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的杭外 我的校园——记高二(3)班新校园设计“金点子”主题班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111 发布时间:2015-03-18 09:35:49

316日举行的高二3班班会课上,我们初步认识了即将在那学习生活的杭外新校园。

夏明玥等几位同学在上周五就实地考察了新校园,从教室到食堂,从图书馆到寝室,从体育馆到操场。从新校园考察带回的图像,让全班同学全方位地了解到了新校园的概貌。与老校园相比,虽然面积是小了,但它更加精致,更多了一缕中学校园的气息。

我们对新校园有自己的期待,更希望在软环境的设计中融入同学们自己的理念。软环境是非常宽泛的一个定义。为了让我们的想法更加细致化呈现,我们将校园分为公共区域,走廊文化,楼宇名称,图示图标,校园指示牌,名人名言这六个区块设计。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思索,同学们所提出的金点子个个都让人鼓掌称赞。“惜墨楼”、“摘星亭”、“雅苑”;“刻情亭”、“晨光馆”、“琳琅铺”……一个个清新文艺的名字让冷冰冰的建筑瞬间披上了优雅古典的外衣。“俊男靓女养成所”、“YY小天地”、“水光洌滟逍遥地”这些诙谐的名字又让大家捧腹大笑。每一张图片的收集,每一个名字的斟酌,每一处细节的设计,体现出的是同学们身为杭外人对母校的感恩与回报。而顾陈浩同学富有动感的指示牌设计融入了高科技设想,幽默的表达令人喷饭。

掌声、笑声之后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爱我们的杭外,做一个真正的杭外人。每一个人都会爱自己的母校,但是杭外人对杭外的爱是带着独有的感恩之心、铭记之心和奉献之心的。当年的我们,可能是听着别人的夸奖,听着家长的赞美,听着小学老师的憧憬,恍恍惚惚的走进了杭外这个学校。但只有走进这所学校后,才会发现它就像是一张甜蜜的网,牢牢地锁住你。你沉溺其中,享受着被它保护的滋味。杭外人,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他们了解杭外。只有了解了杭外,才会读懂杭外;只有读懂了杭外,才会爱上杭外。

搬到新校园,或许环境不一样了。食堂到寝室的距离近了那么一点,教室离大马路近了一点,操场到浴室近了一点。但是,还是有很多没变的东西。老师还在为我们费尽心神地备课,食堂的叔叔阿姨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餐点,园丁叔叔还在熟练地修剪着一草一木,宿管老师也把我们早晨匆匆忙忙来不及拖干净的地重新拖了一遍……他们依旧要面带笑容,他们依旧要坚守岗位。

不管在哪个校园,不管在哪儿,我们都应该感恩杭外,都应该通过正确而不激进的方式与途径,表达我们对杭外的爱。因为我们是杭外人,因为我们懂杭外。所以在新校园建设中,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建设杭外,去营造那种属于杭外的独特风格。希望在新的校园里,我们也能够自豪地说这是我的杭外,我的校园。

策划:夏明玥

 

组员:戴卓欣,郝宁,朱文杰,刘登科,沈舒文,黎寅岳,裘佳妮,罗欣瑜  

 

主持:夏明玥

 

撰稿:夏明玥,沈舒文,戴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