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外文支部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讨论会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775 发布时间:2020-10-28 11:07:42

2020年10月14日,外文支部举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体学习讨论会。

第三卷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争相学习阅读,兴起了新一轮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研读这部重要著作,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理论和实践、贯通历史和现实、贯通国际和国内,在指引中国发展、影响当今世界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本次学习会由支部书记李力同志主持。他首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所有党员再一次介绍了第三卷的编排方式和逻辑结构,然后指出了学习第三卷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中国、引领时代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进行“两个革命”、创造“两个奇迹”的行动指南,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一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

随后,李力同志结合教学和管理谈了阅读体会:我们今天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更重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指导我们班主任老师来管理好一个班级,指导英语教师来管理好自己的小班,即提高我们党员教师的“治班理教”的能力。一个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舵手和领航员,班主任的理念关系到班级的“治理效能”,班级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就是“脱贫攻坚”,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内部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考验老师的“外交策略”,学生的安全问题要“防范化解风险”,班风的营造要“高质量发展”,班级的管理需要“民主自治”等等,这些管理能力提升都需要我们从书中吸取营养,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会议第二项是自由发言阶段。党员教师们重点就书中关于文化、教育部分的内容作了交流。大家都认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通过第三卷的学习,大家表示希望做到不断增强提高思想认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四有”好老师。

附:部分党员发言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要着眼于“教好”, 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推进改革,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在素质教育上取得真正的突破。要着眼于“学好”, 围绕立德立志、增智健体、成才用才推进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提升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水平,为每个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要着眼于“管好”,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完善办学制度,强化从严治校机制,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许婷    

总书记提出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体现了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的关怀和期望。同时,总书记对教师们提出了具体的“六点要求”和“八个相统一”,希望广大教师们坚定信仰,保持家国情怀,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真理感召学生,让学生们尊重并喜爱。正如总书记所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阶段,作为陪伴学生度过这个阶段的老师们,要有底气帮助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指引学生走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道路上。这是对广大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我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

周婷婷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中指出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为:总体符合国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突出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一、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遍超前、过度;二、教育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重知识、轻素质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因此,需要迫切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方向上来说,要做到两个坚持:一、坚持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二、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教育公平,这也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从实施的层面来看,有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第二、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第三、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第四、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对于上述内容,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党员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以上述思想和举措为导向,在工作中做好充分准备,勤思考、实干、巧干,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把教学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上升到让学生掌握概念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实现对核心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本质,内化知识。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另外,作为外语学校的一线外语教师,我们也承载着国家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责任,用自己的工作热情以及不断进取的工作态度,帮助国家完成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

李瑾

(外文支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