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化雨 诗情入心——记高一年级诗歌“以青春之名向诗人致敬”朗诵比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5680 发布时间:2018-10-16 01:48:52

十月十四日傍晚六点五十分左右,淅淅沥沥的小雨彰显着仲秋的寒意,但六楼报告厅内众多只穿着薄薄衬衫或裙子的同学们身上却看不出对稍嫌低了些的温度的困扰,因为即将开始的是高一年级为此筹备了近两周的诗歌朗诵比赛,会场空气里也酝酿着令人兴奋的热度。













俞欣怡、吴乙、葛婧和张乐岑四位主持人早在当天下午就已到场地开始最后的排练。在富有诗意的开场白之后,朗诵比赛正式宣告开始。分别来自各班的12个节目都极其精彩,不管是三班的原创诗《东坡有酒便是仙》不同于其它诗的活泼有趣的内容,还是二班朗诵《何人斯》的几位同学令人陶醉的音色,或是六班对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答案就在风中飘》进行的中西合璧的改编,抑或是同样来自六班的原创诗《致海子》开头巧妙利用了回声,令人赞叹的编排,无论哪一个节目,都足够精彩。十二首诗中六首同学原创的,献给诗人的诗也在大家心中产生了强烈震撼。这些同学以不输诗人的优美语句传达了自己对于这位诗人的爱与理解。在台下用心聆听的同学们无一不陶醉在诗歌的盛宴中,时不时还能听到台下有对于台上节目设计、朗诵技巧方面的评论与探讨,令人感叹。一班岑孝儒同学的《彭1993》除了献给诗人顾城,同时还献给她初中最敬爱的语文老师彭老师,让人感动。



在各班的节目过后,是三位获得了诗歌创作一等奖的同学:郏一苇、崔安迪和徐岑朗诵自己所作的诗的环节,她们的诗都没有出现在前面的朗诵中,而相比被排练了多次的节目,即兴的诵读让台下同学欣赏了作者本人演绎的精彩诗篇。如果和前面的诗歌盛宴相比,三位女生的本色朗读是令人惊喜的饭后甜点。
在比赛结果出炉之前,四位评委中的三位也对同学们发表了自己对于当晚那场诗会的看法与点评。语文教研组组长,校朗诵团负责人李芳老师对上台朗诵的同学们发表了中肯的评点——既对朗诵中她十分欣赏的地方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表扬,同时也指出了几首诗编排上有待商榷的地方以及一些朗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校朗诵团的两位骨干成员,陈君羊学姐与李民哲学长也为同学们的朗诵给出了干货满满的建议——陈君羊学姐同样对一些令她印象深刻的节目做了点评,同时给出了几点关于朗诵时齐诵部分的配合、适当背景音乐的选择的建议。她特别注意到了同学们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的一大问题,并且“毫不留情”地指了出来,让人感受到她希望同学们的朗诵技巧能够更上一层楼的真诚。而李民哲学长没有重复之前已经被说过的内容,主要建议大家在朗诵之前一定要做到理解透彻作品,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表达出蕴含其中的情感,这点建议同样也让人受益良多。

最后则是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高一3班的经典诗朗诵,《永远的和平鸽》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青睐,得到了一等奖的荣誉。但相信大家也都不会质疑其他获奖或未能获得奖项的节目的精彩。它们各有各的闪光点,为今晚留下了光芒璀璨的结尾。原创诗一等奖、二等奖作者们还收到了楼佳钰老师设计制作的印着他们获奖诗作的明信片,感受到来自语文组老师的充分肯定与诚挚鼓励。


这一个月来,我们从课堂上学习现代诗,到课外阅读自己喜爱的诗人诗作,在积累中蓄积诗意,提高写诗和解诗的能力,我们完成了为诗人写诗和写分析性论文的高难度作业,积极准备朗诵比赛,如此多围绕着诗歌的活动的熏陶为同学们带来的收获也才不过显露了一点皮毛,却已经使我们感受到了澎湃的激情和文学醉人的魅力。这份对于诗歌的悸动不会随着活动的告一段落而消逝,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相信我们还能够更加认识到这份诗情的可贵。
葛佳怡报道 陈孟原摄影




附:朗诵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高一3班 《永生的和平鸽》(吴佳眙、苏子壹、黄昕子、葛婧、廖鹏宇、吴承楷、曹润可、胡珂儿)
二等奖:
高一6班 《致海子》(汪熊枭枭、洪尘、蒋佳程、郑之钰、陈博阳、茅晨悦、严子轩、毛弈铖、宓逸骋、章芷悦)
高一4班 《回答》(余樵、陈子康、丁舒旷、姚予行、胡桐、陈慧楠、徐亦辰、方瑜扬、邬宗锦)
三等奖:
高一2班 《何人斯》(吴乙、陈诺、陈淼、傅可、孙嘉凯、沈天舒)
高一4班 《穷途之哭》(崔安笛、方嘉玮、楼奕凡、陈金沐瑶、张乐岑、周正奇、成璐)
高一1班 《彭1993》(俞欣怡、潘越、张稼欣、经典、陈君洋、吴江祺、陈艺琳、葛佳怡)
最佳男声:
高一2班 吴乙
最佳女声:
高一3班 苏子壹
最佳配乐奖:
高一3班 《永生的和平鸽》
最佳台风奖:
高一2班 《入梦》(张佳,王昊天、应林琪、苏啸然、沈单、刘弋舟、徐妍)
最具激情奖:
高一6班 《致海子》
诗歌创作奖
一等奖:
崔安笛《与老蜘蛛对话——致洛夫》
徐岑《致穿越二十亿光年的你——献给谷川俊太郎》
郏一苇《彗星——“人生像彗星一样,头部密集,尾部散漫”》(北岛)
二等奖:
岑孝儒《彭1993——给G.C》
陈奕桓《入梦——致穆旦》
李奕蕾《给聂鲁达》
楼奕凡《叹无题——致李商隐》
廖鹏宇《美食家苏轼》
潘越《一直走,绝不停息——给余秀华的诗歌》
三等奖:
陈慧楠《海底的太阳——献给海子》
陈秋实《忆李白》
应卓嘉《渡鸦——致海子》
郭千尘《写给余秀华》
应林琪《游子——写给余光中先生》
胡桐《执手相看——寄柳永》
梁盼颖《星星瞳仁里的地球——给谷川俊太郎》
谢瑞《观夫水落——致洛夫》
章芷悦《顾城传奇》
林达《纪伯伦的归宿》
王梓馨《那个海子》
张乐岑《致海子》
施润喆《天地——致泰戈尔》
徐妍《水星记——致辛波斯卡》
陈艺琳《四月美丽的扼杀大概是一场救赎——致谷川俊太郎》
杨乐遥《红与漆黑的季节——献给兰波》
徐艺嘉《致海子》
苏啸然《写给顾城》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