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不忘初心,做“四有教师”——记数学党支部赴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访问交流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1296 发布时间:2017-07-26 11:03:46

做一个好老师必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省委夏宝龙书记的号召,践行“三个四”标准要求,4月13日,数学党支部一行12人,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锋刃带领下,赴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进行访问交流。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浙江省唯一一所特殊教育类高等院校,近年来,该校在关爱学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在省特教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美丽大气的校园。因为特殊学生比较多,学校在很多细节上都做了精心的考虑,比如校园内盲道的铺设、教学楼内走廊两边都设置了扶手、电梯按钮安装特别低、校园内的景观盆栽都做了软材料的处理等,这些都勾勒了特教学院所独特的文化标签。于细节处见温情,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所体现出来的博爱、温暖与细心。

随后我们参观了省特教学院的校史室和学生的作品陈列室,了解了省特教学院的发展沿革,办学特色以及办学成就。在参观学生作品陈列室时,大家都为残障学生的心灵手巧以及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参观结束后,我们数学支部党员和省特教学院教务处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关于党支部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有的学生失明或失聪,教师们也有过迷茫和徘徊,但是他们依靠一颗仁爱之心、以及扎实的学识,成为了特殊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成了学生心灵上的明灯,这中间克服的种种困难以及他们思索的各种教学智慧,震撼了我们,对我们触动很深。

在和学生党员交流时了解到,他们中有的是普通学生,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他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各种感悟和体验,他们把那些曾经深深打动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了特殊教育学院的老师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让我们深感教育责任的重大,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有几位残障同学也述说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对生活的乐观、以及对家人师长同学的感恩等,他们的阳光坚强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我们数学党支部老师也发挥了自己的数学学科特色,特意带过去了一些九连环,教授学生党员如何解九连环,依靠特殊教育学院老师辅助的手语,学生们也逐渐领悟了解九连环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九连环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开拓了思维,这些学生好学、好问的情景让我们难忘。相处的时间总是短暂,大家最后合影惜别,约定以后有机会再次相互学习。

这次参观,省特教学院师生的仁爱之心、对理想信念的坚持,让我们对“四有教师”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决心。

(数学支部 尤宁 报道)

附部分党员教师交流体会:

2017年4月13日,我们数学支部一行12人前往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参观学习,首先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校史陈列室,欣赏了学校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然后我们和学院教务部门党支部行进了交流与沟通,并且与他们的党员学生进行了交谈,感受颇深。感受到特教学院的学生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也感受到特教学院老师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更加体会到了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结合自己的工作觉得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培育自己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着力培养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风范。努力做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快速发展尽忠心;关心体贴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时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献爱心;工作中找到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具匠心。我始终坚信亲其师、信其道,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谦虚、平和、大度,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接纳身边每一个人,不断地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不追名逐利、不计个人得失志存高远不断的进修,时刻让自己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祖国培养时代新人献真心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师德修养,不断强化爱与责任的核心。

(数学支部 徐国君)

特教学院一行带给大家很多感动,这里的学生群体比较复杂,既有正常的普通学生,也有身体残疾的学生,短暂的与孩子们的面对面交流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纯洁善良,他们的勤奋好学,他们的团结互助,他们的坚强独立,他们的阳光乐观。有一群怎样的老师,就有一群怎样的学生,学生们的阳光与老师们的阳光不无关系,这背后有多少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汗水挥洒。可以想象,学生的残疾给老师们带来很多教育教学上的困难。失去了听力,有限的手语让老师和聋孩子的沟通变得局限,没有了光明,老师很难让盲孩子们感受世间绚丽的风景和多彩万变的事物,特教学院的同行们没有怨言,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让一名名残疾孩子叩开知识殿堂的大门,收获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可以感受得到,每一位用心的特教老师,都被他们的学生发自内心地尊崇着,爱戴着,信任着。这样的被信赖和尊崇,感动着我们。

(数学支部 潘俊)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习总书记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与现实要求。特教学院的老师们在三尺讲台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四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相比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我们更没有理由去抱怨什么,要努力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踏实。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将社会责任扛在肩头,勇于担当。他们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关爱,让他们与正常人一样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快乐生活。这些孩子虽然有残疾,但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更加好学,更加懂得感恩。而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关爱传递给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特殊学校的老师那种温暖的爱从心里散发出来,实在是佩服,他们使我得到了另一种感悟!

(数学支部 张圆圆)

感动之余,我在思考。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才能潜移默化、每时每刻积极地影响学生,才能真正教育人、塑造人?相对于特殊教育院校,我们学校貌似存在着不少的优越性。那么,在我们这样的校园里,危机感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应该担当的职责?就我个人而言,理想和信念支撑我三十余载坚守杭外教育第一线。职业道德促使我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源,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恰当的教学方法。我目前的工作重心是中考班教学,耐心、细致地为这些孩子服务,陪伴他们一起走过人生中的这个关键阶段,是我正在做的和必须做好的工作。

(数学支部 阮晓黎)

“沟通是最大的困难”这是我感触最深的话,困扰他们很多人的是与外界交流的障碍,这一点可能极大地束缚了他们发展的空间,确实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有更多的耐心去和他们交流。我想下次遇见不一定要帮忙但是能够和他们聊上几句,那便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数学支部 卢东波)

每天上班经过这个学校门口时,总是会提醒自己:开慢点!今天有幸走进这所学校,与这里的师生愉快地交流,多了一份敬佩与感动,敬佩于在这特殊教育坚守的老师们的敬业爱岗,感动于学生们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

(数学支部 徐惠珍)

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感受到了从事特教事业的老师们的爱心和敬业,特殊学生们的自强不息!

(数学支部 赵肖东)

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学识,更需要具备仁爱之心,为践行“三个四”标准要求,便有了这次数学党支部赴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和支部党员多次商讨活动方案,并和省特教学院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活动成行。参观省特教学院校园,我们感慨于校园内的无障碍通道,于细节处见温情。和教师党员交流,了解了特殊教育的教学特色,听到了他们在和学生相处中的感悟和体验。学生党员们讲述着他们为什么选择特殊教育,言语中透着坚强、好学与感恩。我们支部发挥自己的数学学科特色,为特教学院的学生党员带去了一堂关于九连环的互动小讲座,学生非常好问,在最后合影前学生还一直在和我们交流。活动结束后,数学支部党员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并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反思。这次活动,带给我们支部党员教师很多思考,可以说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净化。“三个四”,提出了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如何做学生的引路人等,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解释得更加具体化并进行了拓展。作为党员教师,在工作中要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做到教育与教学并重,全面做好学生在科学创新、锤炼品格等方面的引路人。

(数学支部 张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