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持梦笔书奇景 ——我校学子在第18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中斩获佳绩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492 发布时间:2024-11-07 13:12:54
自新元肇启,践朱夏乃繁,在第18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大赛中,我校学子复彰佳绩。初高中共59位同学获奖,董芯汝同学荣膺高中组“少年文学之星”称号,我校获评“第十八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活动团体奖”。
潘文国教授曾提出:“母语是外语的上限。”对旨在培育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外国语学校而言,打好母语基础,诚为重中之重。阅读,无疑是构筑语文根基不可或缺的基石。我校素来重视阅读传统,春诵夏弦之风蔚然,遍于庠序之隅,历于成长之序。从初中的《千家诗》《唐宋词选》诵读经典,到高中的《红楼梦》《百年孤独》《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等名著综合实践探究。课堂之内,同学们深植于文本沃土,述己见而共议,集聚思想光华,以照求知之途;课堂之外,我校亦有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可供拓宽文学视野。学习之余,每隔两周便进行的读书笔记,不仅是对同学们深刻思想的集中展现,更悄然间滋养并提升了语言驾驭能力。
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使人深刻。在杭外,写作的天地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随笔之“随”名副其实,除却原创原则,没有对思维哪怕最小的束缚。除却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文学写作,在学术类论文习作中,佳作亦俯拾即是。对每一篇作文,老师们都给予细致指点与温暖鼓励,激励着我们“爱写多写,写多写好”。
写作使人深刻,实践使人全面。在我校,有关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一大特色。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的展演,金秋诗会,《雷雨》表演,作为外语学校特色的中外文诗歌互译大赛……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如细雨润物,培育兴趣的同时也提升语文素养。
执卷牍在手,持妙笔生花,我们从不缺少描摹生命的想象。本次征文大赛的主题是“旅途”,是文学的旅途,亦是生命的征途。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身为杭外学子,自当起笔即是世界眼光,落笔即是时代标杆。愿每一位心怀文学的杭外人,都成为旅程的启航者,旅途的书写者,征途的探索者。
(董芯汝)
附一:获奖名单
初中组获奖名单
姓名 |
作品 |
指导老师 |
奖项 |
梁博 |
《枯木逢春》 |
许海萍 |
一等奖 |
张嘉雯 |
《蝶见,鲸落万物生》 |
江晨曦 |
一等奖 |
叶航语 |
《Y的手稿·一个谜》 |
楼佳钰 |
一等奖 |
张馨予 |
《海在东方》 |
张萌 |
一等奖 |
鲍思哲 |
《远乡之径》 |
许海萍 |
一等奖 |
郑奕优 |
《脚印》 |
孔黎娜 |
二等奖 |
董皓程 |
《永不停歇的旅途——“旅行者1号”的独白》 |
许海萍 |
二等奖 |
张海洋 |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诗词的旅途》 |
江晨曦 |
二等奖 |
何昱成 |
《生命的咏叹调》 |
沈捷 |
二等奖 |
张宸 |
《凝视》 |
沈捷 |
二等奖 |
王君熙 |
《开往星桥的列车》 |
许海萍 |
二等奖 |
陈沐宣 |
《万里“鲑”途》 |
沈捷 |
二等奖 |
何雨泽 |
《跨越岁月的旅途》 |
程东文 |
三等奖 |
赵墨子睿 |
《转角遇佳景》 |
程东文 |
三等奖 |
韩雨欣 |
《西行羁旅》 |
沈捷 |
三等奖 |
商铭轩 |
