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思辨之乐——记杭外第八届文化节辩论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6584 发布时间:2018-04-18 10:28:19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绚丽的灵感在唇齿间迸发,辩论永恒的魅力令人陶醉。华语辩论赛是杭外文化节传统项目,今年也不例外。4月13日下午,我校第八届文化节辩论赛在体育馆二楼拉开帷幕,台下的观众们热切期待着诸位辩手的切磋交锋。

(辩论赛第一场)

(主席舒玥)

(辩手邓家盈)

(辩手胡一啸)

(辩手还闯)

(辩手郑朝磊)

(评委叶笑凡精彩点评)
第一场比赛的辩题是:学者明星化是否是学术传播的途径。对阵双方为:正方杭外剑桥高中队,反方杭外高一队。正方立论时提出,途径不论好坏,只问是否,因此只需证明学者明星化传播学术即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反方则指出,学者明星化与明星学者分为两个不同概念,学者明星化的过程是商业化的包装过程,而明星学者因学术成就而著名,对于他们来说学术传播在先;明星化学者传播的可能只是零碎的知识,而学术是系统化的知识,传播学术不是百家讲坛等明星化学者的电视节目所能做到的。接下来,正反方就明星化学者与学术的含义展开激烈讨论,运用引证、例证、类比等方法论证己方观点。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第一场比赛告一段落。评委叶笑凡老师丝毫不吝啬对辩手们水平与发挥的赞美,叙述了自己的评判标准——白纸理论,并对双方选手进行辩论内容与技巧的点拨。

(辩论赛第二场)

(效实中学辩论队)

(辩手黄琳)

(辩手陈微)

(辩手张嘉奕)

(辩手王和)

(辩手黄遂之)

(评委)
短暂的中场休息后,我们迎来第二场比赛。这场比赛的正方为是杭外友校宁波效实中学辩论队,反方为杭外大预班辩论队,辩题为讲述中国故事是否需要国际包装。正方认为,讲述中国故事需要根据受众的不同特质包装内容,国际包装能够使受众对中国故事产生兴趣。而反方则强调,讲述中国故事是为了向世界传达一个真实客观立体的中国形象,而国际包装是一种迎合受众的欺骗行为,扭曲中国形象,阻碍受众对故事内核的理解。正方指出,包装吸引外国受众,没有包装何来兴趣,何来理解;反方反驳道,国际听众对崛起中的中国的故事有需求,中国故事带有的异域色彩与神秘美便能够产生吸引力,故事中蕴含的人类的共同情感与普世价值足以使理解成为可能。反方辩手进一步说明,正方立场制造的包装会造成买椟还珠,最终无法达到讲述的目的。叶老师直言这一场辩论缺乏实例的缺憾,就双方的表现提出建议,也对亮点加以称赞。

(获胜队杭外高一辩论队)

(获胜队杭外大预班辩论队)

(最佳辩手胡秒秒)

(最佳辩手郑惠文)

(最佳辩手张瑾仪)

(最佳辩手林依芸)

(最佳辩手合影)
最后,主席向大家公布此次辩论赛结果。第一场比赛,反方杭外高一辩论队获胜,最佳辩手为杭外剑桥高中胡秒秒和杭外高一郑惠文;第二场比赛,反方杭外大预班辩论队获胜,最佳辩手为宁波效实中学张瑾仪与杭外大预班林依芸。
华语辩论一向是杭外的优良传统。“辩论是在象牙塔中审视世界”,我们享受的是文字斤斤计较与逻辑针锋相对的微妙。惊叹于辩手的才智与灵活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辩论考验的不仅是场上的反应能力,更是台下的钻研功夫。辩手们上台切磋思想之前经历的是紧张的准备,他们和他们的团队日日夜夜查找资料、撰写文稿、模拟练习,才造就台上思维碰撞的美妙火花。感谢他们,让我们有幸成为一场优雅对决的见证者。
(撰稿 张点点 摄影 倪江)
附:
一、评委
1、叶笑凡,世界大学生辩论赛评委,香港浸会大学辩论队教练,曾获得过两个世界大赛冠军,四个香港冠军,举办过两届世界华语辩论赛。
2、蔡瑞琛,瑞安中学辩论队指导教师,多次指导并带领瑞安中学辩论队参加各项中学生辩论赛,著有辩论教材《我是辩手》。
3、林立亨,浙江大学辩论队2014级副领队,2017年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浙江赛区冠军,2016-17赛季黄金联赛浙江赛区冠军。
二、辩论队
1、杭外剑桥高中辩论队:一辩邓家盈、二辩胡一啸、三辩胡秒秒、四辩林宇杭
2、杭外高一辩论队:一辩还闯、二辩郑惠文、三辩郑朝磊、四辩施宇翔
3、宁波效实中学辩论队:一辩黄琳、二辩陈微、三辩张嘉奕、四辩张瑾仪
4、杭外大预班辩论队:一辩王和、二辩林依芸、三辩李敏杰、四辩黄遂之
三、辩论队指导老师
1、高一辩论队
负责人:徐洁、张敏
成员:黄昊、杨文玫、李红干、向佐军
2、剑桥高中辩论队
负责人:黄琼、沈剑
成员:阮小蕾、简珞、林存富
3、宁波效实中学辩论队
负责人:周李豫
4、高三大预班辩论队
负责人:黄昊、程益飞
成员:李芳、曾涛、倪江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