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获泛珠三角物理奥赛一等奖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1316 发布时间:2016-09-27 09:28:06
2016年2月13-14日,第十二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邀请赛在深圳第二实验学校举行。我校高二4班梁博远同学参加了此次比赛,并凭借扎实的基础和出色的发挥,荣获物理综合试一等奖。解学仁老师获优秀教练奖。
本次比赛由香港物理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澳门物理奥林匹克委员会协办,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赞助。参赛对象为香港、澳门及内地著名重点中学物理特长生。命题评卷工作由香港科技大学负责。比赛旨在发现和培养在物理学方面具有优越潜能的学生,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物理教育的联系和交流,提高物理教育水平。比赛分为力学基础试与综合试两个层次的考试,梁博远同学参加的是综合试。
以下是梁博远同学的参赛感想:
这一次泛珠三角的竞赛,一方面是对我学习物理的一点肯定,又让我意识到了不少问题。这里就主要说说问题。
大家都听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这只是前半句,后半句是:但是这1%的灵感更重要。这种“灵感”若是理解为对学习与人生方向的启迪,那这后半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努力应该是有方向的,专一的,有系统方法的。方法比方向更重要,努力比方法和方向更难,努力赋予积累,方法提高积累的效率。在泛赛,我得到的方法上的启发就是:提高视野。
仓中有粮,心中不慌。无论是对于高考还是竞赛,仅仅具备与这场考试相当的视野与能力,一定是不行的,考试时一定会紧张,经常出现时间来不及的情况。如果可以将能力提高一级,用竞赛的视野俯视高考题,虽然竞赛中的方法理论不一定用得到,但考试的感觉就会大大不一样,首先就不会紧张,因为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一定都是自己会做的,也一般不会来不及,这样心态就能放平,成绩的波动也就小了。对于物理竞赛生,我相信冲击复决赛,仅仅多刷复决赛难度的题,只可用于夯实基础(当然基础也很重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就得进一步学习更加系统,更加强大的理论,比如四大力学。这些书里的方法,真考时是很少用到的,但这些知识留给你的更高的视野,会让你觉得轻松,让你更加自信。
但是,向更高的理论层面提升是十分痛苦的,要花很多时间,难免会有迷茫,效果一开始也不会立竿见影,会问自己这时间花下去究竟值不值得。要打破这些迷茫,就要更强的信念的力量。以物理竞赛为例,在我看来,仅仅为了拿个奖而去冲击竞赛,很可能会事与愿违,但如果把物理作为自己的未来,作为自己的理想,靠着这一种强大的信念,才能支持你往更高的高度爬升。当然,那么多门课,能选为自己的未来的,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学习的课,而且只能有一门,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且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我感觉很可悲的一件事情就是许多同学,问他以后想干什么,想读什么专业,回答都是不知道。如果保持着这种态度,那么何来的信念,何来的毅力。我们已经高中了,意识到自己的梦想不仅不早,还算比较晚了。只有梦想,才会给你信念,给你方向,帮你找到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