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获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683 发布时间:2024-07-03 08:35:41
4月18—21日,我校学生江嘉妤、姚贝尔赴澳门科技大学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3-2024)全国总决赛,并以优异表现获得最高奖项。
大赛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恒源祥集团协办,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承办。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
本届大赛以“对话”为总主题,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赛区的数百万中学生参与。经过前期全国各赛区初赛的激烈选拔,最终有来自全国19个赛区的106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在澳门举行的总决赛。经过总决赛笔试、口试、即兴演讲三大环节,最终角逐出20名“恒源祥文学之星”(初中、高中组各10名)。
经过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评审,我校初中学生江嘉妤获得初中组“恒源祥文学之星”称号,高中学生姚贝尔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在浙江赛区比赛中,我校江嘉妤、张禾雅、陈子安、应安琪同学获初中组一等奖,杜和翰、穆周南同学获初中组二等奖,姚贝尔同学获高中组一等奖,黄宋天择、杜思涵、周晨悦、王励凝、施政韬、胡惠惠、李佳妍、杨懿睿同学获高中组二等奖,方晨缘、占放、赵怡可同学获高中组三等奖。我校屠美玲、郑燕明、沈捷、杨时雨、田畦耘、倪江、马龙、李芳老师获评优秀指导老师奖。
(语文组 供稿)
江嘉妤参赛感言:
仍然记得去年八月份初次看到“对话”这个主题与“澳门”这个目的地时的惊喜与同时无法抑制的失落,那时我面临着分流考的压力,自由写作的时间被学业不断压缩,怕是难以写出一篇完成度较高的文章。但去年在山西与“文学之星”的那张演讲台擦肩而过的遗憾,又委实让我难以压下心中的渴望。在写与不写的纠结中,我恰巧读完了波拉尼奥的《荒野侦探》,无与伦比的文化吸引力令我兴奋异常。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名为“对话”的渴望,与世界各地相似又相异的缤纷文化对话,去观察、倾听,去表达——于是就有了这篇杂糅了不少“私货”的参赛作文。这里感谢屠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是她领我叩响了文学的大门。澳门的旅途则是我斩获的最珍贵记忆。笔试、口试考完那晚的一切令我目眩神迷,多个地区的选手聚集在我和王璟萱的913房间中彻夜长谈。从一局桌游开始,谈到我们的人生与理想,谈到各地颇具特色的文化:山东临沂源远流长的书法传统、澳门学生被project支配的生活与这座岛屿上多元的文化、四川方言中那股烂漫明快的率直……短短几个小时,便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此时我突然又想起了这篇使我来到这里的征文,话题为“对话”的《索诺拉旋转》。那种渴望得到了补足,交流是文学爱好者最好的养料。也是在那个晚上,到了凌晨将近两点时,我们收到了那张演讲台的“准入函”。从2023年7月到2024年4月,从山西到澳门,我终于获得了参与文学之星最终角逐的机会。也得庆幸于杭外一直以来对演讲的重视,让我在讲台上多了几分沉稳冷静。最后想引用一下我的偶像翁贝托·埃科的话:“文字是人类与宇宙相通的口令,人是世间的眼,即是连接的唯一可能,也是最可能。”
姚贝尔参赛感言:
第一次了解到这次作文大赛的主题为“对话”时候,我想这个主题真是太好了。时常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失语”的状态里,太多太多的东西将我“困”在逼仄的空间里,模糊了视线,剥夺了鲜活的感受力。但文学与写作却为我提供了“对话”的可能,天地间有好多匆忙时错过的人、声音、画面与情绪都在文字里复活了,我们得以回溯那转瞬即逝的生命体验,追寻“逝去的时光”,感受与审视当下的生活,亦可以寻找未来的世界图景。
写下的文字或许没有经过计算,也没有经过精细的规划,但它们却可以是热烈的、饱含张力的。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信息不断地产生,但许多都像流沙一样在指缝里溜走,但有价值的文学却可以赋予它们重量,让他们形成一种体积。
虽然我也很喜欢电影,但我总觉得文字媒介更贴近每一个人,文学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文学世界,以独特的形式宣告着生命的在场。文学世界里的感官是被解放的,如果说电影还有“框”,那么文学是让我们走出“框”的束缚,走进自然,体会中国山水中的墨色与留白,走进不同的生命形态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种艺术形式里都或多或少有着文学的影子。
因为这次比赛的契机,我有幸去了澳门。我们乘坐飞机抵达珠海,我发现在飞机的靠椅里塞了一本珠海文学杂志,里面介绍了珠海的本土文学发展,经历“欧风美雨”的洗礼,珠海文学更关注当下的及物书写,也更符合当下语境的需要,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原来写作可以这么有温度。我遇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我们都暂时走出自己熟悉的地方,齐聚在澳门这个极具文化包容性的空间,享有一份值得回忆的生命经验,寻找一个安放自身的人身地址。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杨时雨老师以及每一个在我写作道路上给予我鼓励与帮助的人,我珍视与享受每一次的“诗与思”,在不断地探索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话,与天地自然对话,与鲜活的生命本身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