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在华莱士的故乡战斗——第23届世界中学生辩论冠军赛报道(一)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21502 发布时间:2011-11-01 07:48:27

在华莱士的故乡战斗——第23届世界中学生辩论冠军赛报道(一)

■ 杭外Debate

 

苏格兰,是当年威廉· 华莱士(William Wallace)为之奋斗,为之献出生命的地方。201181626日,第23届世界中学生辩论冠军赛(World Schools Debate Championship,以下简称WSDC)在这里举行。我校叶简剑、李恕、吴景瞳、冯斯瑜四名同学在汤萌老师以及辩论资深教练Mr Loke Wing Fatt的带领下,代表中国参加了此次比赛。

第一届WSDC1988年在澳大利亚举行,当时有六支队伍参赛: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美国和香港。随着辩论的教育与社会意义得到现代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项赛事,越来越多的国家渴望加入这个行列。每一个参赛的国家(或地区)首先得向组委会提交申请,获得参赛资格之后方能派出一支由四到五名中学生辩手组成的队伍代表该国参加比赛,因此不难想像WSDC这样一个强手如林的战场为何被称为中学生辩论界的“世界杯”。裁判代表团自然更是阵容强大,由辩论界顶尖的辩手、前世界冠军以及来自各个国家的有着丰富经验的教练或裁判组成。

特别向大家介绍的一点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队伍(English-as-second-language Team,简称ESL Team)和英语作为外语的队伍(English-as-foreign-language, 简称EFL Team)这两个概念虽被引入赛制,但ESL TeamEFL Team在全场比赛中并不因此而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不过在比赛的最后,组委会为不同语言层次的队伍设立了专门的奖项,以表彰和鼓励那些来自母语非英语国家的优秀队伍。在苏格兰举行的本届比赛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48支代表队参加,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辩手。

此次比赛中,中国队在以预赛中35负,获得12张评委投票(相当于其他国家5胜的相同投票),在48个参赛国家中名列第26,并且取得了英语作为外语的队伍(EFL)中第2名的好成绩,仅次于荷兰。

 

一、赛前准备

为了在这次高水平的比赛中赛出最好的成绩,Team China的队员们在远赴苏格兰之前,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训练和赛前准备。在这段时间里,辩手们密切关注时事,定期上交不同辩题的演讲稿、书面分析以及聚集在一起讨论及模拟辩论,由此提高队员们对辩题的熟悉度、思辨力与表达能力。

7月,队员们积极投身于在香港、南京等地举行的大大小小的辩论赛,在实战中熟悉比赛氛围,练习辩论技巧,积累临场经验。队员们在各场比赛中颇有斩获,成绩不俗。漫长的准备和一系列高强度的热身之后,8月中旬,Team China终于登上了前往爱丁堡(Edinburgh)的飞机——真正的战斗这才开始。

比赛举行地邓迪(Dundee)距离爱丁堡一小时车程,是个美丽的历史古城。队员们一抵达,就忘记劳顿、忘记时差,投入到比赛前最为辛苦的冲刺准备阶段。离比赛开始还有整整二十四个小时,四位同学无心欣赏苏格兰的美丽风光,所有的时间,都聚集在宿舍厨房的长桌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8分钟的演讲,提升发言品质,持续而深入地探讨辩题的内容,结合教练们的各种意见,构筑己方论点的严密防线,如此周而复始的过程,旁人看来显得有些枯燥,队员们却仿佛孜孜不倦的手工艺人,一遍又一遍地敲打锤炼,全力以赴,以求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展示中国代表队的实力。

陪伴Team China 彻夜训练的厨房

 

鼓声响起,队员们带着平静的表情与不安的心,来到了第一天的比赛地:Morgan Academy,正式开始了本次WSDC的对决。

 

二、遭遇强敌

第一轮比赛我们遭遇的是来自南美的巴巴多斯队(Barbados)。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WSDC的新国家(New Nation),巴巴多斯队队员的英语水平和演讲技巧却非同一般。但在Team China队员们精心准备下,巴巴多斯队的论点被中国队一一驳倒。Team China以合理的论点和充实的论据,赢得了第一轮比赛三位评委的一致认可,以30的评委投票,完胜WSDC预赛第一场。

