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艰苦历程,展望国之未来——记初三年级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课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146 发布时间:2018-06-01 09:47:01
5月21日,初三年级各班认真开展了以“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为主题的班会课。通过此次班会课,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正是许许多多的英雄们,支撑起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而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当以先辈前辈为目标,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支柱。
以下是各班报道:

初三(1)班
5月21日,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班会课。这节班会课由厉杰霞和刘弋舟两位同学做准备。
一开始,两位同学就深刻阐述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含义。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进入了这个严肃的话题。第二个环节,郑之钰和王宇凯朗诵了岳飞的《满江红》,在两位同学饱满深情的朗诵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壮志豪情,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在第三环节中全班同学观看了关于英雄的宣传片。当看到90高龄的老兵对着英雄纪念碑敬礼时,看到他们的手抚摸着那一个个镌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时,看到无数为革命和建设而奉献青春和热血的英雄时,同学们心潮澎湃,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佩和感恩之心。下一环节,同学们踊跃分享了自己学习英雄历程和感悟。同学们一致认为要以英雄们为榜样,好好锻炼、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后班主任王老师进行了总结,他充满深情地引领我们回顾了历史上一些英雄的光辉事迹,他认为所谓英雄是对国家民族贡献特别巨大,品质特别高尚,特别有奉献精神,目标高远特别有毅力……不同的时代都有英雄激励着中华民族攻坚克难奋勇前进,号召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上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更要向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施一公等科技战线的英雄学习,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建设的中流砥柱!

初三(2)班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此问一出,满座寂静。良久,一位同学缓慢开口:“这个问题不对,爱国不是一件需要考虑原因的事。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生而爱国。这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感情。”的确,爱国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的感恩,对土地的热爱,对前辈祖先的崇敬,对今日国家发展状况的自豪。
在班会课上,初三(2)班的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中国近代的惨痛历史,新中国希望的曙光,以及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新篇章。聆听着振奋人心的《我的中国心》,我们讨论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将班会的气氛推上高潮,同时也在我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下课铃想起时,掌声随之响起。我们爱过,因为我们爱这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这土地上的一切。

初三(3)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英雄,作为一个民族的坐标,作为一个民族的脊梁,作为一个民族对外的标签,有着至关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及难以替代的实际意义。一个民族的自立、自富、自强,是无数的民族英雄以汗水血肉筑就而成。
本次班会中,我班以“中国梦”作为起点,对我国几年来的许多民族骄傲、民族英雄作了详细且精准的介绍,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正是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支撑起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而作为祖国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当以先辈前辈为目标,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支柱。

初三(4)班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他可以很普通,比如说我们身边的人;他也可以很遥远,比如说抗击外敌入侵的民族英雄。无论是什么,总而言之,英雄就是一个有着使命感责任感的大写的人。
班会课开始,两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了爱国的定义,爱国的原因以及我们可以如何爱国。接着,在班主任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诵读了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在辛词里我们处处感受到英雄的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志,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我们又探讨了唐朝“安史之乱”的睢阳之战,来深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行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正义。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每一个人又该如何从小我、小资、功利主义走出来,去成为一个有胸怀有担当的人。
经过这次班会课,我们应该担起我们的责任,对家国情怀有更深的理解,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造世界。
(初三年级 供稿)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