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组织赴“江南第一家”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活动 浏览次数:2694 发布时间:2016-09-28 01:47:22

(全体党员在“江南第一家”牌坊前合影)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016年72日,由校党委牵头,我校组织本部全体党员赴金华市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一个家,十五世同居不分家;一个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一个家,173人为官无一人贪渎;一个家,168条家规成为明朝法律蓝本。通过考察“江南第一家”廉政馆、郑氏宗祠,全体党员无不为郑氏家族忠节义孝的家风所感染,无不为郑氏子孙清正廉洁的作风所震撼。“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郑氏家族的孝廉文化不仅给全体党员带来了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更让大家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对照,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涵养。

活动结束后,各支部纷纷撰写考察体会。党员们表示,要积极汲取郑氏家风的精华,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自觉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教育发展大局。

(党办 供稿)

党员们考察“江南第一家”廉政馆

党员们考察“江南第一家”宗祠

 

部分支部考察体会:

语文支部

诗画浦江行,廉洁自律心

是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可以让一个家族中的近百名官吏皆清廉勤政?

是什么样的家族规范,可以让一个家族和族同居历时360余年、共灶同食十五世?

72日上午,带着一系列的好奇,我们语文支部党员和其他支部全体党员一起来到了浦江郑氏义门——被明太祖朱元璋口敕“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于上午十时,顺利抵达位于浦江郑宅镇镇中心的“江南第一家”。沿着“牌坊群”,我们来到了“江南第一家”廉政文化展示馆“惠风苑”。我们看到,在巨大的“廉”字下,一组一组的党员同志在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党员,忠诚于党,永不叛党,这入党誓词也再一次深刻地在我们心中响起。我们依次参观了序厅、“合居硕耆、孝义家族”、“本固叶茂、廉源流长”、“出仕群贤、廉明遍传”、后世景仰等五部分展厅,全体党员专注而饶有兴致地观看着馆内的各处壁画、文字、实物等展示,在教育、制度、家风等方面生动感知了郑氏家族的精神,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比如制定家规58则的郑氏同居六世祖郑文融,潜心研究古今治家之道,重视以礼法约束家众;比如续订家规73条的同居七世组郑钦主持家政时,专门设立用于救济邻居的免息粮款,以济其困;比如同居八世祖郑渊克己守法,不以友情害公;再如同居八世祖郑濂,以廉洁身教言传,树一族风化,列《明史·孝义传》之冠……“人家有法守之,尚能久,况国乎?”难怪明太祖朱元璋会如是感慨。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敕旌孝义宗祠”。宗祠内苍劲的古柏直指蓝天,各种农耕、居家用品陈列在狭长的廊檐下,它们在诉说着一代一代的郑氏子孙往日的勤俭自持的生活作风,这里古朴却又现代,它们的精神常传常新。

在刚刚出梅的烈日艳阳下,我们行走在郑氏家族的十桥九闸边,心中感慨良多。我们应该找到了答案,郑氏家族秉承优秀的儒学传统文化理念,清正廉洁、勤勉奉公、以德立人、以民为本、俭约自守、躬行实践……这些思想精神给我们每一位党员、每一个享受更便捷生活却也遭遇诸多困境的现代人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启示。

(李芳 供稿)

 

数学支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进一步增强廉洁齐家意识,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72日,我校数学组全体党员赴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浦江县“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学习考察,领悟郑义门家规家风中的精髓,现场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江南第一家”又称郑氏义门,其创建并倡导廉洁为政、孝义持家和“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儒学伦理,是古代廉政文化先进家庭之典范。150年间,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无一人因贪墨而遭惩处。在考察活动中,大家随着讲解员观看了序厅、合居硕耆、孝义家族等图文展示,认真听取了讲解员介绍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以“儒学”治家,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不分家,靠着168条家规治出了一个有序、勤俭、廉政、不以权谋私的家族,成就了世界家族史上一个伟大的传奇。整个展示馆融入动漫、电脑答题、视频等现代技术,生动全面地展示了“江南第一家”廉政文化。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当年郑氏家族在家训的熏陶下,孝义相传,从未出现贪官的家训治家的成功典范。

