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们是快乐的“小农民”——初一2学农专题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4453 发布时间:2012-10-24 01:54:20

Farm 的一天——记2012初一学农活动

开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想起儿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诗,念叨的,是现在——刚刚结束的学农活动很精彩!看着王老师拍下的照片,我忍俊不禁,回忆到:我咋就那么囧?他咋就那么high!其实,还不止。这一天,好戏连连……

画面一:合作•清理•黄瓜藤

这是我们第一项任务,钻进大棚,和黄瓜诞生地来个亲密接触。一列勾着背,猫着腰的队伍,好像冲锋队,陆陆续续地迅速走进大棚。似乎黄瓜藤们约好似的,高个子没那么容易了。小心,前方有埋伏!黄瓜藤上带刺,绕绳悬挂在棚内,拴在钢丝绳上,有小木棍支撑。解开绳子,分离藤蔓和线,将小木棍放在一堆。

于是,自然而然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立了“小组”,他来扯,她来绕,我来收绳。尽管地上满是小飞虫,尽管里面的闷热环境让我们汗流浃背,尽管刺儿在手上留下血的印迹,但是,我们还是干得热火朝天。不是有一句:“不亦乐乎”吗?

画面二:卖力•捣腾•番薯地

离开黄瓜棚,参观了饲养区,我们来到了一片农地。仔细遍寻,只有——一片地!再看一看,还有紫色的短藤从干燥的地里抽出。分工,开工!扫描一下,此地有“薯”。提着工具,我们的进行曲奏响。想起劳动号子,想起农民伯伯,我紧握小锄头。有了,有了!是什么呀?它有着土黄色的样子,圆圆的一角是个“胖娃子”。我们组情不自禁地露出欣喜的笑容。

莫说累,手上的血泡算什么?一个坑又一个坑,每一铲都寄托了我们的希望,而希望的背后,是汗水浇灌的它们。我们,硕果累累!

画面三:收获•难忘•EAT

成果,尤其是付出巨大努力的成果,品尝起来总是有那么一种独特的感觉。学校的用意,是不是让我们明白付出之后会有甜蜜呢?所以,一大锅的番薯玉米,就是最好的回报。丰收的喜悦,是自豪的。舌尖上,真的有,有那么一种杭外人的感觉。

闭幕

合上镜头,学农的场景历历在目,不曾淡忘那个做farmer的一天。衣服的味道,就是照片的总结……

                                                   初一(2)班 韩晴

劳动最快乐

1018的下午,将会永远地记载在我的脑海中。

这次是我第二次学农,小学的我也曾有过一次,那是五年级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我第一次太兴奋的缘故吧,晚上因太吵而被教官拉了出来,站了一个晚上,为此,我的第一次就这样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遗憾。这一次的学农,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却是我难以忘却的一天:摘黄瓜,挖番薯,看猪和羊,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半天的时间,却带给了我如此多的东西。

一下车,一股农场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朝天椒,青菜……今天这片地的主人是我们——一个个小农民。走进黄瓜棚,泥土,叶子,黄瓜汇成一片,好奇心驱动着我们干起活来。就算那黄瓜藤上的刺也阻挡不了我们,30分钟后,约50满是黄瓜的大棚,变得可以一眼望得到边。随后的我们,又看到了猪和羊,使我不禁想起了乡下的生活。挖番薯,也是那么的有意思,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特别,独一无二。干旱的土地被我们挖的松软。

至于劳动的果实,那就是一个番薯和一个玉米,热腾腾的番薯玉米,夹杂着一片欢声笑语。劳动后的果实是那么甜,那么香,直到现在,还是那么的耐人寻味。

劳动最光荣,1018的下午,出现了一个永远保存在我脑海中的小农民!

初一2何雨辰

意犹未尽

周三,我们被告知要去学农,全班如热水般沸腾了起来。大家翘首以盼,终于在周四踏上了学农的旅途。

坐了一小时的车,我们到了一个农村。在车上的一小时一群同学在车上疯狂K歌,真是不亦乐乎。在路上我们看到一块路牌,有个村竟然叫“杜甫村”!

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开始了第一个项目:清理黄瓜棚。我们只要把黄瓜藤上的线拔下来(线缠绕在藤上,还要把线从土壤中拔出),然后缠绕在一团。我先与老师合作,征服了许多黄瓜藤。然后,我与同伴进行了一个小比赛:比谁在规定时间得到的绳子多。我们热火朝天地干着活。感到浑身上下充满力量。但是最后我以2根绳子之差惜败。后来我后悔了。我真是死脑筋,其实用不着拼命找藤,地上绳子多得是,我们比的是绳子谁多呀!接着我们参观了猪圈和羊圈。

最后,也就是我们最期待的挖番薯到来了!我和汤应剑各拿一把小锄头(这辈子见到的最小的锄头)。我用小锄头去开辟“荒地”。终于,我们发现了一个番薯的“头”。我们想速战速决,一锄头下去,可爱的小番薯就夭折了。接下来发生了令人开心不已的事。我们挖出一个小番薯,但是一个接着一个,一群小番薯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一群出现了还没完,两边又有两个稍微大一些的番薯。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真是收获颇丰!

我们还意犹未尽地挖着番薯,老师就催我们走了。我们只好“放下锄头,立刻走人”了!

初一2甘昕

体验过程,快乐学农

1018中午,迎着秋日和煦阳光,我们全体初一新生来到了位于良渚镇的杭外后勤蔬菜基地,进行快乐的学农活动。

初秋的良渚阳光并不刺眼,秋风掠过,带来一丝丝凉意,这与同学们的学农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同学们带着好奇,带着渴望,途中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各自以前在蔬菜基地学习和游玩经历,讨论着良渚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气氛异常热烈,可以好好交流一下哦!

我们班学农第一站黄瓜大棚,低头小心地走进棚内,一眼望去几排黄瓜藤望不到边,漫天飞舞叫不出名的小虫在这里肆虐。学农内容是将黄瓜棚内吊藤用的绵线清理整齐绕成线团,将黄瓜根部小竹连根一起拔起,统一堆放。听起来复杂的工作,经过教学后其实并不难,我们几人一组,开始了工作。一人解线,一人拔根,配合的井井有条。很快,许多人的手上就缠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线团,拔下的竹棍也整齐的堆放在一边。没过多久,原本挂在杆上的黄瓜藤都散落在了地上,线团都整理到位,劳作后的黄瓜棚内整齐有序,我们的第一任务圆满完成,可以小小骄傲一下哦!

