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记高二2文化节主题班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1567 发布时间:2014-04-16 02:12:00

“听曲儿”似乎是贵族子弟的专利项目,倒不是听戏与奢侈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若无赏玩之兴、风雅之情,听戏的味道就淡了。

听闻学校文化节要举行昆曲表演的消息,同学们有乐坏的,也有吓呆的。听一晚上的昆曲?不少同学做好了发呆一晚的准备,原因无他:唱词都听不懂,瞧什么热闹呢?对曰:歌剧以意大利语写就却风行世界,难道人人都听得懂?据说,人与歌剧之间的化学反应极具戏剧性:一见钟情或敬而远之,就如榴莲,一尝即知。何不给自己“尝一口”的机会呢?

为了让大家做好尝的准备,郑哲萌和阙维同学为大家设计并主持了一堂关于昆剧的班会课。中国古典戏剧可说雅俗共赏,其中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又别有一番韵味。两位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了昆曲的来历,唱腔的特点,各种类型化的角色、脸谱特征等,赏析了李渔的《风筝误》,这是一出幽默的风俗喜剧,技巧纯熟,有着出色的舞台效果。

和西方戏剧不同,中国人喜欢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标明人物的好坏、善恶,由此故事简单,情节合理,没有把人性当成可以试验的对象来把戏剧性推演到极致,中国戏剧所展现的乃是中国气质中的那一点朦胧的精致,优雅却不颓靡的精致。

之后,大家又一起欣赏了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几段水磨腔。杜丽娘生而死,死又复生,或许是昆剧中最绚烂的梦。惊梦的决然又何尝不令人心悸心动?春天的夜晚,如梦的昆剧,愿人人都尝一口这迷梦的滋味。

这节班会算是大餐前的一碟开胃菜吧。

                                                  (许含秋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