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一场梦——记高一(5)雷雨演出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318 发布时间:2014-04-22 02:17:31
一声枪响。蘩漪惊起,说不出话。朴园随着跑下场。侍萍缓缓站起,崩塌一般,倒在舞台中央。
随着大弥撒曲悠悠响起,回荡在一个黑底白字的“终”字上。观众们不吝啬掌声。我们鞠躬谢幕。沉酣一梦,终醒时分。
可对于我们,这不是一场醒过来就可以被淡忘的梦。它早已混着汗水与晨雾,镌刻到骨髓里去。
【晨】
缘于前一天晚上的一个约定,今天早上,我们醒的比寝室里的灯早。简单的洗漱过后,我们踏着第一声起床铃走出寝室,又听着广播里柔和的“请同学们把握好起床、洗漱时间,准时离开寝室,前往食堂用餐”,抱着从超市买来的早饭,边走边回忆着前些天这个时候还挣扎在“起还是不起”念想间的自己。
从教室里搬了椅子出来,到总理雕像前。不论睡眼惺忪还是精神爽朗,每个人都忽然重生了一样,如同这个早晨。朝阳中的薄雾不散,草叶上的露珠犹在,气温微凉。可是台词却依然每一句都吸收着力量。从最开始的别人的对话,到现在我们自己的情感爆发,揣摩人性,力量和情绪都像朝阳一般一点点向上攀去。周萍的语气里积蓄着愤怒、愧怍与纠结,侍萍的苦痛逐渐丰满起佝偻的身影。当我们再次成为我们自己时,有时忽的发现在远处围观的同学或学长学姐,觉得不好意思,默默地拿起石板上有些散去热量的早饭,走到树下低头把它们啃进温热的胃里。
自从我们成为了五班《雷雨》剧组的一员,这样的早晨便是我们迸发感情的地方。
【午】
第五节课下课,尽快溜进小教室。大家都去吃午饭了,教学楼空荡得陌生。蘩漪仰首挺着胸踱着,手势满是贵族夫人的气场,凌厉与绝望。朴园的深沉矛盾踱在地板上方格之间,氛围耐人寻味。不断地喊着“停”“从蘩漪进来那里再来一遍”,一些撒娇似的不满之后,一切又按部就班起来,细细分析解读话语里的秘密。
带饭的同学们渐渐带齐了午饭,白色的饭盒蒸出水汽,流出汤水,有些简单地馋着人。终于在预备铃之后,打开凝着一层水珠的饭盒,猛地向嘴里填,颇像吃人参果的猪八戒,以赶上下一次铃声。或者,回去补作业,将午饭留到有十分钟空闲的下一个课间。
老师们笑着走过,体谅我们的特殊日常。
【昏】
终于走出教学楼,走进久别的食堂,氤氲混着油烟扑过来,难得的亲切。一天三次相遇的食堂忽的一天只能见一面,有点小辛酸,但依旧坚持着。排队时有充足理由享受着难得的放空时光。吃完饭,匆匆回去清洁身体或是刷题。阳光还不见冥晦的时候,看一看表,又赶忙收拾好东西赶赴下一次排练。
有人还在教室啃着面包,但剧组大都到齐的时候,都一齐出去。这天要试装。四凤穿上了乡村田园风,试着用长发扎了一个麻花,赋予这个角色更加单纯的心性。蘩漪穿上旗袍,走路婀娜,道不尽的秘密。大海和仆人们穿上了粗布的衣服,时光快速地倒流。掐着表排演一次,那个故事,终于从纸张里跳跃出来。那个雷雨之夜,闷热压抑,心在周家秘密的爆发于伦理的崩塌之下,和主角们的情绪一样,烧了起来。
踏着铃声急忙奔进教室,一些同学抬起头,与刚回来、在座位上喘着气的同学们表达了关切之后,又安静下来,朗声读着课文。
就是这样,剧组的汗水与嬉笑怒骂,留阳光与灯光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与体谅,也让我们感动、感激。4月18号下午,报告厅的灯光下,我们激动忐忑地将一切展现给大家时,这场戏已经不再属于剧组。它属于高一五班。终于,我们拿到了一等奖,张亘宇饰演的周萍也被评为“最佳周萍”。这是值得我们为之筋疲力尽的结果,它对得起剧组里每一位成员的奉献,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罢。
戏如梦,谢了幕后,于观众,一切梦醒。而于我们,这是一场我们为之流过汗、黑过眼圈的梦。它不是一张奖状能够承载的。这段伴着花开的回忆,是我们镌刻进骨髓的一场梦。
高一(5)班 许卓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