接下来的第二站的活动更为轻松,跟着老师观察了猪圈和羊圈,参观牲畜饲养场所。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番薯地,进行最有趣的挖番薯的活动。这可乐坏了大伙,同学们一路小跑着到了番薯地,拿到锄头后,每个人都卖力的干活。两人一组,先清理番薯藤,再沿着藤轮流向下挖,每当番薯刚露出了小半张脸,总能听到同学们的阵阵欢呼声。有些同学嫌锄头挖不尽心,干脆用手亲自上阵,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番薯陆续被出土,麻袋很快就被装满。拿着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到集合点,分享着战利品,不知是不是自己劳动的原故,这里的番薯吃起来又甜又粉,好吃极了,可以爽爽享受一下哦!

这次学农,给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农活生活的初一学子上了一节生动的自然课。在交流、体验和享受中经历了快乐学农过程,更让我们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和食物产生的艰辛,回去后必须加倍珍惜。回到学校已是晚饭时间了,每个同学都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因为大家都已知道它们来自不易。

                                                         初一2张翌

好有成就感

在去的车上,我们一路唱着歌,聊着天,high翻了车厢。是什么是让我们那么激动呢?那就是我们要去学农啦!

到了学农基地,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黄瓜架。我们刚走进黄瓜棚,便有一大群小虫子想我飞来。我们走进黄瓜棚,我与另一个同学一起,她拆线,我拔木杆,一下子就拆了许多个。

之后我们参观了猪圈。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刚走近一座小屋子,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不好,是猪圈!”我心里不觉呀然一惊。神定,赶快逃!

最有趣的还是要数挖番薯了!到了番薯地里,同学们拿上锄头就开挖了,三五成群。可到最后,锄头分光了,人也和别人组好了,我咋办?不如用手挖吧!说挖就挖,我找到一根直径约三厘米粗的藤,用力一拔,没拔出来。看来下边有好东西喽!我蹲下身,把手指伸进一条裂缝中,狠狠一掰,下一块大泥块。好大的两个番薯!我伸手去拔,却怎么也拔不出来。我眼睛一转,看见了那个大泥块,立刻计上心来。我抓起泥块,在番薯周围砸了一阵子,把土砸松了,轻轻一拉,两个番薯就被我拔出来了!最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挖出来大大小小十一个番薯,好有成就感!

时间到了,该回校了,我们又一路唱这歌,回了学校。

初一2顾许多

粒粒皆辛苦

怀着对军训生活的一丝眷恋,对农民劳作的一份好奇,我们这些刚进入初中的小孩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一起携伴,前往生态乐园,参加一个下午的学农活动。

或许我们还未褪去稚嫩的翅膀,或许我们还依赖于父母的呵护,但短暂的学农让我们这群孩子团结在一起,了解到中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生存发展,农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晶莹的汗水,用辛勤的劳动收获了人生成长中的一份宝贵记忆,值得我们回味与铭记。

学农的时间不长,虽只有一个下午,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这一个短短的下午,让我第一次知道黄瓜是如何收获的,以及后续一切的工作,第一次亲手收获了番薯    。虽然在收获的过程中常会被叶子上与茎上的刺所划破手,虽然棚里依然有许多的虫子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低低头,不怕这些困难,勇敢的前行,我相信我们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虽然晚上回到寝室时有劳累的感觉,但回忆起白天的劳作,大家还是觉得别有意义,如果不是这次的实践,我们不会那么深刻地体会到农民们劳作的辛苦,生活在大都市,我们不需要劳动就可以收获,这也养成了我们中有些同龄人的惰性。学农时间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忆是美好的。抛开学业的压力,我们深入到农田劳作中,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到了农民们农作的辛苦和粒粒皆辛苦的不易。这份坚持不懈的毅力将永远树立在我们心中,并带到以后的学业生活中,为我们的学习增添一份动力。 

初一2诸文鑫

短暂,却快乐无比

大概是班会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在周四下午,学校将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学农”活动。这令同学们都十分激动,这两三天似乎过得特别漫长,不知多久,我们终于待来了周四的下午。

集合之后,大家蹦跳着,闲聊着上了车。一路上大家也都兴奋不已,或是唱着那些经典老歌,或是玩着游戏。打约一小时不到吧,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呼吸着农家特有的清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灿烂的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我们班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黄瓜棚。一进棚内,空气中充满着飘浮物。开始干活啦,大家刚开始小心翼翼地扯着线,认认真真地缠成一捆捆线团,虽然大棚里很闷热,但我们班还是干得最久最认真。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养羊场和猪场,臭气熏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随便走了一下,就立马出来了。后来我们有去挖了番薯。

终于,到了品尝劳动成果的时间了,大家纷纷拥在水池边洗手。大家边吃着,边聊着,好不快活。学农虽然短暂,却快乐无比。

初一2余欣瑶

田园,农家,闲否,闲否?

——记1018初一学农活动

一路唱着歌,在1018的下午,我们初一全体来到了良渚农业生态文化园进行学农活动,每个班都被分好工,我们向各自的“工地”出发!

先来到黄瓜棚,从外放眼望去,里面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绿,只有中间有一道小径供人通过,跟着队伍,小心翼翼地弯腰走进去,抬眼一瞧,呵,好不新奇:棚的上方有长长的竿子,上面系着一根一根的白线,白线拴着弯弯绕绕的黄瓜藤,每边各有两排黄瓜藤,再往下看,地上铺着深灰色的塑料布,下面看起来有些鼓,是黄瓜么还是别的?再往里走,便觉得有些闷热了,想透透气,奈何身前身后全是人,两边还垂着黄瓜藤,只得作罢。继续往前,大家都有些不耐烦了:这棚怎么好似没个尽头似的?于是有些同学便嚷嚷起来了:“走快些,走快些!”还有的说:“难道只是走一趟这黄瓜棚么?到底做什么呀!”

再走了一会儿,差不多刚好整条队伍排满了黄瓜棚,于是我们的农业教员叫我们停下来,教我们怎样解下白线,怎样拔出插在黄瓜藤下面地上的那个小木棍,怎样处理解下来的白线,拔出来的木棍。

接下来就是劳动时间了,刚刚还有些沉凝的气氛瞬间热火朝天起来,每个同学都凑到黄瓜藤跟前,尝试刚刚老师教过的行动,有的很好解,轻轻一拽,整个藤就趴在了地上,再拔出木棍,把线绕在手上就行了。有个稍微难些,白线和整个藤都缠缠绕绕,就得先解上面的结,再一点一点把绕在一起的线和藤分开;还有的上面的结难解;还有的,上面的解好似死结,下面又缠得像蜘蛛网;于是,不是又有喊声传来:“谁来帮我解一下这个藤?”,“哎呦,谁的力气大点,帮忙拽一下。”

到了最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白线球,大家笑呵呵的把线球放在一起,木棍放在一起,欣赏着变得空荡多了的黄瓜藤,直到老师的招呼声传来,才慢悠悠地走出黄瓜藤,接着呀然一惊:外面好凉快啊;天,我的汗,谁借我餐巾纸!

