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诗心,一个世界——第4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 浏览次数:293 发布时间:2024-03-19 16:27:12
演讲人介绍:高二3班姚贝尔。共青团员,曾获“外研社杯”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浙江省一等奖,全国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喜爱电影、文学。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3班的姚贝尔。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海子在春天里留下的最后一首诗,这是他对诗意的向往,对未知与永恒的探寻。而人类文明将在“共同幸福”这个普世价值观里融合,社会矛盾在“共同幸福”之中化解。无论民族,无论肤色,无论年龄,凡是热爱诗歌、创作诗歌的人们,都将每年的这一天,视为全世界诗人自己的节日。
1999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紧接着又将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使得我变得幸福的原因是我不再过度专注于自我,我学会了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外部事物上:世界局势、学科知识,我喜欢的人。”我们把目光放在他者之上,幸福就顺道而来。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新的视角,罗素认为我们不能过度地自我沉湎,比方说过度的反省,超强的竞争意识,或者说怀才不遇的怨天尤人。想想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些感受,再想想这些感受最为强烈的时候,你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
人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把幸福误解为是一个纯粹内在世界的问题。但实际上,幸福也是一个自然世界的问题,幸福感本质上来自于自我和环境的和谐的互动。要真正获得幸福,需要把视线从自身抽离,放眼于更广阔的社群、社会乃至世界,把自己看成是更大世界的一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子。而每一个原子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原子都在和他人、和世界的良好互动中找到其价值。而当我们用宇宙的角度来审视一切,我们会发现幸福实际上是对和谐的追求,美便是和谐,诗亦是一种和谐,诗一种是观看世界的方式,我们通过诗与生活不期而遇。
聂鲁达说:“诗不属于诗人,诗属于那些需要它的人。”诗歌不能解答世界的终极真理,却可以道出生活的美意。或许,我们本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但读过陶渊明,王维,华兹华斯的作品后,便觉得它有诗歌;我们本不觉得冷冽的城市生活中有诗,但读过波德莱尔和艾略特的诗之后,便觉得它有诗歌。或许,当今这不是诗歌的时代,但却是最需要诗歌的时代。
诗人西川说,“写诗不在于你能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成果,而是你开始获得一个位置,获得一个人生的地址,然而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地址。”我们可以拥有一颗诗心,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观察的状态,我与世界的摩擦,让我们不断地看到以前从没有看到过的东西,新的街口,新的窗台,一番新的天地,一个新鲜的感受。
诗歌可以是公共的,可以表达集体意识的,可以表达历史意识,连接无数的人们。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古国,亦是一个诗意飞扬的诗国,我们的民族更早地追求着诗性的表达。在李白,竹林七贤,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了“像诗歌一样的生活”诗歌创作与生活知行,家国情怀与个人际遇的高度融合。余光中曾在《寻李白》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无数的诗歌创作,镌刻了大唐气质中不停行走的生命活力与浪漫风姿。
当然通过诗歌,我们亦可以和世界保持一个私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情感的聚焦。它有温度,有湿润度,甚至也有干涩度。你是否曾在某一个时刻,被诗歌中的某一句触动了心弦呢?在这之前你或许以为这诗歌生涩乏味,或许你无法体认它的意蕴,而在那一刻你突然与诗人有了共同的审美体验与生命经验,即使这一生命经验是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而当我们以诗的方式与世界对话时,我们每个人都是诗人。2018年,一本摄影散文集出版,它的名字是《失明的摄影师》。许多人看到这本书都有这样的疑问,盲人如何摄影?盲人的摄影有什么意义?突发性失明的艾丽西亚 •梅伦德斯,是其中一位摄影师。她说,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对自己的肯定。她通过触觉感受这个世界,并用摄影将她感受到的美记录下来。在她的镜头下,几乎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一盘豌豆,几个水果,她亲手叠好的纸船……她通过摄影表达内心的感受,虽然失明,她仍然热烈地追求美,并希望将美展现给更多人看,这就是她的“诗意”的传达。她分享自己所见的真实,一种生存的质感。她以柔软的姿态,对世界进行微妙的“观察”,将对立的关系转化为和谐的境界。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想这就是诗歌的生命力,它承载着大自然的每一落笔,关心着充满多样性的世界。最后,愿每个杭外学子的生活中都能追寻自己的诗,我想,在这个春日里,在杭外的校园里,我们一起读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