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追寻诗歌的脚步,寻找爱的足迹——记语文支部党员王春晓杭图公益讲座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761 发布时间:2020-09-03 01:46:48


建设服务型、奉献型支部,一直是语文支部的工作重点。“杭外语文名师”公益讲座,即是语文支部常年在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定点开展的服务项目,今年因疫情的关系,公益讲座的形式由“现场讲解”调整为“视频录播”。

8月16日,语文支部党员王春晓老师在杭图录制的公益讲座视频《“诗”路“爱”语》面向社会播放,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此次讲座,王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理解“爱”的内涵和本质。爱是什么?古往今来,哲学家、科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乃至宗教人士等都从各自不同的领域,探寻过它的内涵。“在你心中,爱又是什么?”王老师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引导听众思考“爱”的含义。又通过比较“喜欢”和“爱”,来认识爱的本质。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或事物的珍重、眷顾和牵念。是对世界的怜惜和悲悯”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第二,在诗歌中寻找爱,欣赏爱的表达。王老师引领听众追寻诗歌的脚步,寻找爱的足迹。她从“对亲人之爱、对家乡之爱、对爱人之爱、对家国之爱”等四方面,精心选择了《墨萱图》(王冕)、《在母亲的两幅肖像前》(艾米里·奈利根)、《杂诗》(王维)、《相见欢》(李煜)、《锦瑟》(李商隐)、《当你老了》(威廉·巴特勒·叶芝)、《白马篇》(曹植)等经典诗作,用富有感染力的朗诵和讲解,让听众感受到诗歌的细腻深情、含蓄典雅,感受到爱的力量之深广和永恒。

第三,在实践中表达爱。除了感受丰富的爱,我们还需要在实践生活中奉献爱心。王老师通过多个视频,介绍了杭外学子在疫情爆发时捐赠防疫物资、为灾区小朋友支教送书等实践活动。那些热切的眼神、团结共进的身影,都展现了杭外学子对社会、对世界的拳拳爱心和担当品格。

王老师的讲座播出后,受到了许多听众的好评,杭图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整理并反馈给我支部:王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诗歌的含蓄美和外国诗歌热烈的情感;感谢王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鉴赏诗歌;看到杭外学子在今年疫情期间的爱国行动,我们深受感动;感谢杭外的老师!

愿我们与爱同行,让世界因爱而更加美丽!语文支部全体党员始终怀揣理想,从“公益讲座”到“防疫捐款”,从“点亮微心愿”到“援疆支教”等,我们上下求索,不懈努力,持续推进充满情怀和爱的工程。

(李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