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亮风采,集思广益话教研——记文综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179 发布时间:2017-12-22 09:56:55
12月13日,我校首届“‘新锐课程’学术周”期间,我校高中政史地教研组与杭州高级中学名师开展同课异构观课研讨活动。杭高李海青老师与我校沈剑老师围绕着“核心素养”如何落实的问题,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

李老师以一段美国《独立宣言》的英文拉开这堂课的序幕,以富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从独立战争时期的联合到独立战争后的联合以及1787年基于美国宪法的联合,深入回答了在追求自由和权利的道理上,美国先贤们做出的一系列明智的政治选择。在讲述过程中,李老师既展示出个人扎实的历史功底和严谨缜密的历史逻辑,也十分关注学生的思路引领和知识拓展,带给学生很多深层次的思索和感悟。

沈老师从一段布什总统的演讲说起,提出了“用制度切实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命题,以“笼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切口小,内容生,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整个课堂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引入了一段名人名言,巧妙地嵌入到整个知识讲述的过程中。通过提供材料、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思考“邦联制这只笼子为什么不能更好地限制国家权力?”“联邦制、分权制衡原则、共和制编织的笼子怎样限制了国家权力?”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很好地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实践。


对于两位老师给大家呈现的精彩课堂,全组老师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对于两节同课异构课,听课老师对于课本知识的落实和课堂驾驭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张敏老师客观地表达了对两节课的看法:一方面指出两位老师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充分表现了“学生主体”的课堂理念;另一方面,两节课都有一些细节和内容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打磨,如课堂时间的控制、提问环节的完善和材料的合理使用等。朱建国老师给予两节课较高评价,认为两节课围绕着“1787年宪法构建了一个有限政府,保障公民的人权与自由”这一核心概念,表现出对人性有限性的思考,同时,结合美国的现实强调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和极端状态的差别,对联邦制进一步作出说明。这种高屋建瓴的理论构架和知识体系使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这次校际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既表现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共性,也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尤其是课后的评课交流,每一位老师收获颇多。开展教研活动不仅能让两校之间的交流常态化,还能共同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
(文综组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