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发开始说起——记高二2班女权主义班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1863 发布时间:2013-12-04 10:29:01
高二2班的蓝板上,近日多了一张小小的白纸,小得不起眼,却惹得路过的同学纷纷驻足。
“有没有搞错?”女生们纤细的手指用力戳在纸面上,“‘女生的头发不要掉在地上’?”
大家纷纷大呼:“班级管理要人性化!”
两位男性卫生委员却大呼冤枉:“怎么不人性化?!难道头发掉满地、粘满整个拖把是人性化?”
由此,班会呢,经大家一致投票——就来讲讲文科班的女权主义问题!
班会一开场,我们拿起纸笔,对着PPT上一连串的问题做问答。
“你是不是觉得男性更应该掌握高层管理权力?是,+0.中立,+1.反对,+2.”
“你是否觉得女性参与某些职业领域会使该领域竞争更激烈?是,+2.中立,+1.反对,+0.”
十几道问答题做完,主持人将大家的答案收集起来准备统计。正当大家还在思索问卷上的问题时,笑眯眯的主持人率先开讲:“先来介绍一下女权主义。”
什么是女权主义?简而言之,女权主义就是妇女们要求平等权利的社会理论和政治活动。除了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主义”这个词,可有点把同学们吓住了。一个人热爱自由,这难道不是高贵之天性?但若有人自我宣扬:“我是自由主义者!”可不吓退一些本想与他深交的人吗?女权主义也是一样。女性要求和男性一样的权利,要尊重,可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可一说到“女权主义”,就有不少男同学提出了极大的意见:
“女性主义在活动中极具破坏力,是对现有的社会秩序的破坏。”可不是,艾米琳·潘克斯特的激进女权主义一度使得英国的法律体制受到人们的诟病,陷入混乱。
男生又说:“女权主义过分将重点放在反抗男权主义上,而不真正改变自己的作为,不向世人证明女性本身所具有的实力。”对此,有同学据理力争:“女性在男权社会能得到和男性同等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吗?”不少同学托着下巴陷入沉思:的确,女人曾经还不能参加政治选举,不是没实力,而是没机会啊!
外面的世界何其之大。女权主义的拥护者与反对者争论的焦点从英国的激进女权主义,到墨西哥和西班牙的女权主义政治运动,再到美国的黑人种族歧视制度。一个文文弱弱的女生开口却掷地有声:“女权主义之所以在近日多遭诟病,不是因为女权主义本身要求过多,和许多白人一样,当黑人取得和他们平等的权利时,他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们自身的一种侮辱。”这下,男生也沉默了。
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们怎么争论得完呢?不如把目光放回来。同学表演的情景剧又把班会的话题带回到了初衷:在女生济济的文科班里,到底怎么解决头发这个问题?
有男同学说:“班里也有女生头发比我还短,不能以性别来规定死掉头发这个事儿。”但事实是,女生的头发比绝大多数男生都要长。若稀里哗啦一阵掉(近日天气干燥,脱发尤甚),最后辛苦的还不是包干拖地重活儿的男生么?
楼老师最后点评,《第二性》中波伏娃指出,女性意识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形成的,头发问题同样也是社会文化问题,古时候,男人女人头发一样长,大家就没了这个烦恼。但是后来男人的头发为什么变短了?那是因为西方人为了打仗方便,去了长头发,久而久之,包括宗教势力的介入,男人短发、女人长发成了定规,渗入了我们的性别意识。
可见头发之长短有历史之原因,也的确有男女力量差别在里面,不然女人为什么不成群地上战场?
但老师又说:“可打仗回来的男人们
男同学,连着男性卫生委员,全都沉默了。是,没想到,女权主义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互相尊重。在尊重、公平的基础上,还得互相体谅。
从头发开始谈起,我们有了这场极具学术价值的班会,同学们高谈阔论,引经据典,例子从身边开始一直举到美国,班会之后,都对彼此的博学深感讶异。从现象,到主义,从琐碎到理论的分析,这不过是一个小出发点罢了!从头发谈起,或许令你忍不住要发笑;但若连头发的事儿都谈不清,如何懂得了辽阔世界之外的女权主义呢?
不谈“主义”,如楼老师所言,无论我们将来面对的是怎样的社会,我们都应对自我有清醒的认知,不自恋不迷失,男性女性都能超越自然差异,站在人的立场上,而非只是“男人”、“女人”的立场,相互理解,推动社会进步也收获个人的幸福。
(许含秋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