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厚植优势促发展——我校数学支部与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举行党建交流活动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385 发布时间:2023-03-29 14:06:57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的背景下,加强基础研究,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的主阵地,中小学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关键期,构建大中小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3月23日,我校数学支部与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举行了党建交流活动,就新形势下中学如何与高校更好地携手构建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进行专题研讨。我校数学支部与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共32名党员参加活动,本次党建交流活动由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委员陶进老师主持。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文安致欢迎辞。他对我校数学党支部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阐述了此次党建交流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关情况。
我校党委副书记吴锋刃同志讲话。他对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表示在新形势下做好大中小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并期待在人才培养上如何做好中学与高校的有效衔接能进行深入探讨。
我校数学支部书记张传鹏对杭外的特色办学与数学支部工作作了简要介绍。浙工大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科技主管褚衍清介绍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情况。一所中学和一所高校在各自领域都努力前行,成绩斐然,各有特色。
与会人员就“基础学科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研讨。信息工程学院各位系主任与支部书记依次发言。他们指出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对中学的教育教学提出建议。老师们普遍认为部分大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存在着解题能力强,研究能力弱的现象,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较好的自我认知,缺少生涯规划的指导。他们希望学生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要提升综合素质,尤其要重视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应尽早有自我认知,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坚定自己的选择,避免功利学习。杭外数学支部老师介绍了学校在学科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一些举措。多年来,杭外既关注学生成长的共性,又注重个性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使得有特长的学生能找到各自的赛道,学生的发展体验也更充分,致力于让学生能真正从“解题”中走出来去“解决问题”,从“学段”中走出来到“学院”中去,从“中学”中走出来到“大学”中去。浙江工业大学有着优质的科研与教学资源。杭外作为一所知名中学,一方面可以邀请高校教师走进中学,为中学生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同学们提前了解高校,学会理性选择专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设大学先修课或走进高校的实验室等加深合作。
党建交流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亚运场馆,观看了正在场地上训练的国家板球队的训练。
本次党建交流活动安排紧凑、主题鲜明、效果显著。数学支部党员认为,通过与高校教师座谈交流,根据所反馈的问题可以寻根溯源,在中学教育时做到尽早引导,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同时注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协同配合,深化大中衔接培养是做好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大家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提高自身育人水平,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国家基础教育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学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