然而胜利的喜悦只是暂时的:下午的比赛我们遇上了劲敌——前世界冠军加拿大。他们几近完美的语言表达和辩论技巧,形成汹涌如潮水般的攻势。在这场以临时抽取辩题的比赛(impromptu debate)中,我们的知识积累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观点, 最终不敌武林盟主排山倒海之势。然而,这更加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对战Team Canada

 

赛程第二天,我们碰到了四强之一爱尔兰队。呜呼,尽管我们的论点比对手更富逻辑,更有深度,但有时还是存在用词不当,表达不顺畅等语言问题,而母语为英语的爱尔兰队凭借轻松自如的表达以及强大的气势比我们多拿了一票,以2:1赢得了该场比赛。下午与土耳其队的赛事,也是类似的状况,我们深感惋惜。比赛是许多不确定因素的结合,我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比赛对语言质量的苛求,让人感到有些不公。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每次比赛结束,总有评委或者是对手国家的教练真诚地称赞中国学生的辩论水平是非同一般的。事实上,在我们与母语国家的多场较量中,裁判投给双方的票数都相当接近。每一场失败的比赛,三位裁判中都至少有一位把得胜票投给了中国队。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辩论水平还是得到了大部分参赛选手、教练以及来自各个国家评委的认可。当然,我们也深切体会到:在今后的辩论之路上,追求思维之清晰与逻辑之严密的同时,也当着力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三、愈挫愈勇

沮丧中生希望,反省中有鼓励,这般复杂的心态下,WSDC的日程到了预赛的最后一天。最后两场比赛,对手分别是太平洋岛国百慕大(Bermuda)以及上届WSDC的主办方卡塔尔(Qatar)。在和爱尔兰、加拿大以及香港这些本次比赛八强的队伍进行过激烈的对抗之后,吾侪猛志故常在,迫切希望能够赢下最后的两场比赛。

交战前,我们对百慕大队有些好奇。这个太平洋上看似与外界隔绝的岛国,人均GDP却高得出奇;再加上百慕大三角的传说,让我们很期待和这个神秘之国的辩论。比赛中却不无惊奇地发现,尽管它离美洲大陆很远,辩手们却说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他们辩论的方式和之前的几个队都不太相似,辩手们擅长举例而却忽视了辩论的说理和逻辑。因此,我们以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论点,再次赢得三位评委的一致投票,全胜这场比赛。

最后一场比赛的对手卡塔尔身着飘逸的民族服饰——长袍和头巾,与我们开始了本次WSDC最后一场预赛的较量。卡塔尔的辩手们有着非常专业的辩论风格以及对辩题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总体辩论素养,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个强队。然而在一次次的挫败之后,我们也获得了经验,懂得遵守WSDC的评判规则,来更加有效地赢得比赛——一二三辩有机地合作,重要观点反复强调,对方的漏洞紧抓不放。就这样,在最后一场激烈的比赛中,我们又以30的成绩击败了卡塔尔队。

 

四、爱丁堡一日游

比赛期间,组委会还为大家组织了爱丁堡一日游,领略独特的苏格兰风情。当地学生带领我们参观了苏格兰最有名的爱丁堡、苏格兰议会大楼以及爱丁堡大学,经过了哈利·波特的诞生地:大象酒吧——J.K罗琳就是在那里写下《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第一个字符;拜访了当地著名的教堂,瞻仰了苏格兰籍哲学家戴维·休谟(David Hume)的雕塑,观看了爱丁堡街头各种精彩个性的真人秀,走进了爱丁堡地牢”——一个中国鬼屋式的真实展示苏格兰历史的主题公园。

天气晴朗的下午,漫步在爱丁堡的街头,偶尔抬头仰望,可以看见海鸥们掠过碧蓝的天空,或是栖止在矗立了好几个世纪的教堂顶上,像是等待着什么。街边四处都是苏格兰的民间艺人。男艺人们穿着苏格兰特有的格子裙(kilt),吹奏着那些我们不全明白却又荡气回肠的旋律。这就是爱丁堡,这个有着古老的传说也有着欢乐的故事的Scottish城市。

在古老的George Heriot’s School与我们可爱的向导

城堡·飞鸟

城市与人们

David Hume·休谟的雕像

音乐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