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最后的机会,找对方法很重要!

阅读园地 浏览次数:799 发布时间:2021-10-14 04:11:13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办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起。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初高中时期的他们正好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和身体都在高速发展,过去的心理模式被打破,最新的心理模式又还没有建立完善,所以看起来会非常的叛逆、矛盾。整个人才会变得喜怒无常,易燃易爆,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会觉得青春期等于叛逆期。这个时候,父母的态度和心态就变得尤为重要。在孩子青春期,比逼着孩子天天学习更重要的是,家长能够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聊聊天,跟孩子分享生活中的事情。因为你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永远回不来了。作家龙应台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之后,无论父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10年前有效了。

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输的只能是父母

有个学员曾跟我分享他的成长经历:从小父母就对他非常的严厉,每天都要求他看书写作业,也不能出去玩。只要有一下看到他没有学习,就说“又在偷懒,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当初为什么会生你”。当父亲的朋友夸他懂事的时候,他父亲直接说,懂事有个屁用,成绩一塌糊涂。这要是在我小时候,肯定要被打死。其实他的成绩也不是很差,但不管他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亲的肯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他高一,刚到新的学校不是很适应,成绩下降了一点,他父亲跑到学校去,只要看见他和某个女生走得近,就骂别人女生不检点,骂他不知道羞耻。他说,感觉那个时候身体只剩下一个躯壳,灵魂不知去向。从那之后,他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学习,生活。在外人看起来他好像向父母认输了,努力读书,没有其他任何社交。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本,选了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大学。他父母非常高兴,但到大三的时候,他不顾父母、亲戚的反对,抽烟喝酒纹身打耳钉退学,最后去到一家酒吧工作。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用毁掉自己人生作为代价的方式,来报复自己的父亲,以此扳回一局。不管父母的初衷是什么,都不应该为了战胜孩子,而选择对孩子否定、控制、打击。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格外艰难,父母只剩下后悔。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都有一场战争。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父母赢了,是悲剧。

青春期的孩子

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励

很多父母觉得到了青春期的孩子,都长大了,不需要陪伴和鼓励,其实不然,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鼓励和陪伴。

记得高三的时候,因为压力太大,加上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一下子崩溃了,跟老师说不想读书了,想回家。

老师叫来了家长,本以为会是一顿臭骂,都想好了怎么还口,就是要一口咬定不上学了。

没想到爸爸一来就问我想吃什么?然后带我到学校旁边的小吃店吃东西。

吃东西的时候,爸爸也没有问,啥也没有说,只是问我好不好吃,还要不要加东西。

结账的时候,还特意给我打包了一份,然后把我送到学校门口,对我说:“好好读书,有什么爸爸可以帮忙的,你可以告诉我。知道你现在压力大,再坚持一下。辛苦了,爸爸会一直陪着你的。”

或许爸爸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退步,让那个青春期满身是刺的我,变柔软了。

从那之后,学习压力再大,想着有爸爸在身后,就觉得有很多的力量。

面对千万个想要战胜孩子的父母说,父母真正要做的不是镇压,也不是对抗,而是让孩子找到战胜过去自己的方法。

其实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都是矛盾的。他们看着斗志昂扬,什么都不怕,其实内心是非常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被关爱。

《解码青春期》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开他父母,挑衅他父母,不断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很多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清楚,孩子需要的,不是语言和行动上战胜自己的敌人。

而是一个懂得示弱和懂得共情的朋友。

只有听见孩子叛逆背后的呼喊,父母才不会跟孩子剑拔弩张,孩子才能够平稳的度过青春期。

无条件的信任和接纳

《正面管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办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起。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青春期的孩子是听不进道理的。甚至有的时候,父母越讲道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也原来越深。孩子会觉得父母只想快点解决问题,而不在乎我的感受。有些父母说自己也跟孩子沟通了,但那并不是沟通,是想要让孩子认可大人永远是对的。当孩子永远认为你是对的,他说什么都不对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好沟通的。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一件事情: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为了赢孩子。只有这样,在父母和孩子的战争中,才不会两败俱伤。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共同进步!

(文章来源: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