然后是参观羊圈时间!小羊咩咩,我趴在羊圈栏杆上,手上抓着草,探进羊圈里,羊儿们立刻凑过来,一扯一大把,吃掉了我手上的草,再抓一把,被扯掉,再抓,被扯,抓,扯,不断循环,直到——“要走了,二班的,去番薯地了!”只好转身,然后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圈是可以和小羊羔亲密接触的,不禁心生遗憾,但也没办法,只能走了。

接下来是番薯地,我和王若竞一组,拿着锄头,“嘿呀,嘿呀”地挖,一个负责找,一个负责挖,然后再换一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挖出了——六个番薯(虽然其中至少有两个已经被锄头摧残了好几刀···)!当我们喜滋滋地呈上番薯时,发现有人徒手一个人挖,都比我们俩挖的多·····不过没什么,中间的过程我们已经体验到了!

马上就要走了,挤呀挤呀地洗完手,我们每一个领到了一个番薯,半个玉米,可是直到我开始啃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拿到的是紫薯!不过我最爱紫薯了,一边啃,一边和同学聊天:谁说农家闲来着,要是每天都要干这么多活儿,那得多辛苦!是呀,这次活动本来就是要我们体验农民的辛苦生活,好在以后更加勤奋,培养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嘛。

曾以为农家多闲情,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意识到了我们的幸福,也更领会了:不怕苦不怕累。

田园,农家,闲否?

田园,农家,少闲。

初一2彭金梅

田间的收获

学农,这个离我们似乎有万般遥远的词汇,在这个星期四,却真真实实地落在我们面前。我们有些局促,有些不安,更多的是惊喜和好奇。但我们未知的是,学农是要付出汗水的。

当我们接到这个通知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欣喜和惊奇,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我们大家满心期待地迎来的星期四,准备好好地享受这次的学农活动。

学农地点是杭外农场,在行车一个小时后,我们踏上了那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农作物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到底是稚气的,常常因为某一位同学没认出地上种的是我们熟知的青菜而大笑。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对农田已经充满陌生了。在田中走着,终于走到了蔬菜大棚面前,那用塑料膜盖着的大棚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新奇的世界。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清理黄瓜藤。进入黄瓜棚,一股闷热扑面而来,棚内的温度要比室外高的多,又是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不一会就大汗淋漓。四排干枯的黄瓜藤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棚中穿梭,不时扬起尘土和瓜藤上干枯的小刺。我们解开绕在瓜藤上的绳子,拔出土中用来支撑瓜藤生长的小木棍,稚嫩的小手上不时被瓜藤上的小刺扎着,但是这点疼痛又能算什么呢,没有什么困难能盖过我们的斗志昂扬。我们奋力清除着瓜藤,也奋力清除着我们心中因辛苦产生的苦恼。没有了起初的懊恼,渐渐地享受着整个务农的过程。我们一边劳作一边欢笑,这种感觉是极其幸福的。整个大棚的枯藤清除任务我们不一会儿就干完了,每个人都淌着汗水,但同样,每个人脸上也都洋溢着欢笑。

接下来我们结队去看羊和猪,我们新奇地看着这些小动物。虽然猪圈中有些臭味,但是同学们依旧有着很高的兴趣去了解它们。动物自然也是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块。

看完了动物,我们又接到了一个有趣却又辛苦的任务,那就是挖番薯。同学们印象中的挖番薯活动应该都是快乐的,但是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我们来到番薯地,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清除番薯藤的“荒地”,我们不觉惊讶,这地下有番薯吗。在还没拿来工具的这段空闲时间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仔细观察,原来,在没有清除掉的主茎干下面都有番薯。工具拿来了,我们挥起手中的铲子,卖力地撅着土。只是我们的力气不够大,每一铲都只能挖出很小一部分土,所以说,挖番薯对我们来说有一点吃力。但是当一个个番薯的出土,我们忘记了之前挖掘时的疲劳,欢呼雀跃。不知不觉中,一个个麻袋都被我们挖出的番薯装满。番薯地里弥漫着我们的欢乐和热情,老师的相机记录着我们的笑脸。我们肆意地欢呼着庆祝我们的丰收。

走出农田,我们吃着自己收获的劳动果实,喷香的玉米和番薯,田中萦绕着我们的喜悦。这里记录下了我们的成功,更无法泯灭我们的汗水。我们感受到,播下一份平凡的希望,就会收获不平凡的成功。

                                                       初一(2)班舒 玥

农场里有“惊喜”——记第一次学农活动

说到农村,我是去过不少回了。但真正在田里劳作,我可没干过几次——当农民,我可是头一回。

还从来没到过杭外的农场,今天既然来了,就得好好“玩”一回!跟着农场主伯伯,向着农场的方向前进。哈哈,终于发现了“棒子面粥”的原材料……还有“诡异”的爬山虎,“喷火”的“辣妹子”……这一路上发现还真不少。

嗯——是泥土的味道呢!这就到了!踏上了田埂,看到了传说中那个令人“向往”的黄瓜棚。掀起棚布——“咳,咳”——棚里满天的飞虫受到了惊吓,纷纷飞了出来,幸好我没有“飞虫恐惧症”,不然——我知道下场有多惨。

棚里的黄瓜藤已经枯黄,我们的任务就是“收拾”掉这些枯枝败叶,再摘下剩余的黄瓜。面对浑身是刺的黄瓜藤,一下子还真不知道从何下手。只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来一通。我可怜的毛线背心上扎满了刺,天哪,真的好狼狈。有所顾虑的我又选择了摘黄瓜。不知道是不是看惯了打农药,打激素的黄瓜,这天然无公害的黄瓜我一下子还接受不了——上部极细,却顶了一个大肚子,长得怪丑的。剩下的黄瓜还挺多,就这么走两步,手里就有了一捧。黄瓜遗传了黄瓜藤的基因,刺儿也是多得不得了,扎得我手痒痒。黄瓜棚也是实在拥挤,在一株株黄瓜间钻来钻去,有不可避免的弄了一身刺……看来进了这个黄瓜棚,就别想不变成“仙人球”。好在收获还是不错滴,奇形怪状的黄瓜装了一大筐,黄瓜棚里也被夷为平地,枯枝垒了一堆,第一项,大功告成!

