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杭外学子在第17届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获ISO特别奖!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2252 发布时间:2022-08-28 03:59:53
8月25日,第17届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揭晓。杭州外国语学校徐之凡、袁嘉仪、胡舒妤代表中国队参赛,并获得ISO特别奖!该奖项位于金、银奖之上,仅次于最高奖白金奖(该奖由同样代表中国队参赛的北京十一学校获得)。这是他们继8月初获得全国赛一等奖后,再次斩获该赛事殊荣。
本届竞赛为期三天,通过线上方式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卢旺达、日本、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40支初、高中队伍,共120名学生参加本届竞赛。
2
杭外高中代表队:胡舒妤、袁嘉仪、徐之凡
本次参赛他们队伍的英文名称是“Vehicle Jams Committee”,简称“VJC”,分别对应三位参赛学生英文名的首字母:胡舒妤(Violet),袁嘉仪(Jenny)和徐之凡(Colonel)。该名称不仅是三位队员同心协力的表现,也折射出他们参加标准化竞赛的愿望:通过制定合理的标准,一劳永逸地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
比赛的过程紧张而刺激。从8月24日12时比赛题目公布至傍晚18时,大家围绕“Space exploration rovers – 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related test methods”这一主题开展标准编写。如此全新的命题和有限的时间成为了他们眼前最大的考验,但三人严格按照ISO的“aim-oriented approach”将主要内容确定下来,并有效分工。在长达6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后,一份长达3700个单词的ISO标准文书编写出炉了。但组员并没有停歇,而是再接再厉在接下来两个小时内录制了解说视频。“我们参考了很多已有标准,并加入了我们自己的元素,”胡舒妤说,“时间非常紧张,文书时间仅是国内赛的一半。尽管我们还有不足的地方,但这已是我们能做的一切。”
代表队在8月25日下午进行了英文答辩。“几位评委的问题很刁钻”“可惜时间有限,他们只问了一个问题”“真可惜,原本最擅长的答辩就这样草草结束了”。队员们七嘴八舌地评价起来。但队员们依旧抓住仅有的表现机会,“总而言之,答辩是一场灾难。”作为精神组长的徐之凡最后总结,“但是我们依然展现了杭外学生的自信。”当最后结果公布时,三人还是兴奋地跳了起来。“能够维持杭外在这一比赛的纪录,甚至有所进步,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胡舒妤这样评价道。“尤其是还有折合人民币1000元的奖金。”徐之凡认真地说,三人也都露出了不约而同的笑容。
用一句我们的口号来结尾吧!Obstacles and failures will always remain, but Vehicle jams committee is never afraid!
标准化国际赛&国内赛
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是由韩国技术标准署(KATS)和韩国标准协会(KSA)于2006年开始举办的一项国际赛事,旨在针对全球中学生群体普及标准化知识,提升标准化意识,开展国际青少年标准化交流。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标准化协会自2018年开始组织中国代表队参与该项赛事。2022年,经过对125支参赛队伍标准化能力和综合知识水平的考察,选拔包括杭州外国语学校在内的四支队伍组成中国代表队参加国际赛。
参赛队员感言
胡舒妤
从省赛三等奖到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在国际赛的舞台上斩获ISO特别奖,这一路我们小组三人披荆斩棘,克服了诸多困难,度过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美好瞬间,最终取得了与我们的努力相匹配的战果。感谢这个难忘的夏天里一直支持着我们的老师,感谢大赛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机会,感谢当初的我没有拒绝组员徐之凡很突然的组队邀请并厚着脸皮拉拢组员袁嘉仪,事实证明我们VJC的三个人都是最棒的!总之,关于这个夏天的一切已尘埃落定,圆满无比。
袁嘉仪
在这次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中,我们感受到了十分大的冲击——全新的关于太空的命题,突然缩短的比赛时间,语言上不可避免的障碍,答辩时的沟通问题……种种考验依然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来自后方的、家人朋友的、学校的、国家队的期望在提供动力之余,也会成为压在我们肩头的重担。所幸的是,之前的每一次培训与数次比赛历练以及杭外带给我们的全方位的能力让我们顺利度过大部分的难关,虽然在最后答辩的环节,由于一些较为可惜的差错没能给这一系列的比赛画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但这个比赛为我们带来的宝贵的经验与能力才是最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徐之凡
尽管做出了诸多努力,但颁奖环节不得不说是一个惊险的时刻。随着奖项不断公布,我们感觉逐渐与铜奖、银奖和金奖失之交臂。正当士气陷入低落之际,主持人宣布我们获得了ISO特别奖。这宛如一缕温和的阳光轻轻打进地下室,照亮了细小的漂浮在空气中的淡淡浮尘。我们的内心也因此变得明亮,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
(科技创新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