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专题 强信心 增干劲——理化生支部组织参观“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主题党日活动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1016 发布时间:2020-04-14 03:04:30
2020年4月3日,因疫情延续,理化生支部再一次在网上开展了主题为“学专题 强信心 增干劲”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朱伟杰同志主持,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锋刃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
参观活动开始前,朱伟杰同志指出,有关新冠疫情和抗疫情况,大家一直在关注,一直在学习相关的内容,但了解和学习的系统性还不够。支部通过组织党员们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旨在让大家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疫情发展、抗疫过程,增强党员们“四个自信”和战胜疫情、克服困难的信心,进一步提高立足岗位、争当表率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接着,支部组织委员李汉清同志带领大家“进馆”参观。展览以“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为主题,以举国上下勠力同心的抗“疫”为主线,让公众在这场不得不面对的新对决中,更加全面、真实地看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国上下、社会各界以及冲在防疫前线的白衣战士、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如何攥指成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整个展览内容的设置从疫情现象入手,到科学本质,再到精神内涵,分为“疫情笼罩 非常春节”、“科学防治 理性应对”、“全力抗疫 最美逆行”、“抗疫有我 与子同袍”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五个展区,每个展区都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展开,以提问引发公众更深入的思考。升级版的展览紧紧跟随疫情的发展形势,深度挖掘同心抗疫的高度、温度、广度、力度、亮度,分别设计了具有整体感的大图文版和具有拓展、丰富以及问题深入解读的动态小图文版,并充分应用虚拟空间优势,打破实体展品中展台、屏幕等的限制,设计了不同于实体馆的互动体验立体展品。整个展览呈现出了一场有知识更有精神、有部署更有落实、有感动更有力量的生死对决,就像是一道光,穿透迷雾,为我们注入科学的力量。
参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活动后,每位党员通过支部钉钉群交流了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与感想(附后)。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了解了抗疫过程,并感动于抗疫过程中的人和事。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力抗疫,取得了重大胜利。相比其他国家相比,优越的制度保障着人民的权益,让每一个在中国的人更有安全感,让每一个中国人更加自豪。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环境,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理化生支部 许奕 报道)
朱伟杰:通过参观学习,更好地了解了这次疫情和抗疫过程,被其中的很多人和事深深感动,也为这段时间以来能够尽心尽力地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积极在后方支持抗疫一线感到欣慰。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让我们对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取得包括这次抗疫在内的很多重大胜利,使我们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正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制度优越性。开学在即,我们要继续加强防疫不放松,积极投入到开学返校的准备工作,为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也为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成绩而努力!
吴良娟:因为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过了一个特别的新年,不能外出踏春,不能去看望亲朋好友,但这不是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的照片、钟南山院士满脸倦容在去往武汉的火车上的坐姿,一批一批行色匆匆逆行武汉的白衣天使,穿着防护服的白衣战士的身影一次次让人泪目等等,最让人动容,最让人刻骨铭心,永远在心里。他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公开课”,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珍惜生命!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学会了做“主播”,让我学会在线答疑,学到了视频上课的一些技巧。习总书记在最近浙江之行中指出,危机就是排除危险寻到机会,化危为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一些含义了。
许燕: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在这个特殊的战疫时期,有太多人太多事值得敬佩和感动。今天的支部视频会议通过数字科技馆的形式带领我们重温了这段艰难而又永远应该铭记的岁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看到了院士的专业和国士的担当,看到了白衣战士召必返、战必胜的最美逆行,看到中国企业的责任心和爱国情,看到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团结一心,更看到了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家态度。相信万众一心,必能共克时艰。作为一名教师,好好备课,认真上课,关心学生,答疑解惑,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临近开学,我们应该积极调整状态,准备投入到更加紧张的工作中去。
侯晋豫:假期我们坚持通过学习强国和各类新闻媒体关心了解疫情的发展,特别是本次观看中国科技馆推出的全国首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厅“新的对决”,其中每个展区都设计了不同于实体馆的互动体验立体展品,展览内容从疫情现象到科学本质,再到精神内涵,层层递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员老师要有大局观,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把教学教育做细,多借助现代网络工具,和学生们保持联动!