《水滴的奇幻之旅》 |
孔黎娜 |
三等奖 |
王若菡 |
《中华文学朝圣之旅》 |
许海萍 |
三等奖 |
陈沁澜 |
《日炙月筛,北行不辍》 |
许海萍 |
三等奖 |
楼一苇 |
《旅途》 |
方文博 |
三等奖 |
陈芊然 |
《在途中,向前走》 |
方文博 |
三等奖 |
崔暖乔 |
《落日巡航》 |
沈捷 |
三等奖 |
缪冯晔 |
《在路上:烟火里寻年味》 |
沈捷 |
三等奖 |
姚云文 |
《自然之旅》 |
黄越欧 |
三等奖 |
肖昊轩 |
《如画苏堤,如诗故事》 |
张萌 |
三等奖 |
常伊 |
《林和靖的旅途》 |
孔黎娜 |
三等奖 |
王圣茹 |
《跨越光年》 |
孔黎娜 |
三等奖 |
符琬頔 |
《江南一隅》 |
张萌 |
三等奖 |
倪可 |
《旅途》 |
方文博 |
三等奖 |
孔子语 |
《在路上》 |
沈捷 |
三等奖 |
吕奕成 |
《眺望你走过的路》 |
沈捷 |
三等奖 |
朱嘉若 |
《草原少年》 |
沈捷 |
三等奖 |
吴绵蛮 |
《“走归”温州》 |
沈捷 |
三等奖 |
金家绮 |
《旅途》 |
楼佳钰 |
三等奖 |
李佳玥 |
《旅途中历史的星光》 |
黄越欧 |
优秀奖 |
吴睿添 |
《水的旅途》 |
沈捷 |
优秀奖 |
司鉴澜 |
《每当我启程》 |
张萌 |
优秀奖 |
陈冠宇 |
《登山之旅》 |
黄越欧 |
优秀奖 |
李圣霖 |
《黄山行》 |
沈捷 |
优秀奖 |
邵梓玥 |
《重拾》 |
黄越欧 |
优秀奖 |
陈葭 |
《茶·马》 |
许海萍 |
优秀奖 |
高中组获奖名单
姓名 |
作品 |
指导老师 |
奖项 |
董芯汝 |
《书途同归》 |
杨文玫 |
少年文学之星 |
何家琪 |
《一辆火车》 |
倪江 |
一等奖 |
邵玮琪 |
《终点》 |
杨时雨 |
一等奖 |
孙钰婷 |
《壳》 |
杨时雨 |
一等奖 |
金思妤 |
《飞鸟与树》 |
黄琼 |
一等奖 |
占放 |
《孤帆影远》 |
田畦耘 |
一等奖 |
倪安言 |
《黍离》 |
李芳 |
一等奖 |
吴雨桐 |
《生命如歌》 |
李芳 |
二等奖 |
李禹宽 |
《一匹马的旅途》 |
倪江 |
二等奖 |
张许悦 |
《家国之程》 |
杨文玫 |
二等奖 |
周霁 |
《旅途》 |
田畦耘 |
二等奖 |
牟子墨 |
《旅途无尽》 |
李芳 |
二等奖 |
胡安琪 |
《声音的颜色》 |
王华琪 |
二等奖 |
程宇颢 |
《一段旅途》 |
马龙 |
二等奖 |
骆笑晗 |
《远逝的风筝》 |
杨文玫 |
二等奖 |
吴林逸泽 |
《旅程中的邂逅》 |
田畦耘 |
三等奖 |
徐一诺 |
《可怜风景浙东西》 |
王春晓 |
三等奖 |
侯佳慧 |
《南辕》 |
马龙 |
三等奖 |
钱羽心 |
《旅途》 |
李芳 |
三等奖 |
附二:文学之星、一等奖获得者参赛感言
我很荣幸能够为杭外摘得“少年文学之星”,这也是对我文学创作的极大肯定与鼓励。从小学语文老师,到初中时的齐晓华老师、孔黎娜老师、徐洁老师,再到高中时的杨文玫老师,他们都为我的文学之路注入灯油、点燃明灯。我特别感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杨文玫老师。课堂上,他是良师,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讲台下,他是益友,在学习古诗文时,我常就感兴趣的古文翻译与杨老师探讨,他每每以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评价回应我的“跨界叨扰”。摘记本与随笔本上,杨老师详细精准的评语不啻为我语文学习的指南针,既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激励着我奋发向前。我还要感谢高一时的20世纪欧美文学选修课老师黄琼老师,这门选修课让我得以深入一位位巨擘的文学世界,补上了我文学地图上的一块空白。
我们身处一个从未如此喧嚣和仓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能够静下心来捧一本书,铺开一张纸、拿一支笔的人太少。我想身在杭外,已经是最幸运的那一个,因为我每日身处一座如此丰富的文学宝库之中,有固定的时间留给阅读与写作,留给观察与感受,留给自我的沉淀。如果要以我的文学之旅为感想作结,我想我会写一个写作时的姑娘,写她的瞻前顾后,写她曾经的畏葸不前,写在一个一个方块字中她如何改变了这一切。写她从高山仰止到攀登高山,写她只敢写下“心向往之,行必能至”而非幻想如此遥远的荣誉。写在那样容易浅尝辄止的年纪,她不可思议般地坚持了七年。那七年跨越了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青葱岁月,而文学之路还将如她的人生徐徐舒卷。
