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勇于实践,开启奇妙的科学之旅——记初一年级暑期优秀科学作业展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5015 发布时间:2018-09-21 01:31:02

新学期伊始,初一年级同学上交了暑期自己设计的科学小报,内容主要分为家庭小实验、观察与测量、阅读与记录三部分。展示过程中,同学们交流了各自在进行作业时碰到的困难、有趣的事情感悟和收获。

 

各班优秀暑假作业名单

初一1班:江晨希陈佳妤陈哲希陈祺煊孙雨杨张可优王乐鸣谢子毅肖子希周圣安

初一2班:俞徐乐涵贾雨涵骆芷欣周裕扬朱嘉蕊李烨豪李宇炜蒋翌楠田若岚胡娄允艺陆林轩滕昱  

初一3班:陈皓嘉刘矜羽张萱郭皓言余子萱邵川王逸忱陆亦佳朱睿佳袁天奕张赫维张艺嘉

初一4班:王诸奕张诗怡项劭怡傅子墨强羽立祝心悦金瑞涵郑以诺冯嘉希陈嘉忆

初一5班:边靖胡凌萱无双小丫陈稳李金陈思睿陈昕怡胡舒妤林翘倪可殷悦徐沈沁怡袁紫夕

初一6班:陈张灏陈袁潘文楠濮思羽仇文恺徐乐祺俞恺睿查雅丽陈佳蓓杭雨王芊又姚芷奕

 

部分同学感悟

这个暑假,是我来到杭外学习的第一个暑假,我十分兴奋。可我看了一眼暑假作业,就感叹:杭外的作业真不一样!

一眼望过去,没有任何要刷题的作业,这就令我十分吃惊了:别的学校都是一大叠作业本扔下来,可杭外却是扔一大叠白纸下来——作业里都是要写读后感、做小报、观察生活等。

印象最深的作业就是观察月亮月相的变化。有关月相变化的知识,我们在科学课本上已经学过了,可是却没有实际观察过。我心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一定要坚持认真观察每一天的月亮于是,我从农历六月初一晚上开始观察。第一天晚上,没看到月亮,书上也写了,初一晚上是看不到月亮的;第二天晚上,出现了月牙,在北部天空,我兴奋得像找到了宝藏一样,连忙用相机把它拍了下来。后面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如果月相有明显变化,就拍下来。到了下半月,有时半夜从床上爬起来看月亮还记得7月28日凌晨两点半,我从床上起来看月全食——那个红月亮。还有一项作业便是做一个生鸡蛋去壳的实验。我最开始看到这个作业时,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后面看到作业单上面说可以用醋泡生鸡蛋时,我又起了怀疑:这样真的可以给生鸡蛋去壳吗?怀着这样的心态,我拿出了一个已经装好醋的杯子,把鸡蛋放进去,静静地等着。没想到刚一放进去,就发生了剧烈的反应:醋表面产生了大量气泡。第一天和第二天,鸡蛋的颜色掉了——由红鸡蛋变为白鸡蛋。醋表面漂浮着掉下来的蛋壳的颜色。第三天开始,蛋壳开始变软了。到了第五天,鸡蛋已经完全变软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杯子里取出来,并小心翼翼地去壳。去壳后的鸡蛋晶莹剔透,还是生的,里面的蛋黄随着蛋的摆动而摆动。

这次的科学暑假作业,让我领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但科学,不就是一个在实验中发现真理的一个过程吗?

      初一1班 王佑安

 

这个暑假,同学们制作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观察笔记:湖里的莲蓬;山上的猴子;院子里的天牛;还有可爱的松鼠等等。

莲蓬,它有着翠绿的外衣,圆圆的脸盘上面缀着一个个莲子,去掉梗的话,整个身体就近似于一个圆锥体。梗的粗细似一只钢笔,上面有小小,软软的刺,摸上去又痒又刺,不太舒服。掰开它的脸盘,原来“圆锥体”里,全是柔软,呈丝絮状的轻盈白色物质,而莲子,则在一个又一个的坑中安稳地待着,裹着嫩绿的外衣。莲花是水生植物,它的种子——莲子,需要莲蓬托着他们漂走,所以,莲蓬有着这样的构造也并不奇怪。

爬山石阶的栏杆上,盘着一只棕色的,毛绒绒的小动物,轻轻走过去,它敏捷地转过头来。圆溜溜的眼睛,两只前爪紧紧环抱着柱子,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垂在栏杆旁——原来是只猴子。小猴子先是略带警惕地看着我们,后面慢慢放松了些,跳下栏杆用爪子挠两下脸。姐姐找了包山楂片,结果一撕开包装,边上窜出一只大猴。为了不让小猴受欺负,先向大猴子剁了两下脚以表恐吓,然后迅速撤回把山楂片撒向小猴子。大猴子被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但很快反应过来,气势汹汹地朝小猴子扑过来。小猴子比它反应更快,火速拾起大部分山楂片,在大猴子扑过来的上一秒溜之大吉。大猴子被气得猴毛直竖,尾巴也直立了起来。看样子好像要去追打小猴子。但它瞅了一眼地上零散的山楂片,顿时灭了一半的火。它悻悻地拾起几块山楂片塞进嘴里,也溜走了。

有同学问我,松鼠是真的能在家旁边看到吗?这是真的,有时候出去散个步,打个羽毛球,就能看到它的身影。也许是在城市生活久了,这些松鼠都不怎么怕人,虽说不可能直接跳到你手上来,但是它最大胆的是在离我几米远的地方还悠闲地啃果子。松鼠在我家房上做窝的事也是真的,第一次还被吓了一跳,这是我有幸,这么近距离地观察松鼠。

