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化孕育创意之花——记夏烈“经典文化创意”讲座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901 发布时间:2018-04-23 03:11:32
4月11日下午,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的夏烈教授在二号楼1楼报告厅为初三和大预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经典文化创意”的精彩讲座。

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人们也不解于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文化创意是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来实践文化创意?”对于这些疑惑,夏烈教授一一为我们做了细致的解答。
文化创意,顾名思义,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与物质层面的创意化实物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有着文化情怀的产品。夏烈教授提出,文化创意源于对自然细致的观察与“美”的灵感的获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文创产品。讲座涵盖了从灵感获得到产品输出的全过程,生动地为同学们解释了每一步骤的意义与要点,使同学们对于文化创意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与了解。在座同学们受益匪浅。
而在介绍文化创意的灵感来源时,夏烈教授特别点出了两个字——自然。
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的结尾写道:“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以及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一切灵感都应该来源于自然并且最终回归自然,脱离轨道的东西注定不能长存。夏烈教授用旅行途中拍摄的一张张震撼而美丽的照片向我们娓娓道来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我们不禁思考人与物,物与自然,人与自然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夏烈教授并没有直接点明,而是留给同学们自己思考的空间。
在人与自然之间,文创产品好比一个传话者与媒介。一方面,来源于自然的文创产品,例如仿生工艺品,向世人展示了自然的灵动;另一方面,文创产品提醒人们更多的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去感受自然、拥抱自然。
而在制作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实用性与美观性。
若是过度追求美观性而失去实用性,我们所制造的产品也就去了它的价值,只能成为一个金玉其外的空壳,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而若是不对成品加以美化,则会令人们失去兴趣,令最终产品失去商业价值。总而言之,实用性与美观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符合以上两点特性的文创产品才能算是优秀的成品。
听完讲座,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开展文化创意项目,同时还接收到了巨大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领域。前方的困难有待同学们去解决,前方的惊喜等待着大家去发掘。
拥抱文化,拥抱自然,拥抱多彩的人生。
初三2班 徐妍 陈心远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