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演莎剧,再塑经典——记高二年级莎士比亚戏剧配音比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6594 发布时间:2017-12-25 01:35:26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笔下的戏剧,古往今来脍炙人口,从四大悲剧到四大喜剧,无数经典剧目被搬上舞台和荧幕,不断改编的剧目处处焕发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这也是莎士比亚热潮400多年来经久不息的重要原因。12月7日晚上,高二年级全体同学齐聚校体育馆,热情参与了语文传统活动——莎士比亚戏剧配音比赛。
经过一周前层层海选,各班都派出了配音高手组成的黄金团队,来诠释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片段。在主持人颜若偃和王埜驰简短有力的开场之后,聚光灯骤然熄灭,颤动如画的光影世界之门缓缓开启,一部部明珠般的经典作品,被各班配音演员生动再塑。

高二1班《李尔王》

高二2班《李尔王》

高二3班《罗密欧与朱丽叶》

高二4班《仲夏夜之梦》

高二5班《麦克白》

高二6班《威尼斯商人》
在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我们常常把印象停留在公堂对薄的唇枪舌战中,而爱情这个议题则沦为次要内容,而此次高二(6)班正从这个不常为人关注的角度,选择为女主人翁鲍西娅爱情抉择的电影片段配音,这不仅使观众感受到了安东尼奥和鲍西亚两人坚贞爱情迸发的火花,更为这一次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激动呐喊;在高二(1)班和高二(2)班带来的《李尔王》中,画面真实得如同置身其中,我们见证了雷雨夜的悲愤怒吼,也目睹了一位父亲在权力的斗争中认清现实,重新审视亲情的悲惨结局;高二(3)班同学演绎的爱情传奇《罗密欧与朱丽叶》,让每一个在场的观众共同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无怪乎这对命运多舛的恋人成为了维罗纳这座城市和所有历经磨难的爱情的代名词;高二(4)班的《仲夏夜之梦》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各位配音演员全情演绎,倾吐了仲夏夜的爱恨情仇,使人真真切切地回到了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梦境中;高二(5)班带来的《麦克白》以其壮美悲凉的色彩结构、沉浸式的氛围营造,在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之下征服观众,让我们与走向穷途末路的麦克白共同呼吸。




