何在IG写作课程中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电子辞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效率。

来自杭州第二中学的方贤良老师和杭州育才学校的范佳伊老师分别作了电子辞典在高中、初中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两位老师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方面,具体分享了他们对于电子辞典的特色、当今学生学习现状、教师英语教学的难点、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的调查以及如何结合电子辞典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考。

 

 

 

 

本次电子辞典与英语教学整合研讨会,是一场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用新理念引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学术交流活动,必将启迪广大英语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英语教学的渠道

                                                         (外文组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