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初中学生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中喜获佳绩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1285 发布时间:2014-02-16 05:16:41
在1月初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浙江赛区决赛中,我校初三(1)班倪梓璇获得亚军,邵烨获得季军。其他入围决赛的四位同学——潘榕、陈逸鲲、金骁枫同学获二等奖,陈一清同学获三等奖。衷心祝贺获奖同学!诚挚感谢他们的辅导老师洪琳、潘娜、余霞、俞佳智老师!
获奖感言:
我并非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演讲比赛了,大多是为了比赛经验而去的。也正因此,我才会决定在手忙脚乱的复习中抽出时间去参赛。再者,马歇着歇着就惰了,所以找个机会跑一跑,闻一闻比赛气味也是挺高兴的一件事。成绩看起来很喜人,这是之前不敢预料的,怕对不起自己,对不起那些给予我许多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这样想来,从初一到初三,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种“身在其中,不知其妙”的意味。获奖也算一种阶段性的肯定吧。也许,我可以做得更好些,对于比赛要求时间限制之类的把控可以更到位。而且在前辈之万丈光辉下,我也感觉到有很长的路要追赶。不管怎么说,这次比赛是个总结,也是个开始。再次谢谢所有帮助我的人。期待下一次在演讲台上的激情澎湃了。
初三(1)班 倪梓璇
初中三年我从未断过英语比赛,即使是在这次大考来临之际也不例外,大概是我发现它们所能带来的除荣誉之外还有许多:对英语能力的锻炼和对自我水平的评估。和先前的“希望之星”不同,这次比赛内容全部为演讲,因此更加考验真实的语言能力。“The Person I ()Most”的题目,看似小学生式的写人作文,却十分考验构思与意义的传达。我的演讲讲述了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传奇一生和其人道主义责任感对我的启发,可以说较深刻有力地传达了正能量,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或许在连贯性的方面还有所不足,但我相信,在下次以及整个高中生涯的英语学习中,我能够凭着这些经验,不断前行。
初三(1)班 邵烨
和前面两位为同学一样,其实我初中的英语生涯一直在比赛当中起起伏伏。这次比赛时间却是特殊——临近月考和分流考!说实话,起初还是有点犹豫的。但是,因为同学们对我的supporting以及老师对我的鼓励,我还是决定在关键时期参加这个比赛。
许多人对于比赛都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多次比赛只是为了它的结果,而不是其他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可是,身为一个在此次比赛中没有发挥好,因此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的我来说,便有资格反驳了。比赛可以让你懂得,在紧张的氛围中适当的调整自己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用你的亲身经历,让你体会到“时间是靠挤出来”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它还可以令你感到其实英语更重要的在于应用,死记硬背之后更需要细细琢磨,才能灵活运用。
说了这么多的收获,最后还是想要“小感叹”一下。记得班主任曾说过我与“二”有不解之缘,果然几乎次次比赛的结果都与“二等奖”有关,不过我不会气馁,也不会放弃,因为,我只是享受着那份站在舞台上的神采飞扬罢了!
初三(1)班 潘榕
有幸进入21世纪演讲赛浙江省决赛,实在是出乎自己的预料,心情十分激动兴奋还掺杂着些许紧张。从最初的准备,改进再改进,也花了不少心血。我想,这也许才是这个比赛的真正意义所在吧,在一次一次的改进中磨砺,进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以及演讲艺术的魅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英语演讲的独特魅力。
初三(2)班 陈逸鲲
50个话题,共有1分钟的演讲时间,大致上每个话题要写上60-100词,如果按照10分钟一篇的进度,就算不停地写,就得写上8个多小时,一共4000多词!这的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这就是生活,它不会由于你而停止前进,你永远不能改变它,只能咬着牙尝试着克服一切。
“做任何事情都要在痛苦中前进!”带着这样的心态,我来到十四中参加了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这一次,是真正的高手云集。上台、命题和即兴演讲以及现场问答,整个过程中虽没有过度的紧张,但心里难免有些不踏实,直到下台重新回到准备室,仍然觉得眼前这一切都仿佛是一场梦。因为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我便没有信心能拿到一个好名次,而在赛后得知自己获得二等奖的消息,实在是感到有些出人意料。不过我知道,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这次的比赛只不过一个坎罢了,以后还有更多的事需要我去面对。
比赛,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那张鲜红的奖状,每每回想起不断为比赛而奋斗的经历,就会发现它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辛酸与感动。
不应该放弃,直到失去的那一刻。我见过太多在奋斗中无奈放弃的人。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为之付出努力,即使它破碎得不成样子了,也要尽力挽回,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因为每一个人所要实现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仅以此结束我的比赛获奖感言!
初二(2)班 金骁枫
这次能够参加浙江省的决赛,我真的非常意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锻炼一下自己能力的想法才参加初赛,没想到真的能晋级决赛。
我非常感
在比赛的过程中,我见识了外校同学的水平,也意识到了我在演讲方面很多的不足。我从别的参赛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例如台上的手势,临场的应变能力,演讲的激情,这些都是我所缺乏的,而通过这这次比赛,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我将会做得更好。
最后我觉得,这场比赛是我的一次宝贵的经验。我在写稿、改稿、背稿、讲稿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演讲的快乐,学习了新的知识,不管结果是否满意,我都觉得付出有了回报。
初二(4)班 陈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