刘凌:2020年的春节,如此特殊!从1月底至今整个华夏大地都在为疫情而战。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伟大,有多少人冲在了前方,殚精竭虑地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了防护的堡垒。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冲锋陷阵在抗疫的最前线,但我们同样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在不能与学生面对面的情况下,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时时跟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班主任,尽可能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奕: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通过这次支部党日活动,让我们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自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动员了全中国支援湖北支援武汉,让疫情得以有效控制。而最可敬、最可爱的当属医护人员,他们发出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豪言壮语,在病毒和疫情面前,他们奋斗在第一线,甚至出现了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面对危险,面对困难,白衣战士没有选择退缩,面对此次病毒,他们主动请缨与病魔搏斗,为的是研究、了解病毒,为的是治愈患者,为的是控制疫情,为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的是捍卫社会安宁。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现在疫情在全世界爆发,这是一场持久战,但社会前进的脚步不能一直停留,学校马上要开始正常运转,作为一名教师在抗疫过程中也要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站好自己的岗。
王雪: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是一场全人类的战争,是一场医学战争,也是一场心理战争。面对疫情,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我国举国上下一致抗疫,成效卓著。目前抗疫的主战场已经往其他国家转移,希望他们也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民安全,也保障我们日夜牵挂的中国留学生的安全!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长、潜伏期长、无症状者也具有传染性,这些特点都在无形中会让人产生恐慌和焦虑情绪。面对疫情,首先我们应该主动了解有关病毒的科学知识,做到科学防疫。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通过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把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尽自己的努力为抗疫贡献一点力量。
何乐晓:此次的疫情是人类的重大灾难,重大灾难带来的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很多。数千人因为疫情失去了生命,其中的李文亮和常凯特别让我悲痛,尤其是读到常凯遗书中最后一句“我一生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为人尽诚!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其内心的不甘和无奈让人动容。早一个月前,李文亮和常凯他们会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离世吗?如果知道,他们会想什么做什么?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大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极其脆弱。为什么钟南山在采访时,提及武汉会落泪?因为他知道当时武汉人正在经历怎样的艰难。为什么我们说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是英雄?因为他们在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里抢人!如果我是医生,我会怎么做?现在的我是一名教师,我以后又应该怎样做?
耿英姿:今天下午,我们理化生支部组织了一次线上学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知识,梳理了我国抗击疫情的成功而又艰辛的历程。我们人类经历过鼠疫、狂犬病、疯牛病、非典、禽流感,以及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些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基本来源于动物。近百年来,它们“层出不穷”的涌来,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疲于应付。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但我们对它们做过什么呢?因为贪心,为了尝一些稀奇的美味,人类可以毫无怜悯地杀害它们,为了吃它们,我们人类又有什么不敢做的?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无限索取,征服,人类妄自尊大最终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种种事实说明,人类应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营造绿色生态。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教育学生要尊重科学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每个人都从身边的事做起,敬畏自然。
李方标:在2020开年之际,“新冠肺炎”扰乱了我们的生活。武汉“封城”,医护人员请战出征,全民戒备,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时时刻刻都牵引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除了对疫情的关心与关注,无数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能做什么?只能响应党中央和政府的号召“宅家”,用微小的力量抗击疫情,在这期间我还交了“特殊党费”,伸出援手奉献自己一点爱心。随着疫情的发展,学校决定给学生上网课,我就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认真批改好学生每份作业。我坚信这次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战胜攻克,正所谓“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刚刚看到我省发布信息,高三初三将在4月13日开学,后面其他年级也将陆续开学。相信疫情即将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吕革平:4月3日下午,我们理化生支部组织了全体党员观看《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以数字科技馆的形式再次学习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知识和如何科学防疫,重温了我国抗击疫情的卓绝而又艰辛的历程,令人动容!
通过这一场疫情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的关怀,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家态度和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有着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的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专家的的挺身而出,以命救命的白衣战士、军人等英雄们的最美逆行,基层社区工作者的严防死守,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积极配合,随着一大批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国情的中国企业的复工复产,疫情已经逐渐向好,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也一定能完成今年的工作总目标。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既要有大局观,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把教育、教学做好。面对即将到来为时不多的高考,在此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常规工作,要关心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及家长的沟通工作;作为一名高三教师同时还兼任初三教学,要迅速调整工作状态,掌握网络上课技巧,积极和学生们互动,进行在线答疑解惑,努力提高上课效率,努力做好这一届高三学生最后的关键工作和新的一届学生的开始工作。
你以为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一切,都值得一生铭记!
