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喜报:外文组教师在外研社AI赋能创新教学评比中获得佳绩

名师风采 浏览次数:27 发布时间:2025-10-11 14:10:08

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办的主题为“AI赋能·创新教学”的2025“外研之星”外语特色课程与跨学科素养课程精品课例征集活动中,我校外文组王若琦、李旦、向俊璋三位教师从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500名教师中脱颖而出,包揽了《外研新思维英语青少版》组别的前三名,分获特等奖与一等奖,展现了外文组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的探索方面卓有成效的成果。

王若琦老师的这节课例为《外研思辨英语青少版》Starter Unit11 “In New York for New Year’s Eve”,她首先借助AI文字生成视频工具,制作了与教材内容高度契合的跨年庆典短片,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帮助学生在“无字幕预测—有字幕验证”的递进式活动中激活背景知识、提升理解与思辨能力。其次,通过AI语音合成,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多感官输入中更直观地掌握关键词汇及语音语调,增强语言习得效果。接着,王老师利用AI词频分析与词云生成对学生的新年决心进行数据化呈现,使学生能够清晰感知常见目标,进而展开文化比较与个体反思。最后,依托Padlet在线互动平台 建立“HFLS新年决心墙”,实现多模态展示与协作分享,旨在提升课堂参与度与任务的真实性与意义感。

李旦老师的课例为EIM Book1 Unit9 Writing “Life in the future”,她利用学校真实场景驱动贴近生活的微项目化真实任务。教师对AI的使用主要聚焦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使用AI完成微项目化活动中。教师通过CAPS模型的概括,即Choose-Add-Polish-Select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完成海报类作业中,学会使用该模型提供的思路,利用各类文生图的应用工具生成符合自己海报设计和主旨的配图。引导学生通过锚定关键信息、添加必要信息、改进打磨细节、选择合适应用等完成一份配图作业。这节课首次聚焦了学生AI素养的显性实践,并总结了实践性强的模型,为学生开展类似作业提供了可效仿可迁移的路径。

向俊璋老师的上课内容是EIM入门版第14单元Things Change的第一课时的grandma和Dave的对话,课型定位为听说课,开头部分的guessing game里用到了AI老照片修复技术,让童年时期的向老师在照片里动了起来,与学生打招呼,并借此让学生描述向老师现在与过去相比发生的变化。此外,PPT里借助豆包和deepseek把20世纪60年代的大事件串联到一首英文诗歌里,让文化和时代背景以有趣的方式进入学生大脑。教师利用豆包把Grandma和Dave在书本上的头像转换为3D头像,更具真实感。口头报告部分用AI生成了评价量表,最后利用AI生成藏头诗,每个句子的第一个字母连起来是“better”,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让学生明白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把握当下,就能越来越好。

再次对三位老师的获奖表示祝贺!对在备课备赛过程中对三位教师进行指导的指导教师和外文组团队表示感谢!

初中外文组 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