刚出黄瓜棚,走了两步,却闻到了一股臭臭的怪味,不由得捂住了鼻子——看前面——原来是牲口圈,怪不得。羊圈里有几只小小的山羊,白色的毛,长得挺有趣的。对了,还有一只老山羊,名副其实的山羊胡子——老长了,白花花的一大把。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就要上演了,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进猪圈。说实话,参观猪圈太重口味了点。在屋子里的猪圈不停地散发着臭味——欧!我快窒息了。圈里的黑猪又肥又胖,还不停地扭着屁股,虽然滑稽,但我还是急着逃出了这个“恐怖的”地方——真心觉得外面的空气倍儿清新!

你看!前面是什么?哈!是番薯地呢!——好玩的地方。两个人发把小锄头,“番薯矿工”开挖。其实对我来说,挖番薯是个技术活。第一个番薯就成为了我的“牺牲品”,大概是用力过猛吧!可怜的番薯“啪叽”一下碎成了两半,可惜喽!(小番薯,真对不起你呀……)番薯周围的泥巴都好硬的,一定得用锄头卖力地刨才能松。看到番薯的身影后,又得轻轻挖,我可不想又有番薯要“死”于我之手,实在不行就上手了,慢慢扒开番薯周围的土,然后——使用“杠杆原理”,嘿,一撬,红红的番薯就出土了(嘻嘻,跟挖文物一样)。一麻袋,两麻袋……越挖越有劲,这里刨刨,那里挖挖,真想找到一个能顶的上“年级第一大”的……手上沾满了泥巴也不在乎,为番薯而战!

干完活了,这下都累了。农场主给我们准备了土的不能再土的烤玉米和煨番薯。至于味道嘛——真的很香,是原汁原味的乡土味道。没有经验的我们也有机会在这里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次学农,虽然谈不上什么“美好”,但值得我珍藏;虽然很苦很累,但汗水背后的甜,我是尝到了……你呢?

                                            初一(2)班钱文婧

期待着,下次再来

“一个老爷爷背一个锄头,卷着裤腿,在田里干活儿。”这是小时候一出门就能看见的景象,有时候我也会随着爷爷下地去玩,可自从上了小学后就再也没去了,没想到在中学了,却又可以下地玩耍。

放眼看去,看不到边的田里却只有寥寥几点人影,心中不禁感叹道:如今社会发展,连务农都用不上多少人。不一会儿,我们就被领到了我们干活的地方:一个矮小闷热的黄瓜大棚里。一进去,一片残骸,想找到个黄瓜都难。一开始,没头没脑地一直往里钻,钻了一半,还没开始“作业”。

终于开始了,其实就是把黄瓜藤扯下来,把地里的那根木棒拔出来。可重点是这黄瓜藤全是刺,还不容易从斌斌那儿拿来的手套又让我们班的女同志那走了。真是无可奈何被刺扎啊。不一会儿,扯着扯着还上手了,一扯活结,从地里拔出木棒,用脚踩住黄瓜藤,再把绳子一抽,一个残骸就这样收拾了,幸好后面有女生收木棒和绳子,否则这人就在此“一命呜呼”了。就这样,这个班就像一个流水线,收拾这残骸。终于收拾完了,出了大棚,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双臂上全是黄瓜藤上看不见的小刺。

下一个项目是挖番薯,看着番薯地,就好像是一片荒地,我和甘昕一人拿一锄头就下地了。我俩随便找了一块地方就开始挖了,可开始没经验,几锄头下去,番薯就出来了,一兴奋,又一锄头下去,“咔嚓”半个番薯被削掉了,我们还不知道,还继续锄。后来经工作人员指点,终于有了些长进,但还是一个大一点的番薯都没有挖出来,不过倒挖出来不少小番薯群,不下五六个。到走了,我们仍在坚持,要挖出一个大点的、像样点的番薯。

工作完了,还有工资拿,每人发一个番薯和半截玉米,非常高兴的,期待着,下次再来。

                                                   初一 (2)汤应剑

当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在金色的十月,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初一学生去学农。我从没有去学农过,于是对这次学农的活动十分期待。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在一段行走过后,“总部”到了。我们二班的第一个任务是清理黄瓜棚。

我进入黄瓜棚后只觉的无从下手,看着到处都是的黄瓜藤,我感觉像是被黄瓜藤包围了。看看旁边的甘昕在拆,看了一遍才会。接下来我以好几分钟一个的速度开始“工作”了。拆的时候,我往四周看看,好多虫子飞来飞去,棚顶上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再爬,吓都能吓死,我扭头不去理会它们。后来我拆得熟练了,速度也快了。结束后,我看着那空空的黄瓜棚,觉得很有成就感。

接下来就到了第二个环节,挖番薯。我和我的同伴一起挖,一开始我们总是挖到很小的番薯,我十分失望。但是,在几次之后,我们找到了一个有着很多大番薯的地方,在最后的时间里,顺利挖出几个大的番薯。

最后,我们开始享受我们的劳动成果喽。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玉米和番薯,但这是我们自己亲手劳动得到的。吃着他它们感觉特别香甜。

劳动是快乐的,让我们当一个快乐的劳动者,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吧。

初一2周雨茗

真呀真开心

又是同样的星期日晚自修,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们笔尖刷刷地掠过作业……突然老师讲到了:本周四学校有一个学农活动,就这样抱着一种无限的期待,等到了星期四。

星期四中午,我们整齐地排好队上了大巴,车上热闹非凡,大家有的唱歌,有的玩游戏,总之一点没有为马上到来的劳动而担心。我的视线飞掠过路旁的指示牌,良渚村,我疑惑地读出上面的字样,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走向农田,一路浏览过去。简陋的小店铺,那些平时在城市如大熊猫一般的传统手艺,都展示在我们面前。

在一个简单的任务交代过后,我们走向了各自的农田,我本来就对我们2班分到的黄瓜棚不喜欢,结果走进去才知道,我终于对了。大棚里面作业,不仅空气不能流通,而且那细小的小飞虫也无处可去,只好在棚里飞来飞去。如果你张嘴大口呼吸空气,突然感到一阵窒息难受的感觉,一定是小飞虫误入你嘴了!大约长度150的大棚里面有接近1000株黄瓜藤,全要我们一株株地将线拔下来绕在手上。

接着又去参观养羊、养猪的地方,也就让我们亲身经历了喂羊……

最后是挖番薯,一块紫根密布的土地,拿到了铲子以后我们就费力地干了起来,二人小组,一人寻根,一人松土,不停的有惊叹声传来,“哇!这个好大!”“那个更大!”一个个的番薯装进了麻袋,望着欲渐丰满的番薯袋,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更加一鼓作气。就老师下令停,亦不甘心,要趁最后几秒钟再收获一个……回到集合点大家零散地站在各处,啃着下发的番薯和玉米,“嗯嗯嗯,真好吃!”“还是玉米好吃!”,清脆的笑声如此悦耳……

可以说,每个同学都体会到了学农的快乐与幸福。

初一2李敏杰

嘴里塞满了幸福的味道

老师说学校要举办学农活动,可高兴了,因为我外婆家是在真真正正的农村里,小时候去外婆家的时候,也跟着外公、外婆学了些农活。现在可好了,学校要出去学农,我自己也有了些经验,可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展示咯!

