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亮剑,启征程——记初一年级系列始业教育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761 发布时间:2018-09-11 04:26:32

紧张又锻炼人的军训结束后,初一年级便迎来了系列始业教育活动:班级常规教育、英语起航教育、学科始业教育、寝室纪律规范要求、图书馆使用介绍、新生始业教育总结,这一切正使我们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杭外人。
ABOUT ENGLISH
来到杭外,学好英语固然重要。学任何东西都要有方法,学英语也是一样。9月2日,我抱着这样的心态,聆听了由汪加华老师主讲的英语起航讲座。
汪老师在大屏上出示了一个英文单词:E-Ladies.那么什么是E-Ladies呢?有四个含义:Enthusiastic->热情;Experienced->经验丰富;Encouraging->善于鼓励;Excellent->极好。
学英语,首先要学习英语的来源。据《圣经》所述,英语起源于巴别塔。最初的英文与现在大不相同,几经变迁才形成了现在的体系。当然了,英语之所以会如此受欢迎,也是因为它引用了其它许多国家的语言。
那么如何学好英语呢?汪老师用“英语在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父母也说过英语如果总不用的话会生疏,我赞同这一观点。学一个单词,要了解它的意义、文化、用词策略、词汇信息以及它的用法。用英语,要用得专业,这都是一些细节,但又十分重要(可能会有词性上的差异),例如你要描述一只胖嘟嘟的兔子时,你不可以用“fat”(是贬义词),而应该用“chubby”(这就是“胖嘟嘟”的意思,而不是“肥胖”)。
学英语可能会有一点枯燥,但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可以用“憧憬未来”“提升自信”“永不知足”“现学现用”“‘神侃’英语”“寻觅‘知英’”等方法。我相信,在自身努力、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的相互帮助下,我们一定可以学好英语!
初一(1)班 王佑安

终亮剑,启征程
9月3日,初一年级在2号楼一楼报告厅开展了学科始业教育。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屠美玲老师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就能让我们领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它的魅力所在。
杭外的语文学习是开放的。授课的内容可以由课内拓展至课外,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同时处理融洽的师生关系。
杭外的语文学习是自主的。对于“软性作业”的处理,必须要依靠自觉,但如果花费过多的时间也有失偏颇,因此也是需要思量一番的。
对于语文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学会记笔记,在课后要多多交流,进行总结、反思、拓展和延伸。记住这些学习方法,会对今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的学习方法与语文大相径庭。但对于数学,刷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老师在其中特别提出“诚信”一词。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没有掌握方法,就算得到了正确答案,也仅仅是无济于事。
然而,数学的学习,只是为自然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科学学习的综合性。

科学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动脑了,关键还是要靠实践,手脑并用才是王道。在学习科学的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有许多途径,可以从自然科学博物馆,名家名师中找到方法,甚至从影视材料、新媒体中进行提升。
伍老师还辨析了练习与考试。练习只是一种针对性的自我检测,用来纠错,看看自己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考试就不一样了,它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对于考试,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像“非牛顿流体”那样,遇强则强、以柔克刚。

政治的学习需要对社会时政充分关注,要对评论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可行性批判。在课堂上也要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本,多讨论、多辨析。
历史与社会,地理方面要常看地图,熟悉地图,运用地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预习复习笔记和知识点的串联整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教材适当看一些课外书,培养兴趣,扩大知识面,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研讨、调查研究等软性作业,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我们相信,在那么多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在杭外这个大家庭中更上一层楼!
初一(1)班 潘韬宇
听关于寝室、图书馆讲座有感
9月4日,初一全体同学参加了关于寝室住校生活和有关图书馆知识介绍讲座。对于刚入学的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学习,更重要的是生活。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寝室卫生的基本规则,总结了近几天我们在生活整理方面有所欠缺的地方并指出:“在生活许多方面,成功都可以归结为遵循常识和规则。”
或许是之前过于依赖父母,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寝室环境。
然后是关于图书馆借阅的介绍。图书馆位于1号楼1-3层,分别是中文借阅室、外文借阅室、电子借阅室和图书超市。老师主要介绍了如何借阅图书、寻找图书和图书馆阅读规则。为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提供便利,同时也在呼吁同学们要珍惜图书,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距离一个“最美杭外人”更近了一步,遇见了更加完美的自己!
初一(1)班 韦思琦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9月5日,初一年级开展了新生始业教育总结。始业,意味着开始新的学习阶段,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副校长张俊峰为我们提出了五点宝贵建议:“能自律,会生活,拓视野,交朋友。”在杭外,我们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脱离了父母的怀抱,自己一个人住校,每天早起整理床铺叠被,自己洗衣服,自己选择菜品……所以,我们在“自由”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律,才有强健的体魄,才有努力学习的资本。

