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爱,能创造奇迹——记高三(5)班在47届运动会中的精彩和感动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256 发布时间:2012-10-09 04:51:43

九月末,我校第47届校运动会已降下帷幕。高三(5)班,这个仅由22个男生和5个女生组成的团体,凭着他们顽强毅力和对班集体的热爱,奇迹般地包揽了阳光伙伴、男生4×1004×400等几乎所有集体项目的第一名,并以131的总分夺得桂冠。

回顾这次比赛的整个历程,有太多令人感动的瞬间,有太多值得保存的珍贵记忆。

(一)

运动会的第一天下午,5点。操场的东西看台上,看去空荡一片。唯有高三(5)班的看台上,全班同学二十多人,一个也不少。而且没有人说话,大家只是静静地,陪在运动员黄超泽的身边。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平时大家在这个时间都是争先恐后去吃饭的,今天怎么啦?难道是今天的运动会输得太惨了?假如我告诉你,这个场景是发生在我们班级已经夺得实心球、4004×100等多个第一之后,你一定会更惊讶。

事情的原委要从运动员黄超泽说起。你一定注意到了,本届运动会赛场上有一道红色闪电——黄超泽。同学们昵称之为“红短裤”,他是高三(5)班的体育总教练和主力队员。早在运动会之前的一个月,他就带领大家练习跑步,跳远,接棒,掌握各种运动要领。他是全班同学崇拜和全力呵护的“明星”,在班级里的待遇相当于“刘翔”和“姚明”。全班同学的期望,“拼尽全力为班级争光”的信念,转化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许是压力太大了,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他半夜起来拉肚子,第二天早上勉强吃了点东西就去跑400预赛,中午一口饭也没有吃,下午继续拼尽全力跑400决赛和4×100接力预赛,并拿下第一。直到全部项目结束,回到看台,他已经筋疲力尽,瘫坐在看台上。看着平时生龙活虎的运动健将此刻变得如此苍白而虚弱,此时此刻,每个同学都既担心又心疼,还带着点内疚。于是没有命令,没有请求,所有的人都自愿留下来,默默地陪着他,一直到暮色吞没了他们的身影……

(二)

在我们取得一个个骄人成绩后,运动员说得最多的不是:“我太开心了!”“我厉害吧?”这些话语,而是,“我还可以更好。”当运动员们拿下男子4×100接力冠军之后,郑超凡第一句话是:“是我,棒没有接好。”他为自己因为延误了几秒钟而给其他队员造成更大压力感到内疚。这位在接力的时候腿部旧伤复发,但咬咬牙,不仅和其他三名队友联手拿下接力的冠军,还一举夺得了男生跳远冠军的队员,本可以像一个将军一样吹嘘自己怎么忍痛参加比赛,但他却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学生,在检讨自己的失误。还有短跑运动员陈正益,在他跑完了4×400接力之后,因为觉得自己起跑慢了一点,逢人便像祥林嫂一样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我真傻!”不明真相的人会觉得这个一直说自己傻的人确实有点傻。但是,如果你了解到他为了能保持体力参加下午的接力而宁愿放弃了个人的名次,你会觉得他“傻”得很可爱。

(三)

高三(5)班的女生拿到了4×400接力的第七名。也许你会对第七这个成绩嗤之以鼻。但是,如果你了解到这4名接力的女生是从班级仅有的5名女生中自然产生的(除一名身体不好),你会有些惊讶吧;如果你进一步了解到这4名女生身材都不足16,而且其中几个从来没有参加过跑步,连接力棒怎么交接都是赛前苦练出来的。你除了惊讶应该更有敬佩吧。就是这么4个小女生,爆发出连他们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力量,超越了自己。用她们的一句话可以找到力量的源泉:“男生这么拼命,我们也拼了!”

(四)

运动会过去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这一个多星期以来,一直萦绕在我们脑际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一个人数只有其他班级一半的人能夺得桂冠?我想,这大概就是爱的力量吧。因为爱他人,才让我们疼惜别人,舍弃自己;因为爱这个集体,才会拼尽全力,挥洒热血;因为爱这个校园,才想在毕业之前,把自己最强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母校见证我们的成长。

回头看看,我们已经在这个校园里度过了6个春秋了。在这里,我们有了许多熟识的朋友;在这里,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泪水;在这里,我们从懵懂无知的幼童成长为自立自强的青年。这里记录了我们6年来,整整2200天的酸甜苦辣。而如今,已是最后一年了,对于这所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回忆的校园,我们有很多话想说:在这最后的短短两百多天里,我们相信我们会像在运动会上那样,拼搏到底,坚持到底,顽强到底,挥洒出我们青春的汗水,永不言弃!杭外,我们爱你!英特,我们永远爱你!五班我们永远爱你!

(胡志迪、潘佳佳 报道)

高三5班主力队员——黄超泽,人称“红短裤”。

郑超凡“龙腾虎跃”式一跳

比赛结束后高三(5)班合影(好几个高二、高三时分到其他班的英特学生闻讯赶来,加入班级队伍之中)

大家把张云飞抬起来,以为感谢他贴心周到的后勤服务。

运动员孟鑫宇正在跑3000

武效民在运动会第一天打破实心球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