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放眼未来 挑战自我——我校学生参加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1710 发布时间:2014-12-06 07:48:36

2014年暑假,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ISSDC)拉开了帷幕。一群满怀热情与梦想的杭外学子们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严谨缜密的逻辑、坚持不懈的尝试,在这个极富挑战性的比赛中初初斩获了不俗的成果。而在不久后的国庆假期中,他们将会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区的总决赛。

以下为部分参赛选手的体验和感受:

初赛的要求即是让由十二人组成的小组设计出一份完整的太空城市规划案(40页正文+若干页附录,全英文),这对于我们来说及富挑战性。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幻想自然人人都有,可当真正开始进行预演和规划时,又变的每一个数字都需要仔细斟酌,每一个预测都需要严格推理。包括最后或是一直在进行的语言翻译工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压力。

暑假里投入在这项工作上的时光总是疯狂又充满着乐趣的。我们会因为一件建筑材料的选择争论不休,而为了赶进度集体熬夜的事也不在少数。最后的作品中不仅包括我们对宇宙和未来科技的期待,对卓越城市人居环境的向往和热情,更多的是对自我价值实践和突破的满足。北京比赛在即,相信只要热情与坚持依旧,我们得到的将远远超过知识本身,而会让梦想和激情真正在遥远的的太空中扎根。

程心远(高二组参赛选手)

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比赛,一方面需要严谨的数学物理演算能力,另一方面又需要优秀的创意与新颖的观点。我觉得在设计过程中无论对与团队还是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如何用数据支持自己的理论?如何做好准确的翻译?这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过所幸的是我们的设计获得了初步的认可,希望能在国庆的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吧。

周臻(高三组参赛选手)

对宇宙的好奇,对探索未知的期待和对自我超越的热情将我们聚集起来完成一个浩大的工程。从组织设计、资料查找到计划(Proposal)的构思和写作,我们奉献出了本该休闲的时间去挑战自己的思维和能力,还用交流和理解建立起了一个团队的默契。我感谢团队中每一个人和帮助我们的学长学姐,没有他们的投入和配合,太空城将永远被埋在创造力的废墟,而我们对未来的构想将只是被局限在狭窄视野下的幻想。

邵烨(高二参赛组CEO

未命名.bmp

(高二参赛组太空城结构设计外视图)

未命名4.bmp

(高二参赛组太空城内部单人房平面及立体设计图)

 

现在他们正踏上决赛的征途,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夏天的汗水与收获都将会成为他们永远宝贵的记忆。祝愿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光彩,收获多多!

 

附一:

高二组成员名单:

  烨、蔡圆田、程心远、张睿清、王晨跃、倪梓璇、

邬尔禾、周逸卓、石书欣、宋思远、支叶繁、冯航宇

高三组成员名单:

李书涵、余鹏飞、程  臣、余化鲲、任宇航、陈允谅、

朱子元、於卓诚、潘  钰、麻海玥、周  臻、孙舒丰

附二:

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ISSDC)始于斯坦福大学的夏季项目,最早由美国一群对航空航天领域有兴趣的教育工作者发起。1994年,正式举办第一届国际空间站设计大赛,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从2001年开始,美国波音公司及美国太空总署成为该国际赛事的赞助方。ISSDC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高中生国际赛事。每年美国、欧洲都有大量的学生组队参加。此外,每年都有在全球总决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被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录取。

ISSDC中,在此项比赛中,高中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以科学为基础,合理运用技术,在包括地球轨道、月球、火星及其轨道上、金星及其轨道上(也包括因大气层变化而使殖民点宜居的地方)等太空中的预设地点设计出优良的移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