配音结束后,包晓明老师、倪江老师、黄琼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老师们盛赞各班配音演员的精彩表现,认为他们充分发挥了音色和情感的魅力,融情于境几乎达到忘我的地步,而默契的团队协作更是让经典作品再放光彩。最后,在包晓明、黄琼、徐洁老师和高三虞璧祯同学的认真评审下,获得集体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配音演员的同学上台领取了奖状。
声演莎剧,再塑经典,通过配音比赛,我们进入莎士比亚光影交织的悲喜剧世界,再次深切感受了莎翁戏剧的无穷魅力和悠长余韵,相信这个醉人的莎士比亚之夜能够让我们继续沉浸在经典阅读的浩瀚海洋中,且歌且吟,丰盈人生。
(撰稿:高二2班 颜若偃 高二5班 王埜驰)
(摄影:郑燕明倪江 李芳)
附比赛获奖名单:
集体奖项:
一等奖:高二(4)班
二等奖:高二(1)班、高二(6)班
三等奖:高二(3)班、高二(5)班、高二(2)班
最佳配音演员:
高二(1)班:崔以恒、孙若谷、应子娴
高二(2)班:宋昕哲、章天一、郭玥
高二(3)班:管子淳、肖成川、章书毓
高二(4)班:张义祺、陈柠
高二(5)班:杨思航、刘若嘉
高二(6)班:麻凯、胡勰
附各班配音团队名单:
|
班级 |
配音剧目 |
配音演员 |
导演 |
技术人员(其他) |
|
高二(1)班 |
《李尔王》 |
李尔王:崔以恒 埃德加:孙若谷 弄人:陈扬 二驸马:岑昱 肯特: 王昌涛 伯爵: 俞欣扬 仆人: 胡俊涛 大女儿:潘闻萱 二女儿:应子娴 |
王佳卉 胡俊涛 俞欣扬 |
陆维然 王栩 |
|
高二(2)班 |
《李尔王》 |
李尔王:章天一 肯特:宋昕哲 |
覃凯思 凌榆凯 叶欢 |
庞佳雨 |
|
高二(3)班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罗密欧:管子淳 神父:肖成川 开普莱特:朱泽楷 公爵:仇晓升 班伏里奥:费哲远 蒙太古:朱泽楷 朱丽叶:章书毓 奶妈:杨辰嘉 开普莱特夫人:余清扬 |
章书毓 |
高思可 包博涵 屠诗涵 叶 子 陈佳宁 章书毓 杨辰嘉 戴婧玮 仇晓升 |
|
高二(4)班 |
《仲夏夜之梦》 |
仙王欧伯龙:陈斯豪 拉山德:丁昊桢 狄米特律斯:荣一鸣 驴头乡巴佬、小精灵罗宾:张义祺 仙后泰坦妮:陈柠 海丽娜:邓嘉瑛 仙女蛛网、赫米娅:何臻 仙女豆花、仙女芥子:嵇真妍 |
桂徐悦 何臻 |
俞佳乐 陈嘉禾 |
|
高二(5)班 |
《麦克白》 |
麦克白:邵力扬 马克杜夫:杨思航 少年班柯:解元 麦克白夫人:刘若嘉 女巫1:付意嘉 女巫2:楼泠 女巫3:周毅可 马克杜夫夫人:周毅可 旁白:张语瞳 |
林泓帆 |
刘厚德 郑则灵 |
|
高二(6)班 |
《威尼斯商人》 |
巴萨尼奥:朱镇业 摩洛哥亲王:励哲宇 阿拉贡亲王:王子琛 男仆:麻凯 鲍西娅:胡勰 尼莉莎:翁春雯 |
钟伊歆陈雨桐 |
曾子涵 沈佳仪 |
附部分参赛同学感想:
拿起莎士比亚来研读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文坛永恒经典的重量使我总是不自觉地与它们保持距离。而对我而言,为莎翁笔下的人物配音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这意味着你必须用尽所有关于声音的技巧去表现一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这其中包括了对于剧本的熟悉、品味、钻研,也包括了一次次对于人物先入为主印象的颠覆和重塑。四天的排练时间虽然很短,却足以让我对于这部作品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某几个排练的瞬间,在几个配音演员对戏的时候,我作为一名观众,甚至能在一旁静静地感受到一点长句的惊艳,体会一点属于那个时代的幽默。非常喜欢我们班的剧组,特别感谢导演,拿到个人奖算是一个意外,共同品读莎翁才是更大意义。
(高二4班 陈柠)
在日渐繁忙的学业中抽出时间感受莎翁笔下的文字,固然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享受。感谢策划这次活动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为大家提供了这么完美的平台。还有我们所有默默付出的剧组成员,竭尽脑汁思索着合适的翻译,一次次在教室中磨合台词,最后时刻再三检查字幕……正是因为我们的全力以赴,才有了这出近乎完美的表演,即使没有做到最好,但还是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给了我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
(高二3班 管子淳)
首先,四天的排练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自己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完全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词全都背下来,在排练的时候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其次,我之前完全没有想过会拿到最佳配音,因为我们班所有人都很厉害,所以也很感谢我们班的导演阿桂给了我这两个很喜欢的角色,让我能配得很开心。最后,虽然在前期选剧本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声线等因素——比如我永远都不敢尝试配哈姆雷特和李尔王之类的角色,所以我觉得有那么多同学能够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很多高难度的角色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给所有配音演员爆灯!
