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青年的理想——高一8班主题班会通讯稿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2129 发布时间:2012-06-07 10:01:51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一扇门,而且每扇门的钥匙应该都不同。但是,却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它就是"理想",远大的理想就是开启未来的钥匙。从小我们便有自己的理想,记得几十年前的少年周恩来掷地有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曾动情地朗诵过流沙河融着真情的诗篇,我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或者正在奋斗。六月四号高一八班的班会的主题就是这成功的敲门砖——“理想与信念”。

在班会课的伊始,主持人介绍了理想的定义以及青年树立理想的必要性。我们阅读了一名大三学生写给李开复的信,虽然这只是他个体表现出来的困惑,但也从侧面表现出理想的重要性。曾记否,在国家水深火热之时,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必担忧国家的安危,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接下来全班同学就自己曾经的理想这一话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分享了自己心中的向往。虽然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当主持人展示了名人们的理想时,我们也感受到其中不小的差距,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理想是否太过平庸。作为杭外人,我们应该站得比同龄人更高,思考更加深刻,而不是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父母的规划下收获按部就班的人生。

理想是一盏明灯,没有理想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没有理想的灵魂是枯萎的灵魂。理想树立之后,又应如何去实现呢?应当讲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因为我们没有战争的硝烟和恐怖,没有饥饿的侵袭与困忧,也没有经历人性的扭曲与摧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办?正确的态度是坚韧顽强、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雷锋为了自己的理想,严于律己,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尽管他献出生命时年仅二十二岁,但他平凡的伟大使他年轻的生命延长了光华。“立志须躬行,始于足下”,林肯,马克思,毛泽东,孙中山,丘吉尔……一个个时代的伟人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单单有理想是不够的,更需要我们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班会的最后赵老师也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不应该只看自己脚下的土地,更应该抬起头去仰望更远的天空,树立一个更加远大高尚的理想,为中国乃至全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使人生具有意义的不是权势和表现的显赫,而是寻找那种不只满足一己之私,且能保证全人类幸福的完美理想。如果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心怀理想,着眼现实。

(倪彩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