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题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建活动 浏览次数:901 发布时间:2022-10-27 09:03:41
10月25日晚,我校召开理论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传达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大会主题和基本情况,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校党委委员及部分中层干部、支部书记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发言。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楼林军主持。
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部署。他指出,党的二十大具有里程碑意义,时点特殊、节点重要、焦点集中,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思路,将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味着我们的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系统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带头学和带着学相结合、学理论和破难题相结合,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守正创新、自信自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提档升级,为打造浙里优学、助力教育共富贡献智慧和力量。
楼林军副书记在主持时强调,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的组织职能作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运用于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开拓思维求先机,实干创新开新局,扎实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为如期实现学校“三次创业”的愿景目标而团结奋斗。
校级领导谈学习体会
党委书记、校长 王华琪
党的二十大具有里程碑意义,时点特殊、节点重要、焦点集中,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关键会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会议,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思路,将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指引教育工作进入全新上升通道的宣言书,意味着我们的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以学促谋、以学促研、以学促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杭外教育,为浙江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杭外样本、杭外方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楼林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基础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育人必先立德,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要创新工作内容、载体、方式,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学生、用杭外精神激励学生,把思政课程作为主渠道传递价值观、把班级管理评价作为主方向强化价值观、把实践活动作为主阵地践行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党委委员、副校长 吴锋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我们当前教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基层干部,我们要自觉将报告精神融入实际工作,知行合一,笃行不怠。紧紧围绕学校第八次党员大会提出的第三次创业新愿景,团结一心,同心同德,一年接着一年干,使学校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鼓足信心,紧紧抓住学校新的发展契机,以身作则,更多体现担当作为,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坚持特色办学的基础上推进内涵发展,使学校勇立基础教育潮头,真正成为浙江基础教育的窗口校、示范校。
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俊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主动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规律、善用历史经验、勇担历史重任、赢得历史主动的非凡能力和鲜明特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自觉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尊重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性,欣赏和赞美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还要增强清醒自觉的主动精神、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和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为学校第三次创业和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学校、我们这届干部的首要任务。学校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唯有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继续擦亮办学品牌、保持领先地位。学校第八次党员大会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口号,希望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下好高质量发展这盘棋,不断与时俱进,依靠创新驱动,推动教育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杭外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我们还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高度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华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制高点,高度肯定了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学校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展望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教育规律,培养健全人格,进一步加快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深厚素养”的复合型预备英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力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鼓舞人心,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章,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作为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学校,我们要锚定“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深厚素养的复合型预备英才”这一目标,进一步彰显外语办学特色,强化外语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师生发展搭建更多平台,培养和提升学生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中层干部、支部书记代表学习感悟
党办、校办主任 李甫贵
“三个务必”,既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们必须秉持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强化身份意识和服务意识,一切工作要以“师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旨归,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获得感。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我们必须展现的作风。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有敬畏之心,多听多看多学多做,主动走出“舒适区”,在工作中不断找寻新的增长点。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态度。要紧紧围绕学校转型发展、提档升级的中心任务,提高站位、拓宽思路、打开格局,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处主任、理科支部书记 朱伟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在增强外语办学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科学中学”内涵与特色,推动学校从外国语单一特色向外国语特色的复合型、研究型中学转型,完全符合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我们要继续推进“两大学院”建设,对外争取资源,对内强化内涵,培养学生梯队,建强教练团队,完善工作机制,以学院制打破学段制,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为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深厚素养的复合型预备英才而努力奋斗。
教务处副主任、外文支部书记 庄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极端重要性。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顶天立地”的时代新人,就要不断地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一要开拓新思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聚焦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二要奋发新作为,聚焦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做高质量外语教育,注重“语言、文化、思维”三位一体,指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三要提交新答卷,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加快推进“以研促教”,为老师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时空,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和输送更多复合型语言人才。
政史地支部书记、教研组长 周蕾丽
我们这代人有幸见证了伟大祖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政史地支部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以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让青年学生学深悟透、真信笃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人民情怀。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继续打造高质量的主题党日活动,落实课程思政,强化培根铸魂。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来,以昂扬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