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起航——记初三年级主题班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382 发布时间:2018-09-14 10:07:40
9月10日,初三年级组织开展了以“开学第一课”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描述了自己要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有的要立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创造美好未来;有的则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描绘了蓝图……
以下为各班报道:
初三1班
开学第一课 你我共成长
9月10日,初三1班迎来了新学期第一个主题班会。


侯同学首先带着大家回顾了一下丰富多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出游、一点点作业。大屏幕上出现了许多同学分享出来的照片,一张张笑脸出现,勾起同学对暑假的美好回忆。第一个环节为暑假分享,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将各自的快乐分享给大家。随后,班会进入重头戏——开学第一课。



9月1日当天同学们都在家准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成龙的发言,女学生的速算,甚至开头的广告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环节主持人采取了开放的活动方式,同学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有同学大谈自己的强国梦;有同学针对节目提意见的;还有同学对于邀请男星谈自己看法的,气氛很是活跃。
最后,大屏幕上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强国梦与爱国之情牢牢地烙印在同学心中,永恒不灭。
姚博骜 王陈以勒报道
李新宇摄影
初三2班
创新在路上
对我们而言,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一定会与九月如期而至的,答案其实并不难——那便是每年都不会少的《开学第一课》。今年它也确乎在开学前一天来临,以至于即使在一周之后,班会课上的讨论热度依旧如刚过去的夏天般令人记忆犹新。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第一课的内容也从近两年的红色乐章变成了对于崭新未来的期待。今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就添加许多科技元素,许多闻名的科学家也走到聚光灯下,和全国中小学生一起分享他们身上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节目中还设置了游戏环节,游戏无疑也是创新后的产物,加入了“非牛顿流体”等课本内外的新鲜事物,这令我们开始回忆起第一课的初衷:创新原来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除此之外,今年的第一课展望未来,也联通过去与现在。二十多年前的一张《大眼睛》开启了一个女孩读书的梦想,也实现了摄影师解海龙的人生价值。如今,正如解海龙坦言的那样,这个时代可能再也不会拍出这样的照片,短短二十年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但我们都知道,无论时光怎样无情地否定上一个时代的产物,照片背后熠熠生辉的梦想永不褪色。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们也离开课本,走向社会,借综合实践的契机,不断使世界的精彩与我们自身产生碰撞。而研究性学习又使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想法,扩充起了世界上仍有些苍白的角落。诚然,这对于社会或是世界来说,还是一段小小的经历。但如果说有什么能令十几岁的我们迅速明白“梦想”一词的含义,那便是自己主动先去世界体验一回吧。也许事后你会说,科学小制作并不是你的专长,英语角实在是太艰涩难懂,同时你也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非遗需要你去出力传承,还有许多山水需要你去协同保护。梦想不需要太大,只要不懈地去奋斗。《开学第一课》用一个个例子告诉我们,“梦想”与“奋斗”仍然是书写中国故事的主旋律。
班会课上,有同学引用了《全球通史》上的一句话:国家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发展。祖国已经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令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如果说这仍然只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那么未来,就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不能祈求从天而降的馅饼,也不能为此白白徒劳地荒废时间,我们能做的很多都只是未知数,只要我们寻找并利用自己身上无穷的创造力,那么实现中国梦的时刻,也许就是明天。
初三(2)班 朱晏报道
初三(3)班

创造向未来
为了弥补暑假不能一同观看《开学第一课》的遗憾,9月10日,初三3班在班会课上一同观看了由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主持人是颇为面熟的撒贝宁和何炅。以机器人跳舞为开场白不走常规,一旁小朋友摆动略笨拙的身子更是使节目伴着片片笑声进入了正题。
首先是成龙的远程视频连线。他从自己这成功的一生出发,提到了每个人都要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执着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关于他成名前的故事随之浮涌而现:他被他人认可的第一个角色是死尸,还在最初扮演男主角时被人吐槽为“成虫”……一块贴满勋章的人性KT板,揭示了成龙受过的一些伤,仅仅为一些:手指断裂、整只脚变形、甚至头也受到过重伤……
在两位主持人当场响应成龙召集的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图标与会徽时后,第二位嘉宾摄影师解海龙出场了,一组组反应着中国贫困地区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照片,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弦。那个不知自己为何要摄影的解海龙在遇见“大眼睛”、“小光头”和“大鼻涕”这样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出现在各个县间,用照片帮助这些渴求上学与未来的花朵。又一组照片——一组现在这些幸运儿的照片,赫然跳入眼帘。这是又一次的震撼,的确,小家庭汇聚成了大家庭,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余音随着王泓翔小朋友和犀的《墨梅》缓缓散去,接着一位精神满满的可爱姐姐王桐晶踏上了舞台。她是一名军人,还是一位对数学极其敏感的奇才。我们为她正确地将仅显示一次在干扰屏幕上的15组六位数算出总和而惊叹。
从三人的话语里我们进一步确定了新学期以及之后人生的目标,他们不放弃、想着世上所有人的精神打动着我们,帮助我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继续收获。

什么是创造?同学们个人对它的定义是什么?是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兰彻对于机械别出心裁的定义?或是舞台上学长巧将尴尬的话筒掉落变成精彩的额外加戏?创造者又有谁?是开学第一课中那些坚持不懈的人们,亦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又或是艺术家、创办学校参与公益的球星,他们都是。
所以,正如最后薛其坤教授与王源所说那般,每个青年都可以创新,创造出辉煌的未来,中国的未来,我们的未来!
初三3班 虞佳丽报道
初三4班
开学第一课
9月10日,初三4班举行了期待已久的主题班会一一开学第一课。
之前,同学们一起观看了9月1日晚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作为十几年来持续播出的教育性节目,同学们对此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节目中有许多科学实验以及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像无壳小鸡孵化,这在之前是闻所未所闻的,从小到大,甚至以后,恐怕也没什么机会看到如比创新的技术。同时,节目还请到了在事业上对祖国有着无私奉献的名人,给予还在学习道路上行走的同学们一些鼓励。

班会课上,同学们积极阐述各自的观点,大部分同学都感触颇深,平时内向的同学在这时也都融入了我们的讨论之中,有些有想法的同学,对这个节目也提出了自己的改善建议。
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思维的火花,那是由智慧撞击而成的,现在课程对很多同学来说可能太过枯燥,而这堂别样的课却极佳地吸引了他们。在交流中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成长,他们都开发了自己学习上的潜力,甚至连老师都吃惊于某些同学无比成熟的思考。
《开学第一课》教会了我们许多,也促使了我们成长,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初三4班 章叔阳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