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第一居委会” 感受中国大变迁——记理化生支部党员参观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791 发布时间:2019-06-03 11:13:39
5月23日下午,理化生支部的党员们前往上城区紫阳街道,参观了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
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49年10月23日,是民政部寻访两年之久后于2008年最终确认的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第一个居委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不同的时代,基层的组织形式往往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从商朝的邑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保甲制,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封建保甲制度的终结与新中国城市基层组织形式的确立,具有重大的代表和象征意义。
2015年10月24日,在上羊市街居委会办公地成立了国家级的“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在朱智故居。朱智(1829-1899),光绪时曾任兵部右侍郎,告老后回杭,是著名的胡雪岩的邻居,宅邸从元宝街1号至4号、金钗袋巷79至87号,规模与胡雪岩故居相仿。
本次学习,我们不仅通过参观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了解了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取得成就,还通过走访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了解了居委会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党员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共分五个展馆。第一展馆介绍了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发展,第二展馆介绍了中国社区建设发展,第三展馆为中国社区建设文献史料馆藏,第四展馆为现代社区工作展示,第五展馆为现代社区服务中心。
给我们印象更深刻的是第二项内容,即上羊市街社区居委会所做的一些具体工作。我们知道,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国家城市组织的神经末梢,居委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
上羊市街社区本着“自治”原则,总结出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社区协商六步工作法。激发各方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努力营造“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氛围,努力让居委会成为社区居民的大家庭。这里的文化生活、社区服务、环境维护等工作全部由居民自己商量着完成。
2015年,上城区又投入600余万元,在上羊市街社区打造了“左邻右舍”社区治理创新园,由邻里服务、邻里舞台、邻里天地、邻里学苑、邻里食堂五个区块组成。在邻里服务区,透过玻璃窗,我们看到一个医生正在给十几位老人讲保健知识,老人们神情专注;在邻里舞台区,十来个老人吹拉弹唱好不热闹,还别说,仔细一听,很有专业水准,我们猜想这些老人可能是从专业剧团退休的。“左邻右舍”的活动非常丰富,一路走走看看,大家发现了一份5月份的活动预告,这让大家眼馋不已,觉得如果自己退休后,有这样一个好去处,就实在太幸福了。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开始,“和谐社会”就逐渐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毫无疑问,上羊市街社区在构建社区和谐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居委会虽小,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不可或缺。在这里,大家把社区当成一个大家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与创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理化生支部 何乐晓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