(高二4班 张义祺)
虽然这次配音比赛我们只获得了三等奖,但是其中的付出与收获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从一开始的选择戏剧篇目,到决定具体电影,我们都选择挑战了难度更大的脚本。更是将整部电影剪辑成了几个片段的集合,在短短15分钟内就演绎了莎翁经典《麦克白》。这让我们领悟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同时也磨砺了团队合作与个人技巧。有的同学更是敢于挑战难度极大的麦克白,虽然最后舞台效果没达到预期的高度,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配音的魔力与戏剧的魅力。
这次配音比赛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每一个剧组演员的努力都历历在目。大家从平时课余学习时间里特别抽出一段,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作品的演绎中,去诠释一个具有年代感的角色,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能在短短几天里,呈现出一个独属于五班的《麦克白》,真的是超级不容易!也非常感谢林导和后勤同学,没有她们也没有五班独一无二的《麦克白》。
(高二5班 杨思航 刘若嘉)
从匆匆准备到整装待发,仿佛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三五次的集体排练,私下里三三两两的个别辅导,到最后穿插成了整个《威尼斯商人》片段的配音。二等奖的成绩,惊喜得有些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感谢台上的配音演员,饱含热情地再次演绎这部经典,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更要感谢台下群众演员和观众们的欣赏与积极配合。有了你们所有人的投入,才有了莎剧配音这一晚的惊艳。
(高二6班 钟伊歆)
作为一名对中文配音初来乍到的尝试者,我很开心也很荣幸获“最佳配音女演员”的称号,我感觉,配音除了要使自己的声音像主人公一样之外,还需要好好把握角色的情感,例如,什么时候语速要加快,为什么要加快,怎么表现角色的心情等等,都需要在一遍遍地看画面中人物的神情、口型来决定。嗯,有点高级。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感觉以一种极具特色的方式学习了莎剧,在配音的时候深入其中,摇头晃脑,又不失一点紧张,太棒了!
(高二6班 胡勰)
其实一开始获奖的时候还是蛮惊讶的,毕竟只有短短三四句台词的发挥,但就算如此,所感受到的精彩却远不止这些。第一次尝试莎剧的配音,也学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东西,仅仅是几句话的反复揣摩也显得如此妙趣横生,每一次不由得在心里感叹道和体验到“原来是这种感觉”的心情和新鲜感时,便又觉得自己接近了莎翁那么几分,大概莎翁的魅力就在于此吧,越细细品会便越沉迷于其中。最后还是要好好感谢一番几位一直在帮我的大佬!大家都很用心。
(高二6班 麻凯)
高中以来,金秋诗会、《雷雨》表演、戏剧配音,三个活动算是全参加遍了,个人感觉,这次戏剧配音会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不像前两者,有长达半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次配音活动只有短短一周时间准备。而且在此之前从没看过《李尔王》,对我来说挑战极大。
为了演好爱德伽这个角色,我反复听电影配音,揣摩其人物情感、语速、语调等多方面因素。导演和其他演员也来帮我纠音,处理情感。排练过程当中不可避免会有许多问题,大家也都为我出主意。我明白,虽然我的内容只是开场两分半的一个独白,但是要为全片定下基调,于是我反复练,反复尝试,为了刻画爱德伽被寒冷侵蚀,与疼痛抗争等,我还只穿单薄的衣服,用手捏自己寻找感觉。
我为我们这个配音团队感到骄傲,大家都互帮互助、发挥长处,导演很辛苦地为每个演员分析,哪怕只有一句话。技术组的同学为了一个台词改动反复制作。每个演员全情投入,而我只是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罢了。
(高二1班 孙若谷)
配音比赛结束了,我也有许多颇深的感触。我觉得从导演组、配音演员、技术人员三个层面的合作来说,每个班都非常成功,尤其对于同学所配的角色无一不是量身定制的。年级中每个班都收获了很大的成果,即便那单纯的台下体验,都是纯身心的享受了。
提到自己班,我们确实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排练一开始,导演会让我们一遍遍地过整段配音,同时在我们念词的时候纠正一些语气上的偏差,完善配音所形成的关于某个特定人物的诠释。大家一起练的时候不免有尴尬,但一笑置之后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也增强了。我们会更积极主动地与有对手戏的同学交流,同时也懂得如何发挥自己音色的优势来演绎角色。对于我自己,我获得最佳配音演员并不在意料之中,毕竟其他也有许多比我更强的同学更完美地演绎了自己的角色。我也收获了钻研之后的成就感。我觉得凡事有一股钻劲,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但的确能满足于自己的努力,起码有这样的激励不断使自己前行。感谢李芳老师、导演组成员给我的机会和精心指导,使我获益良多。
(高二2班 宋昕哲)
(高二语文组 综合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