——董芯汝
非常获幸能参加本次作文大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培养自己的写作爱好,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一直以来,写作对我来说,是我寄托情感与思想的桃花源,当我郁闷彷徨时,日记便成为了我的树洞;当我灵感迸发时,小说便有了大致雏形。这篇小说《枯木逢春》便是我在情感与思想的碰撞下与文学的一次邂逅,描绘了一个困于大山的女孩在教育的熏陶下走出了养育她却束缚她的家乡,便如枯木逢春,腐朽的枝干重获新生,抽出新芽。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可以让人感受女性乃至人类的坚韧与美好,希望世界上没有歧视与世俗的囚笼,人人可以享受生命与自由。拥有的成绩只是幸运,但我对文学的热爱永远不会褪色。
——梁博
这次写作活动算是我第一次参与“文学之星”的写作活动,小学里从来都对写作有极高兴趣的我,第一次就获得如此殊荣,也算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和鼓舞。当时正值过年,因为特殊的原因,我难以回老家看望外婆。而恰逢游戏中的活动剧情给我了灵感,其讲述了一个做镖师的儿子与晒茶父亲之间的和解。我被感动了,灵感迸现,创作了《远乡之径》。
——鲍思哲
从雪意涔涔至秋草萋萋,上一个冬日埋下的花种于眼下金黄的秋日绽出了绚烂的色彩。是的,在得知自己于浙江省文学之星征文赛事中斩获一等奖时,我是如此之激动与欣喜,脑海中涌现可以暂慰心潮的比喻。在我笔下这个新疆少年寻海追梦的故事中,他从遥远的西域出发,途径青藏与黄土高原,踏过川府与江南,最终跨越了渺远的时空距离,见到了自己苦苦追寻的大海。其实到了旅途的最后,他所寻求的已经不单单是海本身,而是它所象征的未知与未来,这既是我所追求的,也是我想表述的。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本次征文活动的一等奖,希望在未来也能够通过我的文字传递更多的希望、温暖与力量。
——张馨予
我常常在生活中追求美的脚步,这篇小说就是在名为“沉海”的纯音乐里诞生的。这些零碎的场景在无言中伴随了我几个月,它们便从一些意境凝聚成了一个故事,一场完整的旅行。这段旅程不仅作为故事,更是我对“意义”的回答——风景本身就是美的。这字里行间所承载的是一段我的灵魂走过的、不可磨灭的生命体验——是我与蓝鲸的融合、我与蝴蝶的对话,也是我作为第三者的观探。愿我们都能在旅途中,以似蝴蝶的“自由”启程,也将如蓝鲸般最终“自由”地回归。最后感谢江晨曦老师的指导,也感谢杭外和这次征文活动给予我记录的契机。
——张嘉雯
我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份荣誉。文学不仅仅是笔墨的游戏,更是有关智力、逻辑和想象的艰巨挑战。在我接触文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文学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生活的重要部分。通过文学阅读和文学创作,一方面我在营造文学世界时塑造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方面我又在其中看见了世界。文学的本质在于让作者与读者一同看清世界的本质。作为思想表达的窗口,写作更是一个人对自我思想的思考与分析。文学在不同的方面塑造出了我如今的模样,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文学更是塑造出了人类的文化与生命力。因此在获得这一奖项的同时,最能表达出我的想法的一句话来自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SCRISSE AMO VISSE”(写过,爱过,活过)。
——叶航语
本次写作回看仍是拙笔浅文,但呼应“旅途”的主题,其也囊括我写作长途中很多新的尝试。特别感谢黄老师的提点,您的意见对我十分宝贵;也感谢杭州外国语学校这片沃土带来的思想的涵养。“旅途”这一有明确终点的词汇成为意象时其极限就变得模糊,就像构成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思维都有隐约的局限。但探索文学及其边界的过程中,人生这一程仿佛更加广袤开阔,值得无尽的观察、探索以及表达的不断尝试。
