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短歌微吟寄深情——我校教师荣获全国感恩书信大赛一等奖

名师风采 浏览次数:2795 发布时间:2014-02-16 05:17:56

自古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在文明社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一种阳光心态,是一种成熟和责任,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人生精神境界,更是现代和谐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

“世纪金榜杯”全国感恩书信大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担任指导单位,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大赛高规格,高品位,吸引了广大校园写作高手参与,我校高中语文组王若冰老师的文章《让雪下在一米之外》,以文字淡雅、饱满,情感细腻、真挚,故事深沉、沧桑,于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届大赛一等奖。特此祝贺!

(高中语文组 供稿)

 

 

让雪下在一米之外

杭州外国语学校 王若冰

 

妈妈:

说实话,从小到大,开心的时候从来没有在您身边撒过娇,难过的时候也从没有在您面前流过泪;我很少亲昵地挽着您的手去逛街,也很少缠着要您满足我小小的要求。虽然,您从来就没有打骂过我,对我也不是很严厉。您是我妈妈,有着世界上最美好的称谓。我是您女儿,与您有着世界上最为亲密的血浓于水的关系。但我,总觉得您和我是有距离的。

不要误会,妈妈。我说这些话一点都没有责怪您的意思,也许在某些阶段,我曾经那么的想过:想到您是否因为那个时代生存所迫而转移了视线,想到您是否性格所致不能直白地让人感觉到您的爱,想到我是否由于年龄太小不能很好地理解您平静的爱的方式。或许,因为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右派的身份,让您承载了太多世事的苍凉。

今年是您80大寿。又是您和爸爸结婚60周年。我们说要写一点文字,作为您和爸爸相濡以沫走过60个岁月的纪念。您说不用了,回忆是一件非常痛苦残忍的事情,回答很决绝。虽然,平时,也会经常从您和爸爸的谈话中捕捉到过去岁月的一些痕迹,但是,却从来没有听您和爸爸诉说过这几十年来面对种种不幸和屈辱时的痛苦辛酸和绝望。

那天,刚好您和爸爸不在,有老朋友拜访。在等您回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从这位健谈的老朋友那里听到了很多您和爸爸以及那个时代的故事。

妈妈,请原谅我的年幼无知。虽然我已经年逾不惑,可是,在您和爸爸的庇护之下,我离那个时代太远,离您的痛苦太远。您以那样平静、隐忍的方式承担了所有的不幸,给我一个安宁而平和的童年。

在爸爸每天挂着“右派”的牌子被人批斗,亲朋好友怕受牵连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是您,顶着巨大的压力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让他能在最黑暗的年代享受到人世间最美丽的温情。曾经看过不少关于文革的书籍,多少“右派”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又有多少家庭,至亲之人倒戈,互揭伤疤,划清界限。而我们一家,没有脸红没有争吵没有抱怨没有发泄。平静得仿佛您生来就是要承担起这一切。

现在的您,再也不是那个下放劳动晚上独自走几个小时夜路回家的勇敢的您了,也不是那个白天劳动晚上做私活养活一家七口老小的强壮的您了。您脆弱,老是怀疑自己身上的小毛病源于某种绝症;您无助,像一个失去大人庇护的小孩子,为自己日渐衰竭的体力唉声叹气;您孤独,靠每天看看电视,在小区里散散步来打发您那几十天如一日的时间。

也许是一个人积蓄了太多人生的冬季,到了晚年,就再也无法抵御这种透心的寒冷。身为您的女儿,我也在为我的生活而奔波,当我有时间坐下来陪在您身边,却发现横亘在你我之间的不仅仅是三十多年的岁月。我所做的一切努力根本没有办法驱散您内心的寒冷和孤独,我只能在您的唉声叹气中过早地领略到了人生的悲凉和无奈。

请原谅我的无助,妈妈。但我会学会捡拾起散落在生活每个角落的柴火,把它堆成堆,为它点上火,让它熊熊燃烧起来。也许我的这一小炉火,没有办法完全消融您内心深处的冰霜,但至少,它会给您身边这一米见方的土地带来温暖。妈妈,就让雪下在一米之外,留给我们一米阳光。好吗?

顺祝

快乐安康!

 

爱您的女儿

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