上天也觉得学校的老师们做的决定很不错,学农那天,天气跟我们的心情一样好,风和日丽。

目的地是良渚村,那个地方河网交织,土地肥沃,可以说是农业遗产吧!我们班的职务是清理黄瓜藤。进了那又小又矮的黄瓜棚,看到那快枯萎的黄瓜藤,心里很是激动。可是,我心里想得简单,操作起来可就难了,我们需要把黄瓜藤上的线扯下来,再把固定的木棍拔起,堆成一堆。我在扯线的时候,不小心扎到手了,“哇哇”的叫了起来,这一扎,我都有点儿害怕这个一开始被我轻视的黄瓜藤了,看着别的同学干劲十足的样子,为了不落后,我忍着痛清理起了瓜藤。

学农就是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清理完黄瓜藤,我们去参观了小猪们和小羊们,很是可爱!到了番薯田,大家很happy,一拿到铲子就开始挖,同学们很团结,两人或三人一小组,开始了挖番薯比赛,看谁挖的番薯多,看谁挖的番薯大。虽说我干过农活,但是挖番薯这事儿我从来没看过,于是,我就请教了同学,他很热心地跟我们说:“有番薯根的地方就有番薯了,你们只要找到番薯根就行了。”果然如此,我和搭档轮流挖番薯,各自都挺照顾的,第一次挖番薯,难免会把番薯的皮肉挖破,但我们什么也不在乎。“呀!”我们挖到了一个大番薯,赶紧老师禀报,老师跟我和搭档拍了照片,照片上的我们笑得很灿烂,很幸福……

干了这么多的活,我们吃到了良渚村的玉米和番薯,可香了,各个嘴里都塞得满满的,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通过这次学农活动,我明白了学农就得不怕苦,不怕累,在干活时,虽说这是老套话了,但我在这次活动中真的能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艰辛,所以,我们还得珍惜粮食呀!

                                             初一2班 宋佳玮

尽情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周四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学农活动”,计划让初一年级来到学校农场参观并体会务农的乐趣。

经过一个小时的奔波,车门终于打开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与城市完全不同的景象——田园的风景。我们顿时耳目一新。

这次我们的学农任务是清理黄瓜棚、挖地瓜。我们兴奋地向大棚跑去。黄瓜种在大棚里,所以我们必须得进入大棚。秋天的天气隐隐有一丝凉意,可进入大棚,一股热浪迎面袭来,大棚中狭小而闷热的环境让我们觉得很不适应。

村民们开始教我们清理的方法,我们一一记住。可真到践行之时,却有些力不从心——黄瓜藤拔去很容易,可藤上系着的线和土里插着的竹竿却解不下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便分工合作:“破坏力”强的打头阵,会解绳子的解绳子。一时间,大棚里烟尘滚滚,所有人都在努力干活,只听到一阵阵“赤啦赤啦”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放眼望去,黄瓜棚中除了人,空空如也,干干净净——一个大棚的瓜藤被我们在几十分钟之内就“消灭干净了”。

我们挨个儿走出黄瓜棚,在透气之余,又开始准备下一个任务了。有同学拿来了工具,我们领了工具后,飞奔到了地瓜地,找到了一颗地瓜,就开始挖起来。刚开始挖下去时,地瓜往往就成了两半,慢慢地,大家都适应了,挖的速度也快了。没多久,很多同学就挖了一袋地瓜。

干完了活,享受成果的时间也到了。我们来到空地上领取一些“奖励”——新鲜的煮地瓜、玉米,放松筋骨,尽情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初一2班 张之行

真希望能多呆一会儿

12:30,我们初一年级所有同学都坐上了开往杭外专属农场的大巴。在前方等着我们的是怎样的半天学农生活呢?我们期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良渚的杭外专属农场。农场有四百多亩田地,到处都种着各式各样的农作物,黄瓜,茄子,玉米,番薯……据说我们在食堂吃的菜都是在这里种出来的,绝对绿色、新鲜。更有趣的是,在一亩亩田边,还可以见到一只只狗走来走去,这些狗们也许正在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吧。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活要干,我们班的任务是清理黄瓜棚。农场的工作人员帮我们打开大棚入口处,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钻进了大棚。顺着中间一条窄窄的路走进大棚,我们发现大部分的黄瓜叶已经变黄枯萎了,有些藤上还挂着几条奇形怪状的小黄瓜。黄瓜叶密密麻麻的,总是挡住我们的路,无论你站在哪里总能碰到黄瓜叶,大家好不容易才分散开来。大棚中的黄瓜藤用一根绳子绑在了悬在大棚上的铁丝上,绳子的另一端绑在竹棍上,竹棍插在地上。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竹棍从地里拔出来,把绳子从铁丝和竹棍上解下来,再把竹棍和绳子分两堆放好。看看很简单,做起来很困难。解解绳子,拔拔竹棍还可以,最讨厌的就是黄瓜藤是绕着绳子爬上去的,绳子和黄瓜藤绕在了一起,要拿下绳子,就只得把黄瓜藤和绳子分开来。在把黄瓜藤扯下来的时候,一大群不知名的虫子都会突然出现在大棚中漫天飞舞。才扯了几个呀,身边就都是这种虫子了,左飞右飞,真可以烦死人。黄瓜叶上都是细细的毛毛,抓在手里刺刺的,痒痒的,怪难受的。

从黄瓜棚里出来,我们就到了番薯地上挖番薯。番薯地上,一片片心形的叶子长在红色的茎上,谁知道在地底下有多少个番薯呀。两个人一把小锄头,就开始挖了。不一会儿就有同学发出了惊喜的叫声,准是挖到了番薯了,而且块头还不小。番薯总是一窝一窝地长,一旦看见了一个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万一在它的边上还有好多个呢。所有的同学都在忙碌着,寻找着一个个可爱的番薯娃娃。挖番薯的时候,感觉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好像只有一会儿功夫,活动就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最后,看看我们的劳动成果,有大半袋番薯呢!重得很。

