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看见小说——记语文支部党员屠美玲杭图公益讲座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1053 发布时间:2019-08-28 11:11:04

7月20日下午,语文支部党员屠美玲老师杭图公益讲座《看见小说——以<草房子>为例》如约开讲,屠老师的讲座理念先进,读解精彩,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有效范式,受到了现场观众和杭图的广泛好评。

怎样才算看见小说?用北村的话来解释最合适:对于学生们来说,应该是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书上的字,另一只眼睛看文字的背后。这样才会在“经典”引导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屠老师以如何看见小说为脉络,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看见小说的几条路径。在“读目录”初步把握小说的整体构思之后,屠老师重点介绍了看见情节、看见人物、看见风景等。

“看见情节”,即认识小说情节设置的变化,走进小说的世界;“看见人物”即看见人物的经历,听懂人物的内心语言,看见人物的生存处境和生存姿态,而不是简单地给人物作统一的道德评判。屠老师通过分析《草房子》中禿鹤的成长情节,梳理其内心变化的过程,带领观众看到禿鹤从“抗拒”“报复”“失落”到“证明自己”,由此成长为一个最英俊的少年。在讲解“看见风景”时,屠老师重点让观众去理解有些风景具有的象征意义,比如红门,不仅仅是指杜小康家的红色院门从“红色”“很亮”到最后被债主摘走,更是油麻地的首富杜小康家由富足落入困顿的象征。当然,在曹文轩的小说中,许多风景孕育着诗意的美,映照人物的心情。屠老师还尝试着把《草房子》中精彩的环境描写段落换写成诗句,比如“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慢慢飘去”,通过这样的再创作,使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小说风景饱含的浓郁诗情。

在拓展环节,屠老师还给观众介绍了《草房子》的插画本、绘本系列、电影、情境音乐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使人眼界大开。而在互动环节,更是高潮迭起,现场观众不断提问,屠老师都逐一耐心、细致答复,真正做到释疑解惑,有效引领,令人叹服。

“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 如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所言,今天在屠美玲老师的生动讲解之下,现场的观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了《草房子》这部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获得了看见一部小说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如果说作家曹文轩“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那么,我们的系列公益讲座就是在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些精美的屋舍,沐经典之光,筑生命之基。

(李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