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学习《论述摘编》 践行“六干作风”——政史地支部4月主题党日活动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17 发布时间:2025-04-15 15:35:43

4月10日,政史地支部在1509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由支部书记周蕾丽同志主持。

活动内容丰富且充实,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孔宏伟老师带领全体党员深入研读《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一节内容。其次,邹郑寅老师分享了参加厅机关党委组织的第二期青年讲坛暨“新时代大学习·跟着总书记读好书”讲书选拔赛活动的收获。

在学习过程中,孔老师从三个关键维度展开深入解读,为党员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其一,剖析时代背景,洞察发展大势。孔老师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员教师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洞察时代发展趋势,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其二,结合摘编内容,明确党员要求。孔老师紧密结合文本内容,对党员教师们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党员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本省相关办法,坚持抓党风促校风正师风带学风,一体推进“学、查、改、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党的作风建设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优良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学生。大力弘扬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六干”作风,切实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三,阐述现实意义,凝聚奋进力量。孔老师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党员教师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有效贯彻落实,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良好的作风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同时,党员教师的作风还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能够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教风,进而引领社会风尚。

此次学习活动,为政史地支部党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投入到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中,为推动学校发展、助力国家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随后,由邹郑寅老师分享了“新时代大学习・跟着总书记读好书”讲书选拔赛的相关内容。他从历史教师、班主任、教育工作者三个身份出发,阐述重读《毛泽东选集》的教育意义。通过《实践论》中关于认知飞跃的论述,说明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理性思维;引用反对本位主义的观点,解决班级小组值日矛盾,让学生懂得集体精神;以“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的战略智慧,帮助竞赛失利学生领悟人生需要战略定力的曲线进取。

分享完讲书内容,邹郑寅老师感慨此次参赛机会难得。尽管准备时间有限,好在全校诸多老师全力协助,让他得到了充分锻炼。比赛中,其他选手的出色表现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更加明白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谈到为何选择《毛泽东选集》作为讲书书目,邹老师说明,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对当下教育有极大借鉴意义,他希望借此加深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他还坚定表示,会以此次参赛为新起点,持续研读党的经典文献,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教育境界。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丰富,不仅让党员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设计与具体做法,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领会理解,也通过党员同志的内容分享,对党的经典文献完成一次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政史地支部的党员们将继续恪守党的理念与要求,把践行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当下,努力工作,甘于奉献,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

 

 

附录 邹郑寅老师参赛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邹郑寅。作为历史教师,我始终在寻找打开学生心智的钥匙;作为班主任,我时刻探索构建班集体的密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从未停止对生命成长的思考。直到重读《毛泽东选集》,这部跨越时空的思想宝库,让我找到了三个维度的教育答案。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出自《实践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在讲述长征史时,我常问学生:“昼夜奔袭240里究竟意味着什么?”毛泽东的方法论给出了完美示范:先呈现行军路线图、敌我态势图等原始素材,引导学生剔除“雨天路滑”等表象因素,抓住“出其不意”的本质特征,最终形成“战略机动性决定战争主动权”的理论认知。这正印证了毛泽东所言“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知飞跃。当学生用这种思维方式解读,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份数字,而成为培养理性思维的训练场。

第二句话强调“必须反对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本位主义的倾向。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作本位主义者。

班主任工作中,我曾遇到班级两个小组互相推诿值日工作的矛盾,这便是典型的本位主义。于是我在班会课组织学生模拟“乌蒙山回旋战”中的后勤补给场景:当红二、六军团交替掩护转移时,任何部队的本位主义都将导致全军覆没。学生们由此懂得:个人不是孤岛,教室的方寸之地折射的是胸襟格局。正如毛泽东所说,真正的集体精神在于“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现在,同学们更愿意在做事前为别人考虑一二,班级也更加融洽。

第三句是“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

有个学生参加英语竞赛失利,而陷入迷茫。我给他讲述毛泽东“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的战略智慧:1935年红军在赤水河畔的曲折行军,看似退却实则为突破。这让学生领悟到:人生不是直线冲刺,而是需要战略定力的曲线进取。一个学期后,他借助此前参赛的储备与不懈的努力,最终在口语比赛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这正印证了毛主席所说的:暂时的迂回正是为了积蓄前进的力量。

各位同仁,当我们翻开《毛泽东选集》,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风云激荡,更是永恒的教育智慧。它教会我们用历史的望远镜培养理性思维,用集体的标尺丈量成长的空间,用战略的罗盘指引人生的航向。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让真理的火种,照亮每个年轻生命的远征。

谢谢大家!我的宣讲到此结束。

                                                       (政史地支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