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广州夺魁记——我校学生摘全国“文学之星”桂冠
学子风采 浏览次数:1413 发布时间:2012-09-21 09:15:13
按:一年一度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面向广大中学生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全国性、公益性作文赛事,其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已发展成为覆盖两岸三地的青少年文学盛会。大赛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全国妇联儿童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全国80多家中学报刊承办,并有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0多所全国著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担任评委会主任。获准参加总决赛的203名选手将通过包括现场书面作文、文学常识测试、口试及3分钟口头作文等诸环节的比拼,角逐大赛最高奖项“恒源祥文学之星”。继在第七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赛中获得一等奖之后,我校高二(10)班周玮同学(指导老师曾涛)、高二(3)班姚俣勐同学(指导老师黄琼)、 初三(7)班黄安琪同学(指导老师屠美玲)入围全国总决赛,前往广州中山大学参加了复赛,最终周玮同学在决赛中脱颖而出,摘得了全国“文学之星”的桂冠,这也是杭外参加这场赛事几年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姚俣勐同学和黄安琪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
下面是周玮同学在中山大学参加决赛的经历:
初到广州,禁不住疯狂了一整晚。虽然第二天一大早便开始复赛了,我却没有一点紧张的感觉,因为深知前路艰难,高手云集,我本就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现在看来,或许我能侥幸成功恰恰得益于这种心态。当然,这是后话。
笔试分为两部分:文学常识和一篇现场作文,考试时间十分充裕。凭借出色的语文功底,我快速地完成了二十道选择题,虽然对于“梅兰芳的代表作”不太熟悉,其他的题目都比较基础。作文是这次复赛中的重头戏,分为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阅读材料介绍了一种会爬行的蘑菇,却由于食物充足而失去了这项能力,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杜绝懒惰。听力材料则是“趁年轻的时候……”,大意是年轻的时候要有一个梦想,交一个知己,读几本好书云云。微一思索,我便决定写散文诗:
小时候画在腕上的表没有动,
却带走了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小时候折的纸飞机没有翱翔,
却满载着我们的梦想。
……
临场写诗真的是一件很耗脑力的活,又因为饮食不适应肚子极不舒服,我草草写到规定字数便交卷了。虽然我憋得很辛苦,整篇文字的感觉还是一气呵成的,分5段,共用4韵,写到读书的时候为表浓郁,我没有刻意押韵。自我感觉不错,毕竟是考语文,没有太多准备的空间。
下午是面试环节,对口才略有自信的我在考场外面等候的时候禁不住一阵心慌。终于轮到我了,深呼吸一口便微笑着进门向考官问好。我抽到的题目是“写作和生活的关系”。略一思索,我便作出结论:生活就是写作,写作就是生活。我首先阐述了写作的意义——表述文字。“写作,就是表达出你对于文字的理解。”然后,我说到源远流长的中文汉字本身拥有深刻的意义,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是喜欢玩文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是需要通过文字进行冷静的哲思……
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在老师微笑的目光中出来,感觉轻松不少。事
决赛已经是到广州的第三天了。我一点都不紧张了。能走到这里,说明我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那么剩下的都随意呗。看着有些同学们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2分钟时间什么都没有讲到,我很无奈。终于轮到我上场了。为了缓解一下现场的紧张气氛,也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姐姐你好漂亮哦。”主持人微笑了,现场观众也立刻到了高潮;“可是我一看到美女就会紧张诶……”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比赛——谈谈你对于穿越文和穿越剧的看法。
对于刚参加完杭外文化节的我来说,这个题目不啻天赐良机。但毕竟是决赛现场,我发挥依然略有不足。我首先说穿越对我们的同学有很大影响,但是文学是宽容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题材的存在。然后,我就为什么穿越文和穿越剧如此流行作出深度阐释(关于审查)。于是,较多穿越题材的出现必将带来优良作品;我建议把一些正确的价值观融入优秀的穿越作品中,为青少年的学习创建一个轻松的渠道。即通过大众喜爱的穿越主题表达向上的精神。也许是我对现今的审查制度深恶痛绝,评委老师也觉得我讲得还有点深度,最后也得了高分。
其实,复赛和决赛我发挥较好的面试和演讲主要得益于学校的平时练习。从初一开始每学期多人次的课前演讲让我以及每一位杭外学子的口才都得到极大锻炼,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在在关键时刻祭出雷霆一击。同样感谢我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