吃着香喷喷的番薯和玉米我们结束了快乐的学农生活,真希望能多呆一会儿。

初一2张妍

感觉被幸福包围了

随着新的一天开始,我们也进行了为期一个下午的学农活动。

下午的到来让我们兴奋无比,更是对即将进行的学农活动充满了好奇,学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是叫我们种菜还是收获呢?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坐了半个小时的车程,拼了半个小时的歌曲,我们终于来到了所谓的学农场地,也看到了那偌大的菜棚,似乎根本走不到尽头。

第一个项目:摘黄瓜。说是摘黄瓜也不过是仅仅将绑在绳索上的毛线解下来,再加上把地上的棒子拔出来而已,但是以我们的速度恐怕农民1个月都拔不完那一个棚中的黄瓜,知道我们的速度有多么不紧不慢了吧。接下来嘛,我们去参观了养猪场和养羊场,天哪,一靠近那里就瞬间觉得外面的空气是何等新鲜啊,猪的“哼哼”声,到现在还在我的耳边徘徊。

挖番薯应该是我们最期待的活动了吧,因为挖完番薯就可以吃番薯啦,呵呵!挖番薯的场地非常好找,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挖到番薯(应该是为了我们学农用的),我们班可都是劳动健将啊,这么一点的时间,我们班就挖出了整整一袋番薯,虽然没有吃到自己挖的番薯,但还是心满意足了,毕竟亲身经历还是很难得的。在挖番薯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这种任务,依靠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而每个小组的每一个人都互相合作,没有一个人是单打独斗的,大大小小的番薯从不同同学的手中挖出,我们多有成就感,特别是拎着那重重的番薯袋,感觉被幸福包围了!

在老师的催促声中,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学农基地,有了这一次学农的经验,我相信以后的路我们会更加好走!

初一2吴渝珂

恋恋不舍

“干农活”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可是个神奇的字眼,所以一听到“学农”的消息,我便兴奋不已。好不容易挨到中饭后,我们终于上了大巴来到了农场,开始了当“小农民” 的有趣经历。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清理黄瓜大棚。钻进又低又窄的大棚,只见里面爬满了密密的黄瓜藤,叶子已经绿中带黄。同学们二话不说,便干起活来。我先解开绑在小竹竿上的绳子,三下两下地把它们绕起来放好,然后拉出小竹竿,再使劲地拔出黄瓜藤……正当我想说“干农活这么简单呀!”的时候,一不小心被长满小刺的黄瓜藤刺了一下,疼得我不由地把“哎呦”一声叫出了口。等我们把整个大盘清理干净时,我才发现这活其实一点也不轻松。

我们还参观了羊圈。这可让我们这些吃过羊肉却没见过羊跑的城市小孩大开眼界。羊儿们可爱极了,身披雪白的毛,头顶着弯弯的角,一双水汪汪的眸子炯炯有神。它们还十分温顺,一点也不怕生人,把青草递上去,它们毫不客气张口就吃。

最有趣的莫过于挖番薯了。对于没怎么干过农活的我来说,挖番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瞧,我找到番薯藤的根部,一锄头下去,番薯是挖到了,可是却被我“解剖”成了两半。第一个番薯就被我这样浪费了,真是可惜。看来干农活不仅要力量,还要技巧和细心呀。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斗”,我们终于挖到了满满一蛇皮袋 “四肢健全”的番薯。看着我们劳动的成果,我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我们结束了这次学农活动。我感受到了干农活的劳累与辛苦,李绅说的不错,果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初一2杨逸驰

亲身体验,忆苦思甜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一个被娇生惯养的环境中,恐怕有很少的人看见过别人干农活吧,那就更别说亲身体验下地干活了。这一次,我们来到了一家农场,真正的在田地里劳动一番。

“学农!”这个词在我的耳朵里听见,感觉又兴奋又盼望。看过以前的学长学姐们的照片,他们的脸上写着的就是“快乐”“成就感”这几个字。而这几个字确是百分百的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我真心的迫不及待。

下了车,由农场主大伯带路,领着我们走在一条乡间的小道上。太阳很大,但两边成片的绿色植物我们牵引着的视线,热气仿佛又不复存在了。“瞧,这是什么?”“看着挺像桑树的。”“嗯,这应该就是桑树了,这么大片的桑叶,绝对错不了。”还没到农场里面,同学的议论之声便不绝于耳。一路上,大家你问我答,纷纷猜测着,不一会便来到了农场的房前。

摘黄瓜去!我们无数次的见过黄瓜,对黄瓜也算是稍有了解了。那种依靠线绳缠绕而上的植物茎上有很多很多细小的刺,很容易扎进人的皮肤里。现在已过中秋,黄瓜基本上已经摘完了,只剩下一点“畸形”黄瓜了,趣味性——真心的只能说——趣味性一般。但我们听着农场老师的讲解,将黄瓜藤一个个的摘下来,再把插入土中的竹棍拔出来,最后再把线绳拿下来,卷成一卷统一回收。这活虽然细腻、琐碎,但老师们却是颇具匠心,因为这样能很大程度的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

猪窝很臭,但猪浑身上下却全是宝。在摘完了黄瓜藤后,我们来到了猪窝。“不见其身,先闻其味”,想必说的就是这时吧。掩着鼻子进去,冲眼的就是几群不同品种的猪。拿起边上的干草,放到他们的嘴边,他们立马就凑着鼻子过来了,把干草一扔,它们便争先恐后的去抢,有趣极了。

后面就是重头戏——挖番薯了。一大筐的小锄头,几个人拿一把,找一块枝叶茂盛的地方,把枝叶砍掉,朝着根的边上一锄头下去,把土都给刨上来,多锄几次,不会把番薯给弄破了,又能很快的发现番薯的踪迹。我曾跟老家的大伯伯去田里挖过番薯,所以还算是有经验的,这挖番薯应该是小菜一碟。但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小胖墩成功出土,心中的自豪感依旧相当的强烈。挖完之后,看看自己的手,沾满了干中带潮、黄中带黑的泥土;鞋子早就踩进了土里;脑袋嘛,幸好有帽子戴着,否则估计也得是一塌糊涂。再看看静静躺在一边的胖哥们,足有十个之多,自豪感和成就感充满了整个心脏。

这次的学农活动,不光是我们的第一次秋游,也是在我们的人生中立起了一块沉甸甸的里程碑,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一群娇生惯养的孩子,我们已经学会了忆苦思甜,学会了成长,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了。

初一2 江闻涛

新鲜、有趣,累,并快乐着……

清理黄瓜棚,亲手挖番薯……这些对于我们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新鲜的事。1018日下午,我们全体初一的同学前往杭外良渚金穗生态农业园学农,体验了一回。

当一片碧绿的黄瓜棚出现在眼前,我们是那么兴奋。兴奋得顾不上黄瓜小刺的扎手,利索地干了起来,拔棍、绕线、装筐……不一会儿,一片密密麻麻的黄瓜棚就变成了一片“平原”。