年级组长王建文根据实际情况在养成教育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讲规则、守纪律、担责任;学会感恩;每天做好身边的小事;学会相处;慎用网络;注意安全……王老师最后勉励每个同学要成为阳光自信、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每一个班级要成为一个和谐温馨,团结奋进的大家庭。
学生处副主任向佐军说:“现在的辛苦,是为后面的学习生活做准备。”在这短短十天的住校生活中,同学们深有体会。初中第一课,便是军训。在炎炎烈日下练站军姿,汗水湿透了我们的衣衫,但我们绝不轻易放弃。虽然军训不易,但正如《孟子》所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磨练才能造就更好的我们。
进入杭外,象征着我们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杭外的三年,我们将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初一(1)班 林可
聆听“宿舍与图书管理”讲座有感
虽说已到了秋天,但仍然透着一股闷热的气息。9月4日,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在1号楼六楼报告厅参加“宿舍与图书管理”的讲座。
对于住校生活,同学们的内心都有一些憧憬与期待。小学里都是走读,住在学校里还是第一回。第一天来到宿舍,一股清新怡人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自然少不了生活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寝室相关纪律规范。

陈建杰老师首先讲述了一些近来宿舍的卫生情况和大众化的问题,强调了作息时间、扣分条款、内务整理的规范,让我们体会到了在寝室里自我规范的重要性。
随后,屠华健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图书馆内的借还方式,阅览规章制度以及图书的编号方式。我从小就很喜欢阅读,喜欢畅游于书海之间,品味并汲取各各样的知识。在《大学》一书之中曾经提及过,“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从中可以看出,“致其知”委实重要,必不可少。
然而,拥有一个好的吸收“营养”的环境,更加重要。在我校,刚刚推开图书馆的门,脚步就不由得轻了下来,说话的声音也轻了下来。我们不忍打搅这宁静的感觉。在这样的美妙的天地里,消化知识,一定会更快。
我很期待在杭外的六年之内,每日“泡”在图书馆里的日子,盼望着,那一份书香,那一份宁静和谐;那一份认真,那一份求知若渴。
初一(4)班 陈果

