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组队参加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1512 发布时间:2014-12-06 07:40:30

59日至511日,我校模拟联合国协会派团参加了由外交学院主办的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BMUN2014。本次代表团由周婷婷老师带队。

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大规模、高规格、高水平著称,在模联界享有广泛的声誉,是国内顶尖的模联会议之一。本次大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代表,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大学生,也不乏年轻有为的高一学生。每位代表都从本国立场出发,积极参与讨论,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通过斡旋、协商、谈判等方法争取双赢与共赢,不但促成了一场丰富的模联盛宴,也在冲突与合作中学习到了沟通的技巧,结识了深厚的友谊。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代表团受到了就读于外交学院的杭外学长们的热情接待。他们在会上会下给予学弟学妹无私的帮助,也陪伴他们度过了愉快的三天。

陈逸鲲(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India):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模联欧洲议事规则,也是第一次参与如此顶尖学术水平的会议,可谓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磨炼。首先是欧规与美规的区别,在欧规模式下,会议的进程会更有效率,因为欧规中对于决议草案(Draft Resolution)的辩论环节能有效避免像美规中有些代表上台说一些空话套话的情况,所以在这次的会议中,我们在五个会时内讨论了两个议题。同时欧规对代表也有更高的要求,即在对方决议草案进行介绍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漏洞,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对问题要有极快的应对能力。不过,由于欧规会议中有相当的时间被用于会下游说,以及较长的会上单次发言时间,所以代表在会上发言的机会就显得相当宝贵。在这次的会议中,所有的代表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水平以及参会能力,使这次的会议显得非常有价值,同时,这次会议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了模联中会下游说的重要性,这次会议中,我们bloc将大多的精力放在了决议草案的写作上,尽量完善文件和准备会上辩论,忽略了对其他代表的游说,这两者本应同样重要地被对待并同时进行。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相对完善的决议草案没能通过,而对方仍有漏洞的决议草案得以通过。通过交流,磋商,完善,以达成共识,这便是我们要在会场上做到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模联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倪梓璇(英国广播公司BBC 记者):

这是一次我从未体验过的模联活动,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能力和学术水平发挥到极致。在外交学院这个“中国外交官的摇篮”里,我的确看到了许多有胆识有气度的“未来外交官”。他们谈吐非凡,在各自的委员会,各自的位置上出色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同龄人的强大能力,是让人折服的。也正是如此,BMUN的学术水平才首屈一指,参会体验才非同一般。这次在BMUN,我并不是一个代表,而是作为一个BBC的记者,在会场里报道,也算是个新的尝试。技术部门精心设计的online media center,为新闻的即时发布提供了技术保障。与同社的技术帝一起工作,更为真实地模拟了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录访谈,做节目,发报道,好用又好玩。我大概能了解到曾经一些模联活动的忠实爱好者是为何为这个角色扮演活动如此着迷的了,唯有更积极的投入,更精心的准备和更执着的对真实的追求,才能让模联魅力非凡,而这些恰恰是我们以及现在许多模联人最缺少的了。

 

陈诗琦(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SOC 印度代表):

为期三日的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高端。作为本次会议唯一一个中文会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这种感觉更是明显。摆脱了语言的束缚,代表们能更加轻松自如地陈述观点,表明立场,精彩的演说层出不穷。会议进程很快,我们充分领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敏捷的才思,优雅的表达以及翩翩的风度。“三人行,必有我师。”聆听是学习的开始,唯有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才可以有进步的可能,而这恰恰是本次大会所带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