当像小扇子,像小荷叶,长长的,绿绿的番薯藤出现在眼前,兴奋得我拿起小锄头就不停刨呀刨,结果泥土里什么也没有,原来不是随便哪里都有番薯的。要找到藤下面是紫的,泥土里才有番薯。重新再来,当选好目标后,我小心翼翼的,不像刚才那样大刀阔斧了,刚才有同学虽然挖到了番薯,锄头却伤到了番薯,那番薯遍体鳞伤,惨不忍睹。吸取教训,我轻手轻脚,仿佛在挖什么宝贝,哈哈,注意方法方式,成功了,一个大大的番薯被挖出来了。顺藤摸瓜在旁边又挖出了几个。半个小时后,两麻袋的番薯,就是我们班的劳动成果。

为了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农场专门准备了玉米和番薯犒劳我们,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食在这里,带着泥土的芬芳,又香又糯。

学农虽说只有短短的半天,但同学们却经受了一次毅力的锤炼。

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感受到了快乐和成果,在团结合作中学会了知识和关爱。新鲜、有趣,累,并快乐着…….

                                                      初一2 曹钰琛

                                             

金色秋天,收获的季节

人人都说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金色的季节,是镰刀和锄头在田间呼喊的季节。带着憧憬,带着希望,我们乘车到了种植基地,当“小农民”去了。

可是到了那边,我们原有的想过的画面全都换上了现实的衣裳:没有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浪,只有整整齐齐的田垄和水沟;不是所有的植株都丰收了,还有些已经过了一季面临枯萎与零落了。这样的植物也不少,比如我们要去清理的黄瓜。

走进黄瓜棚,一下子空间就狭小了很多,只有一条窄窄的小道,道两旁全是已经枯萎的黄瓜藤,顶上的空间也不大,让人有种窒息的闷热感。还没听明白怎么弄呢,同学们就一个个兴奋的动起手来,不一会大家总在忙活了一半后突然问道:这棒子和绳子该怎么办呐?农场的老师细心的教我们,大家都明白了,要把绳子缠在手上,不怎么干净的绳子一下成了战利品,大家都把手上缠得满满的。一时间,大棚里黄瓜藤上的毛毛刺在棚内飞舞。我面对着从未尝试过的活也有了新鲜感,起劲地干着。没多久就又呛又咳嗽了,原来是黄瓜的毛毛刺在戏弄着我的鼻子,我生气的用手挥舞想赶走这些毛毛刺,没成想,反而越赶越多,被呛得实在受不了了,我干脆从大棚的侧面钻了出去,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学农终归是要劳动的,我可不原做逃兵,又投入到了人群之中......

挖番薯还真是有趣!告别了黄瓜棚我们来到了番薯地,在番薯地上布满了长长的番薯藤,听说顺着这个藤就可以找到番薯了,有些同学徒手就挖了起来,当然其中也有我,后来小锄子到了,就仿佛多了一个武器,我们干的更快了,时不时地上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大番薯,我和伙伴挖出了一个宝葫芦状的大番薯,别提多高兴了。

在劳动中我们体会到了快乐,人还真是“怕闲”呀!

                                                     初一2 孙汐墨

累并快乐着

周四下午,我们学校初一举行了学农活动。我们穿着统一校服,坐了将近4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一个小村子。

我们分两列慢慢的从村口走到了菜地。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清除黄瓜藤。我们班和4a班走进了种植黄瓜的大棚内。大棚大约只有18的高度。我们今天的任务,只需将绑在黄瓜藤上的白线和木棒,就可以了。这事儿看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就难多了。大棚内的温度偏高,我们都有点耐不住热,而且里面还到处飞着各种小虫子。

黄瓜藤上还长着许多刺,我们只好处处小心着,毕竟我们没有太多务农的经验。首先每株黄瓜藤上都绑着白线,我们将一个个的结都仔细的解开。然后将插在地里的木棒拔出来。将线绕成一团,任务就完成了。男生负责把黄瓜藤扯下来,而女生就负责将藤上的白线解下来。大约20分钟,我们就完成了任务。

我们班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挖番薯。这个是我们最熟悉的农活儿了。我们来到了一块番薯地,上面有许多番薯藤。我们两人一组,拿一个小锄头。首先我们找到一个番薯藤,然后顺着藤的位置使劲锄下去,不过也不能太用力,不然番薯可能会被砍破。慢慢的,我们看到了一个番薯的顶部。然后在番薯周围小心的凿着,生怕把番薯搞破。番薯的样子一点点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只要用手一拔,整个番薯就被拔出来了。

这次的务农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也收获了快乐。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发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番薯和半根玉米,享受着劳动果实,心里特甜蜜。

                                                       初一2  俞子涵

其乐无穷 令人难忘

1018下午,我们学校的初一生进行了有趣的学农活动。

到达目的地,下了车。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时不时能看见道路两旁会有些蔬菜种植着,如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青菜等。走了一段路后,我们来到了我们过会要学农的场地,放眼看去,一大片的玉米,还有一个个的大棚。在听了这的工作人员的分配给我们的任务与方法后,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跟着工作人员向我们所要干活的地方去了。我们二班分配到的任务是清理黄瓜棚。来到大棚的棚口,往里一看,就看见满满当当的黄瓜藤垂挂下来。怎样解绳子,怎样拔竹棒,同学们都一一对照着老师教的去做。太阳正大,棚里有些闷,也有很多的小虫子在飞,但同学们还都是积极动手开始忙活起来。解绳子的解绳子,拔竹棒的拔竹棒,摘黄瓜的摘黄瓜,忙得不亦乐乎。黄瓜藤上有小刺,拿着挺疼,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扫荡”,黄瓜藤都被我们给解下来。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清理完黄瓜棚后,我们又去看了羊和猪,给它们喂了些食,看来它们有口福啦~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番薯地挖番薯,工具还没拿来,同学们就己经迫不及待地寻找起番薯的躲藏处了。这里找找那里找找,都想要挖出一些大番薯来。等工具拿来后,不一会就一扫而光,两人一组,都开始挖起番薯来。用锄头松土,怕砍破番薯又小心翼翼地用手扒开土,然后挖到一个番薯,都会兴奋不已,把番薯装进袋子里,然后更加有干劲地去寻找下一个番薯的躲藏之地……一段时间后,我们收获丰盛,拿着袋子回到入口处。干完了事,洗洗脏手,还领了番薯和玉米来吃……学农的确挺有趣的,还给我们多添了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

时间到了,我们该回学校了,但我想这一次有趣的学农活动,一定是令人难以忘记的,然而这些经历都是我们今后宝贵的财富!

