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遇见《小王子》——记语文支部党员徐如明杭图公益讲座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597 发布时间:2020-11-25 08:53:15
11月7日,语文支部徐如明老师在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设了题为《如何遇见〈小王子〉》的公益讲座,与杭城小学生共同探寻整本书阅读的路径,广受好评。
在讲座伊始,徐老师介绍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大量阅读、经典阅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而面对“读书只讲速度和数量,不讲质量;读书是为了考试和比赛,没有欣赏;只‘读’不‘习 ’不‘思’;读死书,没有学以致用”的现状,探寻高效阅读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徐老师就此提出了“书读三遍”的阅读主张。他以《小王子》阅读为例,第一遍阅读,先进行阅读规划(全书共86000字,一周完成),自由地读,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完整性,重点关注“这本书内容在谈些什么”。第二遍阅读,进行跳读和梳理,梳理出《小王子》采用的双重线索:“我”的角度,小时候画画,大人不理解——长大后飞机失事,迫降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修好飞机后回家;“小王子”的角度,与玫瑰花生活在B612号小行星——离开小行星——访问其他小行星——访问地球——返回B612号小行星。其中“小王子”是明线,“我”是暗线,两条线索螺旋上升。第三遍阅读,品读细节,理解其关联性,深入主题。徐老师抓住关键问题“小王子是如何摆脱孤独的”“我的孤独怎么解决”展开交流,最终引导小读者探讨出,解决孤独的方法就是建立联系。“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建立联系,真诚友善地相处,让生命闪烁人性的光芒。
讲座现场,徐老师亲切幽默,循循善诱,既深入作品细腻解读,又跳出作品理性审视,不断激发现场观众积极思考,收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相信,徐老师公益讲座的美好愿望“愿小朋友从《小王子》中获得一点启发,从讲座中获得一条阅读的路径;愿大朋友坚守教育孩子的一个真谛,与孩子一起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一定会实现。而语文支部与杭图合作的公益讲座项目,还在持续推进中,我们坚信,爱就是光明,奉献共建美好社会。
(李芳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