俗话说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宿舍的管理任务在我们新的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良好的寝室卫生正如鸟儿的双翼那般,能够让你如虎添翼,在日常学习中心情愉悦,轻松而又高效地学习崭新的知识。
9月4日下午,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宿舍与图书管理”讲座。首先,陈建杰老师概括了我们在军训期间整理内务方面的几个小问题:缺乏时间观念,熄灯后仍在洗漱;台灯用毕忘记拔下插头;出寝室忘关电灯、空调、电扇等电器;不按要求起床或就寝……这些都是我们寝室在军训五日中犯过或是险些忽略的小毛病,但在最近两日改进不少,已经连续两次被生活老师表扬。这一切的功劳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我们自己,生活老师更是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老师们认真负责,把每一个寝室的问题清清楚楚地列在纸上,提醒我们尽好自己的本分。寝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不是禁锢我们内心的条条框框,而是助我们茁壮成长的阶梯。我在日后的住宿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对自己生活的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接着,屠华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图书馆借还图书的一些规范,我了解到了图书的借还方式、阅览时的规章制度以及图书的编号方式。这些基本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生涯中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每想起这次讲座,我总会不禁严格要求起自己的日常行为。它正如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一般,指引我向着正确的方向扬帆把舵。
初一(4)班 陈晓彤
学习的灯塔 9月3日,初一年级开展了学科教育启航讲座。各科老师先后向同学们介绍了今后的学习计划及内容。 首先,是语文屠美玲老师,她教了我们许多有关于语文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各方面的学习建议,同学们都听得很仔细,都在认真做笔记,屠老师优美风趣的语言使我印象深刻,真不愧是资深语文教师。 数学朱锦娟老师的话语严谨简练,她向我们讲解了数学的含义及学数学应做到的五个方面:自觉性、自主性、独立性、自律性、与诚信。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老师所说的五点,按要求认真学习,都能够学好数学。 接下来则是科学伍秀丽老师与政治阮小蕾老师带来的启航讲座,伍老师更是以几个小实验开头,提升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老师们的教诲我们都将铭记于心,相信未来在杭外的学习生活,会更加精彩纷呈。在知识的海洋中迷茫的我们,会在老师的指引下,找到知识尽头闪耀的灯塔。 初一(5)班 肖胡可儿 陈昕怡 年级组审核提供照片

附:林可同学发言
遇见美好的杭外,遇见最美的我们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下午好!
我是初一(1)班的林可。我们因为不同的起缘,却心怀同样的信仰,一起成为新一期的“杭外人”。清晰地记得,二年级的那个国庆节,去到北京工作的爸爸那儿,守着“汉字听写大会”痴迷不已,也把“杭外”深深刻进了自己的梦想。
于是,我们怀揣着梦想,第一次整理属于自己的行囊,在最火热的季节,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初中生活。都说,军训第一课,是严苛的,但我感受到的,是美好:是第一天从三楼教室俯看清润葱绿的银杏;是第二天提前结束训练时一齐冲回11号楼那温暖的灯光;是第三天清晨同学们在闹钟声里相互提醒,整理军容;是每一个烈日里老师用心记录下我们纹丝不动肃立的军姿;还有那无遮无挡仿佛漫到天际的“军训绿”。
当我们在晨曦中,用整齐的步伐将校园唤醒;当我们在月色中,于陌生的新家中酣然入梦;我们,已经融入了“杭外”这个大家庭。
有人说,杭外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云集的地方。这并不尽然。学习从不是为了什么,而是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热爱音乐,便学吹拉弹唱;如果你是数学精英,那就题海徜徉;如果你擅于写作,那便妙笔生花……
在这样有气度的学校里,我们“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作准备”。眼光到达处,脚步才能结实地踩下。一位希腊诗人曾讲述过一个关于狐狸和刺猬的故事:狐狸观天下之事,刺猬以一事观天下。狐狸“涉猎广泛,浅尝辄止”,刺猬“墨守成规,一根筋”。如果,我们只会一种自己擅长的方法,如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立足?“条条大路通罗马”,想象一下,如果只有一条路,还被堵上了,我们又如何应对?难道要一直钻牛角尖吗?多学习不同的思想,多考虑不同的观点,尽量尝试一下,最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未来的道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未知,我们面对未来,脑中不该是“only”,而是“also”,我相信,在变成那只狐狸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更好的自己。
未来,我们将在美好的杭外一起成长,一起传承好“宽容大气,严谨笃学”的校风。十二岁的我们,不再是桀骜的孩童,而是好学的少年,肩膀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我们有自信可以承担起一份责任和一份承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牢记父母的热切期望,听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养成大气谦逊品格,保持睿智勤学状态,以优秀的学长和同学为榜样,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到爱学、勤学、善学、能学。让我们一起志存高远,心怀宽广,意志坚韧,凡事尽力,一齐努力无极限!
谢谢大家!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