张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部署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这场防控大战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公交司机、环卫工人,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担当与大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有大局观,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岗位中要踏踏实实,对教学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这段时间在进行在线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希望通过精心的备课能够尽量提高在线课堂的效率,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做好引导及疏导。临近开学,我们应该积极调整状态,并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心理状态,以做好在线教学和复课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李汉清:4月3日,我们理化生支部全体党员参观学习了中国数字科技馆举办的《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展览以“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为主题,分为“疫情笼罩,非常春节”、“科学防治,理性应对”、“全力抗疫、最美逆行”、“抗疫有我,与子同袍”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五个展区,介绍了病毒、防疫抗疫等科普知识,党中央高度重视,精准部署,举国上下全民抗疫,白衣战士用生命守护生命,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全国百姓勠力同心,每一个人的“绵薄之力”汇聚成对决力量。
作为党员教师,要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做好,认真学习网络课程的技术,精心备课,上好网课,进行在线答疑,关心在家学习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崇尚科学、尊重规律、敬畏自然、关爱生命的教育。
杨敏:今天10时整,防空警报响彻天空,国旗半降,人们颔首默哀,一同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以表对生命尊严致以最高敬意。不忘却过往更希冀未来,昨天(4月3日),我们理化生支部全体党员参观学习了中国数字科技馆举办的《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览》。以数字科技的形式再次学习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知识和如何科学防疫,重温了我国抗击疫情的卓绝而又艰辛的历程。那么作为党员老师的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下做好相关的一切工作。
宿卉:4月3日下午,我们理化生支部全体党员参观学习了中国数字科技馆举办的《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览》,展览及时传递了科学的声音和权威的信息,以举国上下勠力同心抗“疫”为主线,让我们在这场不得不面对的新对决中,更加全面、真实地看到全国上下如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奔跑“逆行”,日夜奋战,不计生死。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战疫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全国于4月4日举行哀悼活动,上午十点听到鸣响的警笛声我默哀三分钟,心中充满的是对英雄的致敬和对生命的敬畏。
陈小明:生命与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它与金钱和声誉无关,每个人的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是关心的问题。以前就是这种情况,今天仍然如此。希望这一流行病尽快结束,以便让钟南山院士抽出时间好好休息,并希望他永远健康长寿!让我们与钟南山院士一起加油战胜病情,因为我们是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
陈贵新:4月3日,我们理化生支部全体党员参观学习了中国数字科技馆举办的《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由李汉清老师主讲。会后,我有两点感想:
1、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疫情爆发,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在武汉保卫战中,多少白衣战士挺身而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什么是国士,这就是国士。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才是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脊梁,又何止在中国一地。在很多国家,退休的医生重新上战场,年迈的老人主动让出呼吸机……人心都是相通的,善良的人们,永远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今天,尤其要铭记为之献出生命的他们。
2、人类,还是太渺小。难道不是吗?科学是在进步,医疗水平是在提高,但隔几年,总有一轮大型公共卫生危机,总有大批民众被夺去生命。我们都是普通人,平时难免纠结于收入的多少,人事关系的复杂,各种酸甜苦辣;政客们还在计较着权力的大小,国际上各种权力的游戏,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但有没有看到,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脆弱渺小。在这一刻,我们全人类需要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强大的敌人,让世界早日恢复秩序,让人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冯海芬:2020年的新冠病毒,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让我们过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农历新年。在这个病毒肆虐的时候,数以万计的民众共同在这场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致,奉献力量,攻坚克难。面对疫情,有人主动请缨,不计生死,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有人默默无闻,捐款捐物,尽己之力,抗击疫情。今天是全国日,防空警报鸣响,汽车鸣笛,国旗半垂,举国同哀,在此向抗疫英雄们致敬!
丁亮:4月3日下午,理化生支部组织了全体党员观看《新的对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专题展》的在线活动。整个展览分五个展区从疫情现象入手,到科学本质,再到精神内涵,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不仅仅是政府的果断措施、医务人员的逆行,还有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付出和配合,与疫情苦战了三个月,最终控制了疫情。通过这次疫情,以及在中国完全控制疫情之后,欧美等一些国家面临了同样的挑战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无论民众的表现,还是政府的表现,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领先与优势,使我对“四个自信”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疫情防控的成功让我更加确信中国的模式,中国的文化是有其优势的: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忧患意识、团结、纪律、舍小家为大家,给战胜这次疫情奠定了基础。未来中国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探索,坚定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最终重回世界的中心。战疫仍在继续,我对我们取得疫情持久战的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同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使命,作为普通中国人中的一名基层党员教师,更要立足岗位,立德修身,教书育人,承担起这历史责任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