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促“教学”——记外文组教研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965 发布时间:2017-12-12 01:32:11
11月22日,外文教研组联合“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项目”的协同课题和专项课题组的成员,邀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语言测试专家亓鲁霞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研发中心宋薇薇总监、测评部柳丽萍主任、何晓阳老师以及张聪老师莅临我校进行课题指导。
外研社宋总监向与会的老师们简要介绍了“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项目”的情况。该项目的启动是为教师提供支持,服务教师发展,希望教师能通过行动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实现“发展测评,助力教学”的宗旨。

在本次“续写和概要写作”专题讨论会中,浙江外国语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张春青博士汇报了由我校和杭州师范大学附中等学校协同进行的课题——Udig(优诊学)诊断测试用于高中英语续写和概要写作教学的研究目的、计划、安排和最新进展。

师大附中毕小亮老师、英特外国语学校占玉芬老师、我校孙艾菁、何冬兰、王榛榛以及洪琳等老师分析了Udig的测试报告、汇报了研究的困惑。从我校各实验班的Udig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二高三学生都已经超出该系统的最高词汇量(5500个),但在语篇衔接、篇章结构把握和用词的准确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Udig诊断系统的使用能帮助教师更准确判断学生英语学习的微技能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目标依据。在此过程中,教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高一高二阶段如何有效进行写作指导、如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何提高学生词汇运用的准确性等,并希望外研社的老师们能推荐一些针对浙江省高考英语写作的高质量的素材。

亓鲁霞教授肯定了课题组的教科研进展,并针对大家的困惑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她建议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看亮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运用灵活评价方式批改学生作文,如面批,小组互批,师生共同批改等。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获得更多适合写作教学的材料。


何冬兰和孙艾菁两位老师为大家开设了写作观摩课。何老师以教会学生寻找并概括段落大意为教学目标,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概要写作课。孙老师则在高三年级开设了读后续写课,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所提供篇章的语言风格,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后,续写短文。课后,两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亓鲁霞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师生的课堂。她觉得公开课非常成功,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明确且合理,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达成目标。学生们思维灵活,语言能力强。随后她指出,读后续写是一种创造性写作,是将真实的生活和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的写作,是创造内容,模仿语言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把好“读”的这关,多思考“说哪些好”,多注意好的语言和结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输入,选择地道、真实且结构好的素材;在语言输出方面,则不要过分局限于高考字数的限制,不妨让学生尝试小说续写等。最后,她希望课题组的教师们能更好地利用Udig—优诊学评价系统,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强项,而不仅仅局限于不足之处;也希望教师们能在教学研究中更有效地结合优诊学的测评结果。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仅是一次课题专项研讨活动,更是对我校英语教师教学研究活动的又一次启发。
(高中外文组 摄影 洪琳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