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观众负责——第10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 浏览次数:1031 发布时间:2021-10-25 01:40:42
演讲者介绍:高三1班郭凯越,曾三次获得二十一世纪演讲比赛浙江省冠军,杭外第九届文化节辩论赛最佳辩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三1班的郭凯越。
每次听到这句话,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样,会有一种生理性的疲劳和厌倦。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听了实在太多遍了,真的有了耳朵起了茧子的感觉。这和我的风格其实背道而驰,因为我每次成功的演讲都是从开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开始的。作为演讲人我们希望的必然是观众都在老老实实听咱说话:毕竟没什么人希望自己精心准备过的演讲不被人注意。相对的,如果说观众都在认真听我们讲,甚至对我们的一些有意图的话语做出了我们预期中的回应,这感觉再好不过。
比如这次省决赛,是一个2分钟的即兴演讲和一个2分钟的现场问答。我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开始讲段子——当然是有深度的段子。我花了十五分钟精心将我的即兴演讲题目编成一台相声,结果当我自信满满、面带微笑地上台开始说学逗唱的时候,现场居然安静得连一个咳嗽的人都没有。好在我内心强大,自娱自乐说了一会,终于有一位评委忍俊不禁,绷不住了。这位评委或许永远想象不到她对我的鼓励有多大。观众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每次都会衷心感谢每一位愿意听我说话的人。
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态,我对于每一次演讲都非常重视,主要是让观众听得下去。所以我总是喜欢在一开始就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然后开始用比较有趣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内容。当然有趣是我的风格,你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或是深沉或是博识或是哲思,总而言之让观众不至于觉得自己听完演讲之后浪费了人生中的三分钟。于是乎,我对演讲的态度其实就一句话:对观众负责。这个负责体现在让观众有良好的体验,进而有所收获。
所以,提升别人体验的第一步就是:脱稿。要知道脱稿的、自由奔放的演说和念词是两种感觉,打个比方,没人会喜欢听对着ppt上课的老师。相信各位也都经历过一件事:课前演讲。那么我想请各位回想一下,有多少同学是在ppt上塞满文字的呢?有多少同学是对着稿子念的呢?就算老师要求脱稿,有多少同学是低着头,背完了——当然有一些甚至会忘词——就低着头下去的呢?反正我是见过不少。这样的演讲,最多叫“无感情地朗读”,还没演起来。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在台上说话实际上是和台下的人互动。那么,如果我可以根据台下人的反应来调整我的语言,让演讲中“演”的部分更加突出一些,不仅听众体验会更好,我的体验也会变得更佳。这样有所调整的演讲,有交流有互动有现场发挥成分的演讲,我认为就是合格的演讲。各位应该也知道二十一世纪的比赛都是有一个已背演讲的。我虽然写了稿子,但每次说的都不一定一样——特别是最后一段,我还会根据十五秒的提示来增加或者减少形容词来掐时间,所以我每次都在铃响的一瞬间说出Thank you。
演讲,其核心内容依然是“讲”,但是同样的内容,或许有更好的表现方式便能表现出不一样的效果。观众是我的动力来源。实话说,为了让大家至少愿意听我说下去,今天这场国旗下讲话我就下了不少工夫。我期待的是将个人的闪光点在台上呈现,让各位由衷地给我掌声——当然这很难——因为对我而言,不发自内心的礼貌性鼓掌就和施舍一般。出于对在场各位的尊重,我必须认真审视我要的内容,用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力求这次讲话不至于让我以后不堪回首。因为越是到以后,有人愿意听我说话的机会就越少了。所以我非常珍惜每一次表达自我的机会。
其实演讲就是这么回事: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任何表达一样,一切内容和表达都离不开表达的目的。今天我站在国旗下演讲,目的便是和大家分享我不纯熟的理解。这意味着,站在这个台子上,我就要尊重听我讲话的各位,尊重各位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那面五星红旗。纵然我再有趣,再幽默,若是搞错了场合,和一个糟糕的演讲也没有区别。所以,这样看来,开场白或许还要是它: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