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辩天下事——记初一(3)班班会课辩论会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1870 发布时间:2012-06-01 09:03:11
五月二十日。
我们初一三班的班会课上举行了两场辩论赛。这次辩论赛,我们班除了主持人姚希翰中立外,其他同学全部参与了进来,这使班上变得很热闹。不过比起正规辩论赛,我们有以下不同,首先,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把两场辩论会的时间都压缩了,这使辩手可掌控的时间更少了,倒是有点可惜的,不过也可以锻炼辩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因为我们没有评委,所以我们的辩论会也不分谁胜谁负,这倒让辩手们没有了压力。而且为了活跃气氛,我们规定,在自由辩论时间,观众也可以加入进来反驳辩手的观点。
这次的两个辩题都有关国际事件。
我们第一个辩题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也就是马岛)应该属于谁?”正方同学支持阿根廷,是第二大组的辩手,反方支持英国,是第三大组的辩手。前因为段时间正值马岛战争爆发三十周年,所以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正是世界上最热点的话题之一,用来做辩题时机正好。不过这个话题有一个缺点,其一,辩论这个话题,需要了解大量的历史、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识,我们同学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的新知识有一定困难。其二,是致命的,那就是因为有大量的事实摆在眼前,所以同学们在辩论中,多半只能从比如“谁发现马岛?”“谁命名马岛?”“谁占领马岛?”“谁毗邻马岛?”之类的问题出发,不过这些问题的结果都是已经摆在眼前的,难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第二个辩题就有话好说了。
第二组辩论会我们讨论的是“法国总统——是萨科奇还是奥朗德”。不幸在于,大选结果已经出来了。因此,主持人只好在开始前宣布:“假设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你支持谁呢?”正方是支持奥朗德的第四大组,反方是支持萨科奇的第一大组。同学们显然对这个话题更感兴趣,因为,这个辩题关注的不再是过去,而是未来!再加上辩论这个话题只需要了解两个人,难度变小,参与度就会变高,观众们纷纷站起来提问或反驳。支持萨科奇的认为:奥朗德没有经验,执政存在风险;支持奥朗德的认为:萨科奇的管理水平欠佳,法国的失业率达10%......双方争执来争执去直到自由辩论的时间结束还有很多话要说,因为不正规,于是主持人又让辩手们互相反驳了5分多钟。
不过最终,辩论还是停了下来。这此辩论会也许是很多同学第一次亲身体验的辩论会。虽然不正规但是很快乐了。不过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有些辩手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说一些同学没有很好地使用陈词阶段,造成时间浪费。有的辩手在自由辩论阶段根本没站起来发表过一次观点。不过到最后,大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收获了快乐。有进步有快乐,那就是可喜的地方了。
(初一3班 姚希翰供稿 姚晨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