通过此次活动,党员同志们感触颇深。“郑义门”168条家规,虽然是家风家训,但其中包含的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学识涵养,仍然适用于现代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其倡导的勤政廉政对于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具有积极深刻的启发作用。

全体党员表示,要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担当有为,始终以争创一流的精气神,干在实处,以实际行动切实强化责任和规矩意识,守住廉洁底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在工作中,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不折不扣把“两学一做”落到实处。

 

政史地支部

学郑家家风,促党员廉政

72日,在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政史地支部一行随全校全体党员一起前往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考察学习。

第一次看到郑义门这个名字是在2012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历史试卷。题干是这么说的: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伦理的影响,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屡见不鲜,被引为社会的楷模,义门二字,便是对他们的褒奖。影响最大的当推婺州(金华府)浦江县的义门郑氏,在《宋史》、《元史》、《明史》中,曾以孝友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历经宋元明三朝传诵不息。在这里,孝友孝义彰显了儒家伦理的核心,家族伦理与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有益内容,自然也包括儒家文化,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郑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时称义门郑氏,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其中,郑氏168条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凝聚了中华民族修身齐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没有出现过因贪污而遭罢官的现象。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在新时代,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的教育意义,对于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对于政史地支部党员教师来说,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高屋建瓴的理论和生动鲜活的实例提升我们的认识、增强我们的党性、坚定我们的信仰;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我们的学科优势,利用我们的专业特点,把两学一做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正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渗透到课堂中,发挥正能量。

 

体艺技支部

为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72日,我校体艺技支部全体党员在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前往浦江县郑宅镇“江南第一家”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实地考察和廉政教育活动。

活动过程中,大家仔细观看了廉政文化主题馆中的序厅、合居硕耆、孝义家族等图文展示,认真听讲解员介绍郑氏家族的成长史。它以“孝义”治家,以“儒学”治家,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不分家,靠着168条家规治出了一个有序、勤俭、廉政、不以权谋私的家族,成就了家族史上一个伟大的传奇。

本次廉政教育活动直观、生动,所有党员干部都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大家对“江南第一家”传承已久的家规严密、为政清廉、崇文尚德等廉政主题文化所涵盖的深厚思想底蕴与现实教育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不折不扣把“两学一做”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责任意识,强化规矩意识,在工作实践中担当有为。

 

行政支部

修身齐家克勤克俭 立德立功惟廉惟慎

72日,我校行政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省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浦江“江南第一家”郑宅参观学习。

“江南第一家”郑义门位于金华市浦江县东郑宅镇。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开始,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家族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 年),太祖朱元璋亲书“江南第一家”匾赐郑义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家族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三百余年间,其家族出仕170余人,恪守家族廉政勤政之家范,无一贪墨,孝行义声振于天下,故又名“郑义门”。

通过考察了解,全体党员深切感受到“一家仁,一国兴仁”,郑氏家族孝义、勤俭、廉洁的家风,对于净化社会风气,能够发挥强大的示范作用。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所强调的“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家风建设要求,其精神内核是有相通之处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而郑氏家族正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跨越时空的鉴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还深切感受到郑氏家族的家风家范还特别重视子弟的教育教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更是深有感触。所谓“十年树之以木,百年来之以德”,一个绵延数十代的家族,一项继承数十百年的事业,没有坚强有力的教育、德育基础是不行的。“将教天下者,必齐其家,比正其身”,教育工作者只有其身正风清,德高学厚,才能搞好教育工作,才能薪火相传地培养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修身齐家克勤克俭,立德立功惟廉惟慎。本次学习考察活动效果良好,得到了全体党员同志的积极响应和一致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