院里天牛有着深褐色的身体,黑色斑纹,两“肩”凸起。它有两根超长的触角,约是两个半身子的长度,而且还可360度自由转动。我揪住其中一只触角,把它提起来,它便用3对足猛烈挣扎起来,另一根触角也在不停转动。当我把它再放下,它快速“跑”了起来。好奇把天牛放到五六只蚂蚁边,看它会不会吃掉蚂蚁,却发现天牛既不离开,也不吃蚂蚁。经过后来的查阅资料,才知道,天牛是素食主义者,别看它威风凛凛像个大将军,有着盔甲,实际上它不吃其他昆虫。但是,天牛也是一种害虫,危害庄稼,喜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和果实等。

在一片灌木丛中的一片绿叶上,我意外地发现一只蜗牛正“趴”在上面晒太阳。估计是雨后的潮湿和阴凉吸引了它,我轻轻地把它抓起来放在泥土上,它通体深灰色,身上仿佛背着一个深褐色的“海螺”两双触角随风摆动,一碰它,它就警觉地把身体缩进壳里,那速度与爬行时判若两“蜗”啊。

我安静地坐在栀子树前,上下左右认真仔细地观察它的枝叶,它的根茎,它的优雅和恬淡。我看清了它的脉络,并不规律;我数清了它的叶片,七十八片;我认清了它的新老叶子,颜色微妙的变化,各有千秋。

让我们睁大双眼,侧耳倾听,轻轻触摸,细心观察,科学的世界奇妙无比,你会爱上科学,爱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初一2班 朱嘉蕊

 

本次暑假,我们完成了五个小实验——醋泡鸡蛋、测量身高体温、大米防霉等等,实验过程难免磕磕碰碰,看似简单的几个小实验,我们却遇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最令人犯愁的,自然是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尤其在测量身高和体温的持续观测中,一点小小的误差都有可能使多日的努力功亏一篑,造成实验与理论的脱节,怎么去避免误差成了令所有同学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然而困难总是接踵而来,测量误差的问题还没解决,外界的环境因素又给了很多人当头一棒,夏天的气温总是难以捉摸,钢尺的热胀冷缩又带来了新一轮的问题。大米防霉实验大米不发霉怎么办?观测月相又应该怎么定点?物影长度又会不会受四周高楼大厦的影响……实验时遇到的问题简直数不胜数,把喜欢照本宣科不爱动脑筋的许多人逼得费了一番脑子,去深入了解每一个问题背后的秘密,投入全身心去攻克一个个难关,认真分析错误和产生误差的原因,重做实验,直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本以为简单的科学实验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圆满完成。

但是,在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后所得到的却是十分珍贵的。当我们拿着自己亲手绘制的小报,骄傲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时我们才发现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在得到老师们的夸奖和同学们的掌声之后我们所付出的心血便都值得了,这样的一个探索过程更是教会了我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后你又是否能做到实事求是,不去人为地更改实验数据。也许交上去的只有三次测量数据,可是却是十次二十次测量才换来的结果,但探索的每一步都让我们领会到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我们所发现的每一条规律都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这便是我们所得到的。

                                 初一3班 朱睿佳

 

暑假前,我收到了杭外的科学暑假作业,一拿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我一遍遍地反复翻阅,把每一条作业都仔仔细细地读上好几遍,心里不由得想:天啊,这也太有趣了吧跟我们平时的作业完全不一样!

终于考完试放假了,我迫不期待地着手我的科学作业。家庭小实验、科学观察与测量活动、自然笔记、观后感,每一样我都兴致勃勃、认真细致地去完成,并争取完成得更好。

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也不出所料地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自然笔记该怎样入手?

我对于自然笔记这种略有所闻实践甚少的科学观察形式很感兴趣,但是在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不知道该怎样入手,我觉得自己非常缺乏素材。

科学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于是,我就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放眼寻找一切可以描写记录的素材。有时,我在阳台上一坐就是两小时,观察阳台上以前从未仔细注意过的盆栽、花卉,我看见被我忽视的小花小草也藏着我不知道的秘密;有时,我又来到小区的草丛旁蹲着,一蹲便是一下午,我发现原来平平无奇的草丛里也有一方神奇的天地,那里到处有小生物的踪迹。这其中更不乏偶然的发现,比如有一次,我吃桃子时竟无意中发现一条白色的小虫子在桃子中间蠕动,要是以前的我肯定就是连桃子一起扔远远的了,可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我顾不上这么多,立马找来手机将虫子拍了下来,然后进行描写,绘图,并且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它是一种果蝇的幼虫,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二:做大米发霉实验时大米没有发霉,实验失败。为什么会失败呢?

我翻阅资料查看大米发霉的条件,奶奶根据她的生活经验给我建议,我总结我第一次失败是因为环境条件不够潮湿,于是我再次仔细调整了三个实验样本的温湿度,静待结果,结果当然是成功了!耶!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困难,当然更多的是受到了启发。

科学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时候,一个小细节,一根小草,一只小蚂蚁都承载着科学的知识,体现着科学的应用。一次偶然,一次机遇,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发现,一个新的发明,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我在以后的生活要努力做个懂观察,懂思考的有心人

这份科学作业已经不仅仅是作业,更是我们自主探究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载体,在边做边学的过程中,我们的科学素养大大提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份作业不是将我们禁锢在理论的条条框框里,而是给了我们巨大的实践空间。此刻,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而善于观察的我们就是自己的老师

初一4班 郑以诺

 初一科学备课组报道

部分优秀作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