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用习惯点亮生命——记初一8班“好习惯”班会课

学生活动 浏览次数:968 发布时间:2021-12-01 09:17:16

11月15日下午,初一(8)班举行了“好习惯”主题班会课。授课老师为班主任朱灿老师。初一年级组长朱锦娟老师、初一(8)班全体同学和其他班级代表参与这节班会课。

这场班会课由一则故事引入,师傅问弟子:如何用最好的方法将野草除尽?弟子们纷纷回答:用火烧,用铲刨,用锄掘……师傅笑了笑:“一年后我们再回到这里,看看如何将野草除尽。”一年后,这一片草地,变成了农田,原来,野草除尽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上面播种。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好习惯多了,坏习惯自然就少了。

那么,如何运用好习惯这把双刃剑,在学习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呢?答案是:循序渐进,分隔事态,逐个击破。首先,最开始的起步在于——预习。预习,是对于将要学习内容的第一认识。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预习方式,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预习侧重点。预习,是一种个性化的摸索过程,它需要做到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路。

其次,上课时专心听讲。主要就是为刚刚找到自己风格的路,铺上自己的石基。专心听讲,主要分成两个大块,第一个部分,是“动口”也就是积极发言;第二部分,是“动手”,也就是做笔记。它的作用,就是将被动的学习,化为主动地吸收式学习,这个时候,学习之路,就开始了。

第三,整理笔记和错题,主要的过程也是多听多记。但是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针对性强的笔记和错题梳理。这样,才能把力气用在刀刃上,针对自己的薄弱点,易错点来分析。将时间效果做到最大化,为自己的学习之路扫平障碍。

最后一点,就是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我们可以利用任务单或者时间饼图来帮助自己规划学习时间,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然而,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体而言,要分成四大阶段,首先,是困难的开始过程,然后,才渐渐习惯,基本熟悉,直到随性所欲,不逾矩,彻底掌握。所以,并不是一切都是那么平坦,即使西天取经,也是需要八十一难。关键在于坚持,这就是这堂班会课给我们带来的道理——一切的好习惯,都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上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初一(8)班 王禹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