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创造,品时代心声——记文化节高二年级“中国创造”知识竞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380 发布时间:2018-04-23 02:11:39

4月12日晚,高二年级“中国创造”知识竞赛在一号楼6楼如期举行。本次知识竞赛以“中国创造”为主题,引领同学们一起了解学习从古代到现代各个领域中国创造”。高二每班派出3名答题手和5名后援选手参加比赛。

首先,高二各班的选手介绍了本班战队名称和口号。五花八门的名称、铿锵有力的口号,激起了场下的阵阵欢呼。简短的演示轮过后,第一轮车轮战正式开始。车轮战共两轮,每位选手依次答题;选手答对一题将给战队加上十分;如对答案没有把握,还可以求助后援团的同学;两轮都答错的同学将被淘汰。题目涵盖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结合了课内外的知识,对答题选手的知识水平要求极高。紧张和惊喜在比赛中并存,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用上了每人一次的询问后援团的机会。最后,只有一位四班的同学被淘汰,而大多数参赛选手都顺利通过了车轮战的考验,进入了之后的自选题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自选题环节,每个战队在每一轮中有一次选题和答题的机会。自选题共24题,分为四大主题——“文学文化”“历史”“古代思想”“民俗古制+天文地理”,每个主题各有6道题,且分值不同,10分题、30分题各两道,20分题、40分题各一道,难度随分值递增。每班战队的三位答题成员共同决定选择哪一个主题的哪一道题;完成选题后,可组内讨论,并由一位选手作答。由于回答错误的班级将被倒扣一半的分数,本轮比赛成为了对选手运气、实力和自信程度的极大考验。当有选手选择30分或40分的题目时,观众席上总响起一阵惊呼;每次选手回答正确,台下都会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紧接着便是为大众所期待的抢答环节。这一轮,是读题速度、知识面和手速的比拼,自然是精彩纷呈又状况频出,在主持人的插科打诨下同学们笑声不断。而答题选手幽默的自嘲,更是将气氛推到了高潮。及至抢答轮结束,排在前两位的战队已经在比分上将后来者远远甩在身后。


抢答轮结束后,志愿者开始计算各班的最终得分。同时,为了活跃气氛,高二年级的张义祺和李未名两位同学演唱了《我要你》,两人选择了对唱版本,一高一低一清亮一沙哑,默契的和声为大家带来了无上的听觉享受。之后,十佳歌手的亚军解元同学也被大家推上台表演,他摈弃了自己一贯的风格,特意选择了《琵琶行》这首充满了浓浓文化气息的歌,展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熟稔与尊重。

串场表演之后,部分比赛结果出炉。高二(1)班获得了一等奖,3班获得了二等奖,2班和4班获得了三等奖。但竞争仍旧激烈,5班战队与6班同分,并列排名第三,不得不进入加赛环节。在加赛环节中,当“孤篇压全唐”的题干一出现,陈楷文同学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答案,力压群雄,成功捧回了荣耀。

中华文明,是上下五千年的低语。我们拥有深厚的历史沉淀,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风骨。她存在的意义,绝不是被束之高阁、被用来显示我们的渊博学识——这也不是这次知识竞赛的初衷。更多的,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诉说着那一样样或许微不足道,却又不可忽视的中国创造,将这些珍贵遗产一一传承和发展下去。
为了准备这次知识竞赛,大预班的同学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感谢他们的辛苦劳动!
(记者团 屠诗涵 郑则灵 供稿 摄影 倪江)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