                                                         初一2沈梦佳

“知青下乡”之挖地瓜

知青下乡?嘘——看到这个题目你可别感到奇怪。我要讲的可不是当年毛爷爷号召城里知识青年下到农村去接受劳动锻炼,而是我们杭外的“知识少年”去自个儿学校的专属农场(这可是无公害的哦)体验了一把在田间劳作的感受。

不说别的,就说说挖地瓜吧。

来到田块跟前,大家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还等什么?抄家伙,上!两人一组,开工动手。整块田地沸腾了!挥锄的挥锄,找地瓜的找地瓜,除藤的除藤……大伙儿争先恐后,哗啦啦得忙成一片,下乡劳作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当年的知青。

有的同学甚至妄想“不劳而获”,开起了玩笑:“地瓜地瓜,偶是土豆,速速现身!”你看,连我那“细胳膊细腿”的手工剪刀也不甘落后,加入到劳动中,当起了“扫雷兵”。没过多久,我就探到了第一个地瓜。经过一番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挖地瓜的经验和技巧。先把藤叶除去,用锄头扒开泥土,让地瓜探出身子,当然,能刨多少土就刨掉多少土,尽量不要让锄头伤到宝贵的地瓜;然后,再用其它工具或直接用手刨,直到能直接拔出地瓜为止。一会儿功夫,三颗大地瓜就被收入囊中。OK,初战告捷!信心大增!

已有越来越多的地瓜被我们挖了出来,来不及“立存此照”与我们合影,许多地瓜就被装入了大麻袋“充了公”。

所有的地被翻了个底朝天,“潜伏”在田间地里的地瓜已经“肃清”。大伙儿来到农场门口的空地上,吃着香喷喷的烤地瓜,有说有笑的,别提有多美了。

劳动最光荣,自己挖的烤地瓜最香甜。

初一2 张泽楷

充实感和满足感塞满了我心底

说到“学农”这个词,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这样一个场面:在烈日炎炎之下,农民伯伯正在辛苦地插秧、种地。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学农并不是这样的,它是快乐的。为什么我有这么大的感受呢?因为我星期四就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回。

乘着大巴车,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良渚——我们学校的农场就在这儿。

本以为很累,没想到却是乐在其中。首先我们去黄瓜棚拔线,我拔了十二根,多的同学竟然拔了二十多根。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挖地瓜。

由于我没抢到小锄头,所以只好厚着脸皮去和女生合用一把小锄头了。

我见诸雯鑫挖到的全是一个个小番薯,心中便急了:哎呦!一个个都是小的,一个大的啊没有!看我的!于是我就拿过小锄头,去藤下找番薯,我用锄头使劲往番薯藤下一挖,土松开后露出了番薯,我轻轻地把番薯旁边的土一点一点挖开,露出来的番薯的体积越来越大,舒玥和诸雯鑫见了,赶紧过来帮我一起挖,周涵之则在一边给我们鼓劲。连站在上面的老师见了都说:“这个番薯大的!”我们四个人齐心协力,番薯终于挖出来了。哇!好大一个番薯啊,至少有两三斤重。没想到我们合用一把小锄头,还挖出一个地瓜王来了,哈哈……

最后,我们品尝了自己挖的烤地瓜,真甜啊!充实感和满足感塞满了我心底。

初一2杜星宇

唇齿间依旧留着番薯的香味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就是农民的田间劳作的场景。在这个星期四的下午,我们也充当了一回农夫,在田间劳作。虽然有些累,有些脏,但我们依然乐在其中。

我们班的任务是清理黄瓜棚,一些枯黄的黄瓜藤整齐的排列在大棚中,只有一些零星的黄瓜还残留在上面。说开始就开始,全班同学立马开始了行动,黄瓜叶上面的白毛漫天飞舞,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行动,很快,刚才还挂在大棚中的黄瓜,现在已全被我们整理到了地上。不过,最吸引我们的就是挖番薯这一个项目了,拿好锄头,我和另一个同学顺着一个紫色的藤蔓摸索过去,终于找到了它的根部,也许这就是顺藤摸瓜吧!用锄头砸松一旁的土,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黑紫色的头,有一个番薯在这个下面,这更加激发了我们的斗志,一锄又一锄,终于一个番薯被我们从黑暗的泥土中拔出来。后来我们先锄头翻挖的太慢,索性就用手刨了。何为人多力量大,数数我们班的番薯就知道了。夕阳渐落,我们回到了我们的出发地,香喷喷的番薯和玉米等待着我们。回到学校,唇齿间依旧留着这番香味。

劳作在田间的我们,尝到了苦,尝到了脏,更尝到了甜,也许这段经历会被人遗忘,但这段经历更会被我们尽在脑海中。

初一2刘昕

我是快乐“小农民”

学农的经历,你有吗?你多半会摇摇头。我和你一样,也充满了好奇心。“学农”是个什么玩意儿?该怎样学?这天下午,一片农场给了我们答案。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爬涉,兴奋早已在我们的心中闹腾个不停。一下车,走过一条小巷,一股凉爽的空气迎面而来,这里就是农场了:远处的白色大棚,近处的田地庄稼,一排排高高低低的树,一朵朵悠悠闲闲的云……可真不错啊!

第一个任务是清理黄瓜大棚。一开始,大棚内十分拥挤,到处是黄瓜藤,黄瓜叶以及固定它们的丝线和木棍。我把手伸向一个结,只有把绳子解开了才能把藤蔓清理掉。可是那个结十分紧,我咬牙用我的指甲去解。呀!我突然感到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仔细一看,原来是藤上有许多的小刺,虽然体积小,但很痛。我不禁多了个心眼,让同学来一起帮忙。嗯,这个就好解多了,我刚把插在地里的小木棍拔出来,前面突然泛起滚滚烟尘,只见李敏杰同学踩着叶子冲过来,手抓住绳子就是一拉,“叭”!结立刻被解开了。这样的效果真不错啊!我们也试着这样去拉,还真挺快的。一会儿,大棚基本清理完了。

之后,我们兴致勃勃地去挖红薯,在一片看似杂乱无章的土壤下,“潜伏”着不少的“宝贝”哩。我和杨逸驰合作,他机灵地“顺藤摸瓜”,找到红薯的根就顺着挖下去,结果一挖一个准。每次都有许多惊喜,不是挖出的红薯特别大,就是一下挖出一堆。其他小组也不错,大家都很快乐。

结束之后,我们又品尝了自己所挖出的红薯以及奖励的玉米。味道感觉特别不错!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小农民”的快乐吧!那是坐拥瓜果蔬菜的幸福……

                                                            初一2韦家宝

                                                       (摄影:王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