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旅,心灵盛宴 ——高三7班艺术节主题班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64 发布时间:2024-11-19 15:18:49
11月11日的下午充满着创意与灵感,一场艺术节主题班会在高三7班的教室里展开。主讲人鲍馨仪同学带领全班同学踏上了一段精彩纷呈的艺术之旅,不仅让大家领略了西方艺术史的魅力,还通过一系列经典画作,探讨了“婚恋”这一永恒的主题。
班会一开始,鲍馨仪同学简要概括了西方艺术史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了概述。她首先从古希腊罗马艺术讲起,逐步过渡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部分,鲍馨仪展示了中世纪圣母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的对比,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艺术风格的变化。接着,她介绍了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画作,这些作品以浪漫化的方式描绘了人间的美好。随后,她讲述了印象派和现实主义的兴起,这些艺术家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真实的人间生活。最后,她提到了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这些流派的作品则更加大胆和前卫,展现了超现实的人间景象。
在对艺术史有了初步了解后,鲍馨仪将目光聚焦在“婚恋”主题上,为大家展示了六幅有关爱情的经典画作。为了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在展示之前,她邀请何玥琳、王有丞等同学先就画作的题目对画的内容展开想象,再逐一揭开画作的真面目。
第一幅画是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同学猜测这可能是一幅描绘夫妻生活的温馨画面。但当画作揭晓时,大家发现男人身着黑衣,女人却身着鲜艳与华丽的服装,吊灯在女人一侧较为暗淡。鲍馨仪解释说,这可能是怀念阿尔诺芬尼亡妻的画作。她还特别提到,画中的女人并不是怀孕,而是因为在当时,将妇女的肚子画得饱满是为了展示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
另一幅皮埃尔·奥古斯特·考特的《暴风雨》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画作展现了一对青年男女举着衣服在雨中奔跑,青春洋溢的气息扑面而来。鲍馨琳介绍道,这幅画可能是引用名著《保罗和维吉妮》中的一个场景,展示了新古典主义现实与浪漫的交织。
夏加尔的《生日》则更加神秘,画中的男人竟然飘了起来。这幅画用超现实主义的笔触描绘了夫妻二人生日时欣喜温馨的场面,魔幻而新奇。同学们被画中的梦幻色彩和独特构图所吸引,感受到了艺术家对爱情的独特表达。
接下来,鲍馨仪还展示了其他几幅经典画作,每一幅都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通过这些画作,大家不仅领略了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更深刻地理解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这次艺术节主题班会不仅让同学们拓宽了艺术视野,更激发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片充满创意与灵感的校园里,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感知力,秉承对美的追求,用艺术点亮生活,继续探索艺术的无限魅力。
(撰稿人 沈若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