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立足学科,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记理化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理科党员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支部生活 浏览次数:650 发布时间:2018-03-15 02:36:2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月9日,我校理化生支部在2309室开展了关于“理科党员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主题党日活动。

 

 

支部书记朱伟杰同志指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繁荣,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当前,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国家、省、市每年都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们学校也隔年举办科技节,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则肩负着培养人才,培育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尤其是理化生支部的党员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学科优势,应勇挑重担,多做贡献。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贵新老师、委员李方标老师先后和其他党员教师分享了过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两位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并多次担任校科技节活动项目策划的负责人,形成了独到的见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陈贵新老师简单回顾了从指导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到研究性学习小组,再到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撰写科技小论文、研究报告的经历。陈老师深切地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始终重视自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更要从点滴做起,勤思考、多实践,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课本演示实验,也可以有新思维、新方法。

李方标老师认为理化生及科学学科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在一堂堂课的组织、一个个活动的指导,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虽然发明家不是人人可当,但是科技创新应该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他从物理组在校科技节的相关活动项目的策划谈起,与大家分享了这些活动的幕后故事。2002年开始的“鸡蛋”故事延续至今,从最初的“鸡蛋撞地球”到“鸡蛋的发射与回收”,再到“奔跑吧,鸡蛋”。“水火箭发射”也是精彩不断,从“射高”到“射远”,再到“射准”。这些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锤炼了思维品质,锻炼了实践能力。李老师认为,这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不仅需要老师有较强的业务指导能力,倾注大量的心血,还要求我们党员教师要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讨论过程中,丁亮、许奕等老师也纷纷发言。大家认为,当前STEM教育在世界范围掀起热潮,我们应以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契机,以学科教学为平台,以活动为抓手,学习外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创新培养机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方面多作贡献。

(李汉清 撰稿 许奕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