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友情链接/LINK

 

且听秋声——第8周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 浏览次数:745 发布时间:2021-10-13 10:19:36


演讲者介绍:高一1班贾雨涵,学习成绩优异,现任哲学社社长,曾获2021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全国第一名、“文学之星”比赛浙江省一等奖、第五届中学生哲学大会列席代表、校第一届舞蹈比赛“杰出舞者”称号,爱好哲学、文学、芭蕾、戏剧、古筝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贾雨涵,来自高一(1)班。先分享一个小故事:今年七月,我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哲学大会。北师大实验附中的餐厅被亲切地称为“雅典食堂”——趁着饭点,同龄人们谈天说地,纵论古今,大谈特谈对政治制度、教育公平和理想社会的深刻见解。突然,一条消息弹出在手机屏幕上,是熟悉的问候:“饭吃了吗?在北京住得好不好?”。发送者是我的奶奶。

那时,想象着七十三岁的她捧着用不熟练的手机,努力打字的样子,一个问句不自禁地飘了出来:“你们老了要去做些什么呢?”此话一出,饭桌旁,刚刚还在畅谈人生规划的“少年哲学家们”,突然间蹦不出几个词了。空气凝固在心照不宣的沉默当中。

重阳节将至,是时候抛出这个话题了:我们居然忘记了老去。

同学们现在可以扫描一下自己心里的人生蓝图,请问大家,这里有“老年”的位置吗?想想看自己在实现理想之后,接下来的生活要怎么安排呢?拿到诺贝尔奖之后的日子,你还打算做点什么吗?不难发现,我们的观念并没有给“变老”这件事腾出足够的空间。其实不光是你我,还有那些看起来最智慧的头脑,他们讨论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弗洛伊德谈论童年;歌德书写了青年……但为什么,老人缺场了呢?明明每个人身边都有长辈、年纪大的老师和各种各样的老年角色,可是,我们似乎对这个群体最为陌生。

重阳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在我们国家的传统家庭模式中,不少人会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生命的延续——他们把子女抚养成人,又紧接着开始照看子女的孩子。但同时,也有人在追求的事业上耕耘了一生——九十七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如今依然在南开的莲花池边执教,延续古典诗词的命脉;伟大的画家塞尚晚年坚持日日早出晚归地写生和创作,成为了里尔克笔下苦行僧般的劳作者,直到生命的终点,他倒在了画架前……浏览这些个体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图景这般多样,历史的天空如此浩大:这个被粗暴地称为“老年人”的群体,实际上是繁盛而广阔的。罗素说“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生命是如此的参差多态,老去的生命当然也一样——“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如是说。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了生命的厚度——那么,面对多样的老年世界,我们作为少年人能做些什么呢?

抬头看看窗外,同学们,这是金秋的小和山。屠美玲老师有一句动人的话,老年就是生命之秋呀!那是最静美的秋季呀!秋日是里尔克诗中最甘甜醇厚的果实,是一个属于永恒的时节。那些处在生命之秋的灵魂,是最宽广、最深厚、最成熟的。它是孔子口中的“老者安之”。叶嘉莹先生曾说一颗善于共情的心灵是要和万物相连的,她甚至发现在秋天,风拂过树叶的细微声响都和其他季节大有不同。我们也需要一颗这样敏感的心灵:对待生命的秋日,我们最需要的是倾听。以独特文化观念著称的日本也有敬老节,但他们最可贵的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敬老观念——幼儿园和学校往往被设立在敬老院旁,这使得孩子们有足够的机会和老人接触,在最年幼时就学会认识了老人们,理解和尊重老人群体。而这样根植在国民观念中的“敬”,正是值得我们效仿的——这是倾听,倾听生命的秋声。

现在,回到我们:我们是现代人,是年轻的现代人,是常常被视为悬浮在空中、充满怀疑、迷茫又空虚的现代人,这种情境像是马克思口中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但好在,秋天还没有烟消云散——我们还有历史,还有文化,我们有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它不仅留下了茱萸和美酒的诗篇,更呼唤着我们关注老去的生命——而正是这些人创造了我们的记忆和历史,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对生命的倾听和尊重,对自然深切的爱,是我眼中中国哲学的精魂——因此,敬老,尊重老人,正是所谓“文化自信”真正伟大的归处。它在宣告这样一件事——生命在我们的土地上获得了幸福。这种幸福,属于老去的他们,也属于未来的你我。

重阳节将至,且听秋声。

谢谢大家!