——金思妤
自进入杭外以来,我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次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的征文比赛。我自认为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文学天赋,但是每当看到征文的主题词时,我感到内心暗潮涌动,有满腔的话语却无法言说出来。于是我听到文字在呼唤我,说不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化成纸间跃动的汉字。关于这次的主题词“旅途”,我想到了我初中时的一篇随笔,尽管当时只是一些随意的记录,小说内容也比较意识流,但那是我第一次听从自己内心所书写的文段。于是我将它重新构思变成现在的征文,也感谢李芳老师给我一次次修改建议。收获奖项是意外之喜,但我也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完成了和心灵深处自我的沟通。
——倪安言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个关于少年成长和蜕变的故事。这次征文比赛给了我一个契机,让我赋予他的形象以故事。于我,参加征文比赛并不只意味获得认可,更是能督促我把自己脑海中的人物写下来,能督促我把我的热情付诸行动。拿到题目时,我看着旅途这两个字,心里犹豫过要不要借这个机会给我脑海里那个少年一个故事。我担心我不能给他一个我所想的样子。但是我还是决定写他,因为也许不久,我会忘记他,而对我而言,写作需要热忱。所幸我的文字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写完的那一瞬间我为他而骄傲,我给了他,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人生。
——占 放
去年写下这篇参赛文章时,我刚重温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那种神秘而奇丽的、张扬又悲怆的色彩感染着我的文字,更加巧合的是,写作前,我观看了一位博主前往喀什旅游的视频,阳光、黄墙、沙尘,街巷小孩,爱与自我,家园与上路,喀什的阳光酿成了这个故事。于我而言,写作是编织生活的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是在奇幻而无尽的时空里和许许多多的人对话,是流浪也是回家。感谢杨时雨老师的指导与启蒙,让我全身心地体验与爱上文学,未来我将继续打磨自己仍然拙笨的文字,去接近某一种真实或某一种魔幻。
——邵玮琪
这一次作文比赛的题目是旅途,当时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人生是一场旅途”,但我清楚地知道这个话题其实早已不再新颖,我也不认为我是那种可以写出有很深层含义议论文的人,于是一拍脑袋,那就真的把它写成一场旅行吧,于是火车就出现了。我其实写文学之星时间也挺久了,这次获奖属实是意外之喜。现在看来,当初想探讨的话题很多,但其实写得挺杂的,文字也很青涩。梦境与现实,生命与死亡,平凡地走过一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很难在一篇文章中下定论。无论如何,这次的比赛,在我生命的旅途中,会是一座闪耀的里程碑,引导着我走向不知是否存在的终点。
——何家琪
创作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奇妙际遇,在另一个平行的时空里寄托遐思,向另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投射思考的光源。我想用一只爬山蜗牛的荒诞与它灵魂的破裂彰显现代人的倦怠和觉醒,在窥伺的目光之下,不必在无意义的山顶寻找自己的影子。“山顶”与“山脚”那些色彩的冲撞、气候的突转、理想的落空,都直指现实里祛魅的苦难、戒断的艰难,以及书写存在主义时接纳自己的那一份勇气。在此要特别感谢杨时雨老师的指导,倾一个下午的时光,用对谈催产了一段叙事,让我体会到观点碰撞时的震颤,以及得以流畅表达出所思所想的喜悦。愿你我可以保持身上的“壳”本来的样子,探寻美的应有之义;不需负重前行,在拥抱世界的同时品尝生命的甘甜。
——孙钰婷
(语文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