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情绪的风暴中认出自己——记高二1班公开班会课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36 发布时间:2025-05-27 15:19:55
5月12日,高二1班组织了一场以“情绪”为主题的心理班会,班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察觉和判断情绪。班会课由卢韵颖、周锡奥和沈张弛同学负责与主持。
公开课前,负责同学首先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总结出排名最高的几个场景,比如校园、家庭和上课路上等,以及在这些场景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的情绪困惑。
经过讨论,负责同学决定在原定设计的情景剧之外,再加入推断情绪的环节。推断情绪的环节经过大家反复推敲,在班会课当天定形。最后大家选择了难度较低、可行性较高的游戏方案。
班会课开始后,同学们非常配合。第一个环节“谁是卧底”出现了很多让同学们捧腹大笑的演绎。第二个环节是“看动作猜情绪成语”。按照规则,只给第一个同学和观众展示成语。选手们的表演都很投入,简直有点“放飞自我”了!这让猜成语的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让台下的同学捉急抓狂。
最后一个环节是情景剧(互动视频):通过对常见的习惯性动作解析,揭开隐藏在这些动作中的情绪密码。这个环节需要全班同学边看视频边作选择。期间不乏大家齐心协力地捣乱,比如集体选择看上去最不正常的答案。但由于编剧们把剧情设置为不论选什么最终都会回到正轨的模式,所以同学们的捣乱似乎没有得逞,最后当然成功通关。在一片欢笑声中,同学们掌握了这些情绪密码。
在这次活动的策划过程中,同学们阅读了不少关于心理与情绪的书籍,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我想这次班会的意义之一在于,可以让同学们及时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并且不会由于判断错误而产生误会。对于调查结果里提名最多的一些问题,有些已经给出了可能的答案。而对于那些没有给出回答的问题,负责同学也提供了找答案的基础技巧。同样重要的是,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很开心。情绪也可以是不沉重的,可以是开启交谈的钥匙。读懂情绪的能力(emotional literacy)其实很像哈利·波特系列里的摄神取念,类似于读心术——现在让我们说,我们都学会了魔法!Legilimency!
(高二1班 卢韵颖撰稿)
附:调查问卷排名Top
校园生活类:
Top1:感觉有人讨厌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太多疑了 80%
Top2: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我的批评/分析/回顾可以停止了 66.67%
Top3:怎么判断朋友对我的话题是否不感兴趣 46.67%
校外生活类:
Top1:遇到推销怎么礼貌拒绝 38.36%
Top2:走街上怎么防止被骗 36.36%
Top3:怎么判断父母快要发飙 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